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飛在雲端、翱翔天際的成就感與視野。
還記得第一次單飛,教練不在旁邊,
那種緊張,手心微微冒汗、顫抖,
卻得提醒自己,專心儀表操控,
空速、高度、引擎RPM、Flap有沒有放,
直到安全落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氣。
驚覺,在炎熱的夏天,我全身都濕透了。
第一次完成單飛,是一名飛行學員重要的里程碑,
所有教練都會過來為你喝采,
因為你的翅膀長出來了。

想飛、能飛、安全的與乘客落在目的機場,
是每一位飛行員都很珍惜的職場經驗。
尤其對於初入職場的菜鳥飛行員,
對於自己的第一趟飛行,總是印象特別深刻。

來聊聊我印象最深刻的夜航吧!
夜航是每一位飛行學員在考取執照過程,
一定要通過的訓練科目。
當時為了夜間飛行訓練,我特地上網挑選幾款,
適合在夜航使用的夜間飛行錶。
其實飛機上也是配置時間顯示器,
不過每個人的習慣不同,
我自己還是習慣在機上使用自己的手錶計時。
只是飛行錶太多派系,有德系、英系、法系,
甚至民航的飛行錶。
價格高低也不盡相同,對於剛入門的我,
在比較各家功能與價格後,
決定選一款比較基本款,
價格也是新手入門相對能接受的朗坤。
於是,入手夜光飛行錶,
我從德國Laco(朗坤)開始第一步。

對於一名飛行員來說,時間是極其重要的,
每分每秒的誤差,都可能產生極惡的後果。
就連最基本的領航,都可能因為時間誤差,
造成飛行員迷航的可能性。
對於一名飛行員來說,
熟稔精密的飛航儀器之外,
也需要精準的設備,
來輔助他完成高難度的飛行任務。
其中,飛行腕錶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飛行錶必須能夠承受強烈的震動、
巨大的正負加速度以及壓力,
和溫度的劇烈浮動等等特殊的變化,
每一項設計都必須按照具體的技術指標執行。
市面上幾乎各錶廠也都有出飛行員系列,
IWC、BREGUET寶璣、BREITLING、ORIENT等,
只是價位真的不便宜,
對於我這種還在受訓的學員,
負擔上會有些辛苦,
因此,我選了這款擁有正宗德國血統的朗坤錶 LACO。

朗坤LACO在1940 年,朗坤和萬國錶(IWC)、
朗格(A.LANGE&SOEHNE)、斯托華(STOWA)、
萬普(WEMPE)這 4 家錶廠,
經過嚴格甄選後共同參與B-UHR(飛行員觀測錶)計劃,
成為二次世紀大戰德軍飛行員錶的官方製造商。
根據我自己爬文,朗坤直到現在,
還為德國現役特種部隊專門訂製腕錶。


我戴上這支LACO夜光飛行錶,
在飛完夜航後的一些心得,
簡單的錶盤設計,讓我在夜航中,
能夠非常清楚知道分針與秒針的位置,
在一心多用的飛行狀態下,
很容易能計算出時間差。

每個人賦予飛行錶的任務不同,
有些飛行員會使用到風向、油料、方位的計算,
而我個人習慣使用其他飛航儀器計算,
我給予飛行錶的任務,就是清楚的指示出分針與秒針位置。
這款LACO夜光飛行錶,簡單清楚的設計,
不只在夜航替我扮演重要角色。
白天的目視飛行過程,
不會在太陽反射情況,
造成我閱讀上的困擾。

之前帶過蘋果的apple watch和幾款電子錶,
螢幕顯示的電子錶,在太陽照射的情況之下,
會產生看不清時間的問題,
這對於習慣戴著墨鏡飛行的我,
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因為剛入手不久,
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什麼令我困擾的問題。
在價位、設計、錶帶與錶面的質感呈現,
都帶有德國工藝的那一份嚴謹,
我自己很滿意的一點是,
我選擇經典款的配色,
除了和飛行員制服很搭配,
即便穿著自己的休閒服,
也不會因為她是飛行錶而不搭。

這是我自己入門第一款德製飛行錶的小小心得,
也希望未來能入手更多中高階款的其他飛行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