a28956215 wrote:
我想尋問,代購不是就是幫忙購買?
在那檢查沒問題不代表回來沒問題吧?
代購不就是賺那少少的錢?還要保固誰敢做代購?
而是你們讓代購賺那0.x%的費用
萬一壞了,要自行全額賠。
那可能好幾個月白做了,是你你願意這樣做嗎?
又要便宜又要保固?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
這樣大家都買水貨就好了,公司貨還要賣?
因為你想要的是公司貨的品質,確要求水貨的價格,這樣公司如何經營?...(恕刪)
如果你請代購到甲店買A物(全新),
結果代購到甲店買B物(二手)、或是到乙店買C物,
甚至黑心一點跑到賊仔市買D物, 難道這樣的代購可以不用負責嗎?
Katong wrote:
如果今天隨便打電話去金生儀或是寶鴻堂去問: 某月某日貴店有沒有賣出
某一隻錶款, 這些店家會認真調查, 再回覆這位電話上的陌生人嗎?
店家的營業交易資料, 會對陌生人透露嗎? "沒有" or "不知道"應該是制式的回應.
我覺得店家應該只會對親自上門買錶/有單據的客人或是上門的警方/政府機關的人做出回應...(恕刪)
又不是打探客戶的個資, 只是詢問有沒有賣出某錶, 為何不能回應?
今天陌生人問的是: 請問錶款○○○、錶號╳╳╳是不是從你們店賣出的? 為何不能回應?
而且又很明確地告訴你某月某日, 有沒有賣出, 為何不能回應?
如果都不能回應, 那誰還敢到國外的 AD 店買錶?
因為什麼都不能問, 就算問了只會得到 "沒有" or "不知道",
除非你帶著購買單據並且親自搭飛機到該 AD 店, 有可能嗎? 這樣合理嗎?
mvp168ks wrote:
又不是打探客戶的個資, 只是詢問有沒有賣出某錶, 為何不能回應?
今天陌生人問的是: 請問錶款○○○、錶號╳╳╳是不是從你們店賣出的? 為何不能回應?
而且又很明確地告訴你某月某日, 有沒有賣出, 為何不能回應?
我是沒有實際測試,因此我只是依據個人的認知做這樣的說法.
我想你也是一樣,因此不必說的好像你非常肯定AD的店員會回應陌生人這樣的查詢.
陌生人一來電,問某月某日是否賣出某款錶,AD店員立刻稱是,認真查詢,再回覆陌生人.
如果你這樣認為,我也沒意見.
如果你要問我為何不能回應,我也想問一下,為何要回應電話上的陌生人呢?
店家不知來電者為何方神聖,也不知道目的.
來電者都說不出單據編號,因此不是買錶的客人.
請問店家為何要花時間調查,並回覆一個電話上的陌生人;且是一位沒有在本店購物的陌生人?
mvp168ks wrote:
如果都不能回應, 那誰還敢到國外的 AD 店買錶?
因為什麼都不能問, 就算問了只會得到 "沒有" or "不知道",
除非你帶著購買單據並且親自搭飛機到該 AD 店, 有可能嗎? 這樣合理嗎?
為何會不敢在國外AD呢? 在正式的AD買錶,有單據,有保固卡,在全球RSC服務到底,不是嗎?
會在國外買錶的就是衝著這一點,不是嗎?
這和國外AD在電話上回不回應陌生人有何關係呢?
如果客人能講出單據編號, AD自然能查到資料,知道是客戶,自然就會回答產品疑問.
話說回來,難道在國外AD買錶回台灣的人,會需要帶著錶/單據與保固卡飛去國外的RSC維修嗎?
有可能嗎? 這樣合理嗎?
在台灣也一樣,買完錶以後回到家若干時日以後有疑問,打去也是要說明清楚所買何物,單據號碼,
這樣店家才能依單據編號找出相關資料.
Katong wrote:
我也想問一下,為何要回應電話上的陌生人呢?
店家不知來電者為何方神聖,也不知道目的...(恕刪)
你覺得當事人(陌生人)會不先跟店家說目的嗎?
更何況當事人(陌生人)已經提出錶款○○○、錶號╳╳╳, 為何無法查?
又不是要問店家購買人的個資,
也不是要問店家這支錶當初多少成交,
為何無法查「是不是從你們店裡賣出的」?
Katong wrote:
這和國外AD在電話上回不回應陌生人有何關係呢?
在台灣也一樣,買完錶以後回到家若干時日以後有疑問,
打去也是要說明清楚所買何物,單據號碼,
這樣店家才能依單據編號找出相關資料...(恕刪)
這不就是你的邏輯嗎?
不是要帶著單據並親上的客戶才會有回應?
店家賣出的每一支錶, 錶號為何絕對清清楚楚,
再說如果單據遺失了, 店家還會堅持只認單據?
錶跟一般的物品不同, 錶本身都有編號, 就跟汽車引擎一樣.
a28956215 wrote:
我想尋問,代購不是就是幫忙購買?
物品不是他賣你吧?
在那檢查沒問題不代表回來沒問題吧?
當事人並不是抱怨東西有問題,
是抱怨無法使用保固。
a28956215 wrote:
本身有在美國買東西,寄回來有時也會不見收據。
會不會給收據,代購有自己的考量(購入來源、集體合購...),但事先會聲明清楚。
消費者要自己考慮沒收據之下所影響的消費權益是否能接受,
再來考慮是否要委託代購購買。
重要的是,這資訊事前就要講清楚。
a28956215 wrote:
代購不就是賺那少少的錢?還要保固誰敢做代購?
不知道妳從那裡看到這討論串是在要求派翠克劉個人負起保固責任,
是不爽他因為不願協助而讓保固喪失,這很明顯的不同吧。
a28956215 wrote:
也是因為現在網路有七天鑑賞期
還有買家代購買了不喜歡要退貨
搞到現在代購越來越少
我也想找代購確找不到便宜的價格
所以現在是在嫌目前存活的代購多收費不低,收費低的都離開市場了?
那派翠克劉在妳心中是便宜還是不便宜!
a28956215 wrote:
我不是要幫代購業者講話
而是你們讓代購賺那0.x%的費用
萬一壞了,要自行全額賠。
請問代購幾百隻,結果裡面有隻壞了你要全賠?
那可能好幾個月白做了,是你你願意這樣做嗎?
物品壞掉的機率有那麼小嗎?
沒人說東西壞了要代購賠,別把他人講得這麼不講理,帽子別亂戴。
這種已經超越了幫代購業者講話的等級。
a28956215 wrote:
想想代購是否賺20%-30%?這種保固才正常吧?
又要便宜又要保固?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
妳是說要代購能協助出保固(並非把保固責任轉移至代購身上),那代購要抽20%~30%才合理?
還是說代購抽20%~30%之後,代購要個人完全負責保固責任(此時保固責任轉移至代購個人身上)?
今天妳從派翠克劉網頁上會得到不協助處理保固的訊息嗎?若是,我相信沒人敢買!
a28956215 wrote:
這樣大家都買水貨就好了,公司貨還要賣?
因為你想要的是公司貨的品質,確要求水貨的價格,這樣公司如何經營?
買公司貨的好處:方便、環境佳、簡單就可得到售後服務。
買水貨又不是買高仿,物品品質本該相同。
差別是:為了較便宜買水貨那就該承擔較麻煩(甚至沒有)的收後服務風險,
但這些訊息是購買前雙方都要彼此清楚瞭解的。
想滿便宜貨的風險是在可能遇上麻煩(甚至沒有)的售後服務處理,
但想買便宜貨的風險絕對不是在被事前的話術給欺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