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好,小弟最近想入手一支腕錶,看上了Tudor的bb54膠帶款,主因是我的手腕圍只有14.5公分,所以必須挑選小錶徑的會比較適合一點。
預算約10萬元以內,去寶島試戴店員給2500元的折扣 等於🟰115000元。
一方面想詢問這個價格是否合理(本身沒有長期關注錶市相對外行),另一方面是想詢問這個價位帶選擇此款錶款(廠牌)是否為優?
希望大家能夠具體說出建議或不推薦的原因,不要只是敷衍了事^_^
如果有其他類似錶款推薦也請說明原因喔!
先謝謝大家了。
撇開近年扭曲的配錶文化,Tudor 在該價格帶,提供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其品質可靠度及完善維修體系,確實是不錯的!
針對 Black Bay 54,個人覺得,反而不是特別好的選項;即便尺寸上也許相對就手,但整個錶展現的樣貌,從42 變成 37 mm,變得不是很協調;該錶款稱作陽剛也不是,讚美秀氣似乎也不恰當。
因此,同樣在Tudor 產品線中,額外建議給樓主兩個參考選項,一個可能超出預算,一個可能低於預算;都是 39 mm,以男生來說,是很適當,並且不至於不舒適的配戴感受。
1)Pelagos 39 mm: 整體錶的感受,類似Rolex Submariner no date 的感受;尤其在勞力士水鬼變成 41 mm 後,這個錶款,變成是一個大小適中的選擇;
2)Ranger 39 mm: 同樣地,類似 Rolex Explorer 的感受;同樣,在勞力士探險家變更為 40 mm 之後,這個錶款,在我的想法中,是一個非常適合當成工具錶的選擇。
也就是說,在勞力士相繼變更了兩經典錶款的尺寸(個人認為是錯誤的決定),Tudor 這兩個錶款,反而提供了在不同的購錶預算時,值得參考的選項。
Markdavis wrote:
剛好路過文章,分享一...(恕刪)
太專業了~感謝大大的推薦與回覆:
這兩款都是我所喜愛的錶款,
其中pelagos確實在配色上更得我心,但可惜我還沒實際配戴過,會再去找找。價格也是比預算偏高一些,
此外39mm確實是更為符合大眾手腕的尺寸,可惜我的手真的很小,我有試過一樣錶徑的bb58,勉強算是可以,但的確是偏大了一些(我比較不是想凸顯手錶的人)
再來ranger本來也有考慮,但實際觀賞後發現錶盤的精緻度不高,有點可惜,不然我確實喜歡其簡約素雅的錶面。
最近看錶下來發現帝舵bb54真的不好找,問了幾間錶店報價不是無下文就是說沒貨,連要試戴也沒有...
小弟第一次買此價位的腕錶,對錶圈也不熟悉,就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客人想買東西但卻連商品都不見蹤影,是因為錶店要買斷所以只能進熱門商品,還是工廠真的做不出來?亦或是有其他考量或策略?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大大能夠解答。
希望未來手錶廠家可以走向直營化,直接提供所有錶款給顧客試戴,顧客要哪隻直接下訂,我認為這樣或許會比較吸引大眾的購買慾,畢竟都有直接看到商品,像是蘋果專賣店提供各式錶帶錶款供顧客試戴,我覺得就很棒。當然錶款數量及價格或許無法直接這樣比較~不過還是希望有這樣的一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