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4 wrote:
這是我個人收藏品:內(恕刪)
雖然這是業配文但還是很想好好回這一篇,老實說就算是業配文也是好的,台灣的品牌就是要大大地推廣和行銷才會有未來。不過回到廣告的理性面,要有好的品質和特質才有廣告的價值,身為台灣品牌的忠貞擁護者更希望看到第一流的台灣設計和品味。
看到yang4大分享的憲兵錶讓我非常有感,能有一顆和人生經歷有連結的軍錶是很棒的(畢竟軍錶是懷錶進化成腕錶的重要里程之一),我追尋的其中一個品牌梅花嘜Titoni就是因為那朵梅花和曾是職業軍人的父親有所連結(家父海軍官校畢業,後以一顆梅花少校退役),我心裡一直把Titoni當成是"少校錶"在看待。如果要做真正台灣品牌的腕錶,那和國防部合作出品軍錶是很有代表性的,因為國軍本身就是最棒的台灣品牌,這個品牌價值是無可取代的。心目中的國軍錶是可以出一整套而且真的配發給各軍種的阿兵哥並搭配操練和勤務使用:
陸軍: Field Watch
空軍: Pilot/Chronograph Watch
海軍: GMT Dive Watch
陸、特戰/蛙兵: GPS Digital Tactical Watch (eg. G-Shock style)
憲兵/禮兵: Dress Watch
其中憲兵錶可以是其中最高貴最典雅但又具有硬調的(yang4大貼的錶就很有這種味道,如果拿掉日/星期功能就更像了),要輕薄合腕(應該要出多種尺寸來符合每位憲兵的腕圍),能完美收進袖口;百達翡麗的古典正裝錶既高貴又簡約,就算配上禮兵的制服也不會違和。
愛樂時的加工技術是很有競爭力的,我雖然不喜歡館長錶但我認為那個風格對上館長做得到位,可能愛樂時的設計團隊就是擅長這類比較生猛的組成手法(還算不上是設計),但如果能在脈絡上多下點工夫,並能把元素消化重組成為真正的設計會更令人期待的。
或許愛樂時可以從台灣家將文化、夜市或檳榔攤裡尋找最原始的台灣視覺基因,然後加上擅長的工法和設計師本身的個性來開發更有典藏價值的錶款。
---Grusfaux yui Chu, 2007---
*嗯... 小弟既不姓俞也不姓朱,而世上也沒有鶴頸蛙這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