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7

各位大大,你們今天戴那支錶出門?

21mm的NATO還真沒多少可以挑...(抱歉,手機拍得很爛)
1515151515151515

ALBA波 wrote:
21mm的NATO...(恕刪)
151515151515111515151511
最近熱愛G-shock
反而冷落了其他機械錶⋯



今天不帶小沛改帶新歡~
不高價卻很有玩賞性!
赫然發現這個好像也可以說是黑金配?!

這幾天帶著老精工SD出門

且翻到幾年前在上海買的手錶刊物

正巧有同款表的廣告 也就放在一起拍張留念

到底現在SD機芯只有在高級GS或是潛水錶裡才見的到

不像當初剛推的時後 SD就是一個專屬級數....



前些時後 在鄰網站看到有人介紹這支表

內容重點如下~

..............................................................................

(1)"好好一個面板劃那麼大的一刀" ... 不少人說過耶

話說這只錶重點是 Spring Drive , 是 Spring Drive 機芯加了儲能及GMT 功能後所出的初代版 , 所以設計者特別將 GMT 及儲能設計得很顯眼 , 也是某種宣示吧 ... 我是還蠻喜歡這樣的設計啦 ...

跟熟識的AD閒聊, 當時因為不知台灣對spring drive的接受度...所以SNR系列每款台灣只進10隻 ... 市場流通極少 ... 我還打電話去seiko台灣總公司請他幫我問日本總廠有關SNR系列還出不出貨 ... 後來但是日本原廠回答僅就賣出的做售後服務...SNR不再出貨了...買到的等於是另類限量...

(2)美錶呀!

面盤怎樣設計,怎才美,真的見仁見智。
分針,時針,很像一把劍,很特別,而動力顯示之設計,可圈可點,
但小弟,仍覺得十分美觀,是精工設計獨特的手錶,少見到的面盤。
而紅針,容易分辨GMT時間。

A大喜歡就可以了,買得精工的人,都不太介紹別人怎看吧!

所有朋友,都不明白小弟為何愛上精工。
但懂得的人,就知道是亞洲最好的錶。
可能是性價比最好的錶。

動力顯示,在現今基本手錶上,是其中最有用的功能。
有了動力顯示,就知道幾時滿鍊,幾時將會停。
尤其是,當有幾隻錶時,特別有用。
而且,有時也有手動上鍊,
有了這功能,就知道,
上多少圈已經滿鍊,這真的帶來方便。

動能顯示,更方便知道,滿鍊時,或不滿鍊時,
錶行走的快慢差別。

最後,SD每月只秒差+/-15左右,快也好,慢也好,
相信,都不會每個月調整時差吧!
當然,行快,更加方便調時。

(3)"分針,時針,很像一把劍,很特別,而動力顯示之設計,可圈可點,
但小弟,仍覺得十分美觀,是精工設計獨特的手錶,少見到的面盤。"

Sam 大 完全說中當時小弟所看的點,

當 基本三針 + GMT 紅針 + 儲能針 ... 5 針交錯時 , 5針是很清楚的位在 5 個層次 ...

面盤 及 Chapter Ring 構成面盤的立體層次感 ... 這在 2006~2007 當年錶壇還是盛行平面面版 ( 例如秒標不在 Chapter ring 上 )的年代, Seiko 在此款已很明確的deliver 出立體面盤的設計概念 , 2013 年底聽日本廣田雅將先生的演說時, 他也才提到立體面盤設計成本高 (他也提到很多瑞士品牌以固守經典為由不願使用立體面盤但實則為省成本 ) ,但將是未來各品牌設計的大趨勢 ...

又那劍型指針, 我根本認為後來 Ananta 系列的劍型指針設計就是源自 SNR 系列 ...

以上也是為何 2012 當我在與此錶相遇時 ,感受到不少後期錶款的設計理念竟然全匯集在此錶款, 當下加上價格優, 就毫不猶豫入手了

..............................................................................


~~~沒想到買支SD初代 那麼有學問

我可要對它另眼相待 好生侍候啦!

帶上剛加入的新夥伴Omega Speedmaster上街,Lemania手上鍊機芯幾乎60年不變的老樣子就成為經典



小弟也來蓋一層樓
感覺這只真的很冷門
可能她的中文藝名 北旗 真的不討人喜歡


平價石英水鬼,獻醜了


martx5 wrote:
雙大您的PP才讓小...(恕刪)
  • 50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