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根本是莊孝維~~~~~

詭笑和尚 wrote:
RSC究竟驗了哪些點...(恕刪)



完美的假表是否矛盾取決於對「完美」和「真假」的定義。我這裡「完美的假勞」的定義是,假勞單純指不是勞力士製造;完美的定義是該假勞產品本身所有規格和真勞完全一樣,包涵機芯打磨所有細節、用料等等,904L的煉鋼流程和勞工廠完全一致等等

既然如此,那我敢說這支勞RSC也驗不出

因為驗手錶真假,不外乎就是從一些技術上難以模仿或假錶廠家生產線上不易控制的點下去判斷

可能是魚鱗紋的細緻度,可能是螺絲孔位、夾板厚度、錶身組厚度、陶瓷圈刻印深度、面盤的調色、鏡面的鍍膜、陶瓷圈是否對齊、夜光珠飽滿程度、指針毛邊、雷射皇冠、夜光亮度與顏色...等等

若「完美的假勞」在以上這些點都做的跟真品一樣,那它就會是「非原廠製作,與真品無二致」的錶

既然與真品無二致,就意味著無從分辨起

那即使是神仙下凡,恐怕也認不出來


但是就算是真勞每支錶間也會有些微差距,以上僅能當作紙上談兵

基本上這種狀況出現的機會可能比中樂透還低
我知道是有的
.
然後開發出SUPER Cal機芯的已經被抓回大陸了
但是不能確定是否真的在服刑就是....
,
總之還是在AD店或是知名網站買最安全

詭笑和尚 wrote:
其實這裡的生態也很...(恕刪)

賣銅的 wrote:
一定划不來啦,你要做幾隻 勞力士要做幾隻
所以說到底就是划算跟不划算的問題啦


是的,規模經濟問題而已

不過我也很好奇,假如真的有量

一支能賣的最高價格會在哪裡..

樓下你說呢,你願出多少買
印象中rsc有把假勞當正品過 不過是n年前的網路消息~

所以現在驗錶都改方法了...不像幾年前15分鐘就好....

有好有壞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88862088@N00/
鋼勞 聽說 聽說 成本三-五萬
個人我覺得還是稍微偏高
沒關係就當它他的成本是這樣好了
勞力士的產量一年有80-100萬隻
我們算他一年鋼錶做40萬隻就好
40萬在很多錶廠中都算是天文數字一樣
所以你要找做錶的人幫你做仿的
然後又要跟真品做的一模一樣來賣錢

人家一句話就把你打死了
只要問你要下幾隻的單就夠了

以前在做手錶的客戶那也看過不少勞力士被拆開都是要仿的
可是客戶說了一句話 它的字盤上面的時標都是18k白金
那請問你有要照他的白金去做嗎?
他的客戶 10個客戶有10個都在搖頭

所以要做絕對可以
問題是你要多少量給他做
而你有辦法做到這麼高的數量
早就自己開錶廠不跟他們搞再一起了

所以甚麼P廠A廠 騙一騙小孩可以啦
連帶扣都做不好還在那邊騙

賣銅的 wrote:
鋼勞 聽說 聽說 ...(恕刪)


這是很有趣的經濟問題


當成本5萬的產品放在那時,要花多少廣宣預算把它推到一個滿足點

才能又賺錢,市場目標客戶又願意買單

可惜我論文寫完了,現在再叫我寫會吐血

有沒有這類的研究生或博士可以分享一下

ivanos wrote:
完美的假表是否矛盾取...(恕刪)



做得出來這種品質為什麼要仿冒...
自創品牌賣幾十萬不是很好...

做得出來還可以賣的便宜 一定可以把勞從榜上拉下來...仿冒也太傻了

geter0743 wrote:
做得出來這種品質為什麼要仿冒...
自創品牌賣幾十萬不是很好...
做得出來還可以賣的便宜 一定可以把勞從榜上拉下來...仿冒也太傻了


如果單純品質本身那麼好賣,勞也不用砸大錢做行銷了

品牌不等於品質或規格或"性價比",看看台灣的電子品牌就知道了

更何況,你只會做跟勞一樣的東西,這種設計製造完全抄襲的產品,在高價錶界只會被人恥笑而以



fq180 wrote:
小的,家裡沒什麼錢...(恕刪)


01臥虎藏龍
之前就看到一個職員跟老闆吃飯,
老闆順利就把手上的勞摘下來送給他。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