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C.O.S.C.的手錶太高價了~~每次看那售價,都有種好像多寫一個0的感覺....雖然戴那類的錶的爽度更高~~不過口袋畢竟不夠深...平民想要準的話就只能靠電波了...若想到一般百姓會求分秒不差的情況...應該是電話火車訂票吧雖然說到時候再對時就好...PS.總之這種龜毛的心態在於有了電波校時,就想要有分秒不差的感覺,純粹奇摩子問題啦~~
不知道樓主電腦上的是哪裡的時間? 一般網路上的時間也不一定沒有秒差.主機秒差, 傳輸秒差, 電波電台秒差, 電波至手錶接收秒差. 這些都是可能誤差.反正也沒有要上太空或開F1, 在台灣, 一兩分都沒在準時, 沒差那幾秒. (在日本例外)說真的, 如果電波電台的準確度極高, 那電波錶收到電波校正時的誤差,應該在100ms以內, 比一般網路時間要準. (除非你與電腦時間主機非常近, response time < 50ms).
Laughman0954 wrote:有C.O.S.C.的...(恕刪) 其實也不必說一定要天文台認證的手錶,像之前在學時,送我父親生日禮物(SEIKO BRIGHTZ萬年曆系列),年誤差就已在20秒左右了,當時要價大約是十幾張小朋友吧!而現在畢業後,自己同樣也買了SEIKO的錶,年差在10秒左右(沒天文台認證),但價格卻是貴了不少。不過,若已年差20秒來算,平均一天也只有0.0548秒的誤差,應該還能讓人接受吧!
qtwred大:SEIKO BRIGHTZ的手錶雖然沒有天文台認證的貴,不過也要好幾十張小朋友才買的到...這樣的表年誤差在20秒左右...(以C.O.S.C的日誤差0.07來算,一年最多25.55秒...)參考來源而現在qtwred大現在的表年誤差竟在10秒左右!!!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手錶,能否讓小弟增廣一下見聞...
Laughman0954 wrote:qtwred大:SE...(恕刪) 您好,我載的是GS石英表款,就是目前的頭像那隻,因我也滿要求時間的準確性,而且又懶得常常去調整時間,所以當初才決定買石英款的,從今年三月初到剛才對時為止,誤差約4秒多,因此年差10秒,我想是有可能的。PS:我是以下列日本SEIKO官網上的時間為基準來做量測。日前SEIKO的50週年展,推出的紀念石英表款(SBGX075)更把秒誤差推進至僅5秒,您有空可至以下網頁看看(因台灣GS官網好像已撤下)http://www.seiko-watch.co.jp/gs/50th/index.html
qtwred大:在該網頁上50周年記念限定モデル(SBGH015)平均日差 +4秒~-2秒COSC對於平均日差為"前十天日差平均值"所以"假設"一個月中,3個10天均在此範圍內...(樂觀)比現行的+15~-15秒的標準來說的確精準許多....不過看過COSC的標準後,真是覺得這樣的表真是可怕機械表平均日差+6~-4石英錶平均日差+0.07~-0.07所以我前面的年誤差25.55秒(0.07*365)其實是有問題的....如果這項測試是以10天為平均來看的話,假設每過10天都以最壞情況來算應該是2.555秒(0.07*365/10)(雖然這樣算沒有任何意義啦)
Laughman0954 wrote:qtwred大:在該...(恕刪) 因是SEIKO的50周年紀念表,為了要突顯其價值性,所以規格又比一般市售GS要高了些,相對的,售價也是高了些。像您所發表的電波表日誤差值,其實已是很小了,就算一星期去對時一次,誤差應該也是感覺不太出來才是,看來“對時”也是買錶後,除了賞玩之外的另一種樂趣啊!
qtwred大:電波表的確讓手錶多增了一份樂趣,對時完成的快感真是棒!!!不過電波表充其量只能算是"對的很準"的手錶,失準程度還是和普通石英錶差不多,所以只能靠不斷的對準來控制失準的部份。而那些以微小失準的手錶才有藝術品的味道...對於我這個手錶界的門外漢而言,似乎好像能嗅到那些高級錶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之前純粹都以為只是名牌迷思),現在想想,之所以變成名牌,一定有它的品質在,再對那些品質有所認識,了解那些技術的優點,這樣配戴(或敗)起來才不會像是盲從一樣的感覺!!!
Laughman0954 wrote:對於我這個手錶界的門外漢而言,似乎好像能嗅到那些高級錶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之前純粹都以為只是名牌迷思),現在想想,之所以變成名牌,一定有它的品質在,再對那些品質有所認識,了解那些技術的優點,這樣配戴(或敗)起來才不會像是盲從一樣的感覺!!!...(恕刪) 對於同樣也是門外漢的我,真的頗有同感!目前有關錶的知識大多來自watchbus、世界腕錶online...等網站,個人還滿認同watchbus那篇“錶迷二十五守則”,分享給您,也給喜歡手錶的網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