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一般談到資優鑑定,家長們都是低調再低調,因為怕被貼上"炫耀的標籤",

我想,也是因為這樣,能查詢到的細節分享都相當有限。


其實我必須先跟各位爸媽說明,"每個小孩都有他們優勢(資優)的一面",當然,也都有他們必須要加強的弱項。而資優教育是"特教的一環",也就是說,這些資優生在鑑輔會眼中其實跟特教中心需要輔導的其他特殊需求小孩一樣,他們也只是需要特教資源的"特教生"而已!

在我的認知,資優鑑定,就是鑑別這些"高需求""與特殊需求"的孩子而設定的一個測驗,通過了可喜但真的不值得炫耀,未通過也真的不會對孩子的教育有任何改變。

在這前言也先跟大家說明,這篇文章真的跟"炫耀"八竿子打不上關係。尤其是這次參加的犬子成績並不是頂尖,更稱不上"績優"。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數學測驗結束時小朋友們疲憊的表情都寫在臉上了.....)
但,為什麼要花時間寫這篇文章呢?

原因有二:

第一點,居住在雲林的我跟內人,為了查詢相關資訊煞費苦心(基本查不到關於雲林資優鑑定的"細節"流程資訊),多數人都只跟我說不用準備就可以去考,但是,小犬是特殊生啊,高度固著跟極度SOP的他,跟火車一樣,沒鋪好軌道就會出軌,考試內容準備其實可以不管他,但如何考試,如何上廁所,如何規範時間,出入場,都必須在事前跟他溝通清楚,但這之前我們什麼都查不到。所以想留下一些訊息在網路上給後來的家長參考。

第二點,可能是先前防疫規範的原因,整場考試(包含四年級的)可能只有我一個家長,因為事前申請特殊生陪考,而被允許進入試場,其他的家長通通被擋在校門跟圍牆外,這導致小弟送犬子進入考場後回車上拿早餐時被一堆陪考家長包圍,小弟說明後,感謝各位家長的體諒,但也承諾返家後要利用01這個平台跟這些無法進入考場陪考的家長們分享裡面的見聞。

不多說,讓小弟用時間分敘吧!

由於這次考場不小(雲林縣立斗南國小),考生不多(小二的考生大約一百出頭,小四沒注意,但應該相去不遠)所以除了考場外,每一位考生在報到,家長離開後,會先被帶到考生準備教室(預備區),這次主辦單位算是非常用心,每個預備區都配有一至兩位老師,在預備區的時間可以用餐(但時間不充裕)聊天打屁,過程中老師會跟每一位同學說明等等可以帶進試場的東西與規則。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總計好像有五個預備教室,這個教室大約有20來人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這張是小弟趁小朋友們去應試時拍的。(斗南國小的教室真的好......大)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考生報到後會一一被分配到自己所屬的預備區準備考試。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開始考試後,上去樓上考場的路會被擋起來,嚴禁任何閒雜人等進出,入口會有老師值班。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基本上跟國考的規格幾乎一樣,非常嚴謹。

准考證上不會寫考試的分科是什麼,但依我在現場詢問小朋友試後感想,大約可得知:

第一堂考的是語言與常識類別,第二堂是數學邏輯推理,第三堂是圖形測驗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每堂考試會有約20分鐘的時間休息,這段時間就像一般下課時間一樣,小朋友間互相嬉鬧遊戲,最有趣的是互相聊天的話題:例如為什麼你也來這裡(多數是爸媽老師要求之類的),你考幾次第一名之類的,等到第一堂考試後,陸續就聽到哀鴻遍野: "這怎麼沒有注音" "好難喔""我都看不懂題目"之類的話題,但那幾個說自己會考零分的明顯感覺都心情很好的樣子。

(好樣的,我們高中才開始耍的心機你們八歲就在耍)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考試結束後考生陸續從考場下樓的樣子(第一堂語言測驗,看的出來步伐輕鬆有說有笑的樣子)

(本篇照片因為都戴口罩所以懶得碼,若有家長不希望小孩曝光的請私訊跟我說)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第二堂數學測驗下課後的樣子,很明顯跟第一堂語言測驗的表情不同(有點沉重哀怨的感覺寫在臉上)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中場休息時間,北港北辰國小超多來應試的感覺,隨便一問就蠻多人(不過這間試場都是山線的較多)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最後一堂考試結束時的影片截圖,影片如下,若有疑慮一樣請私訊告知



考試時連校門都是關閉的。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考場一景,休息區在一樓,小二試區在二樓,小四試區在三樓。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一群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爸媽。
資優?績優? 其實兩者之間沒有等號。 雲林縣112年國小資優鑑定(初試)"參加"經驗分享

結語:

必須要先感謝一下這些辛苦的工作人員,每次考試開始前都要殷殷的叮嚀每位學生注意事項(例如不能帶鉛筆盒,只能帶透明筆袋等)還要注意提醒小朋友們要記得上廁所,放風完還要再點名回收小孩。

小犬回家後信心滿滿的跟我說應該會通過(通常越是這樣,就越是.....你懂得),所以我建議各位家長平常心,如同我在牆外等待時一位大哥跟我聊天時說的,醫學中心的智力測驗都要價數千元,心理師還不好排(這我有深刻體悟)能參加,就當作一次政府補助的團體智力測驗吧!

這次的應試流程大約如上,若有需要補充的歡迎提出討論,也希望其他縣市的爸媽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後祝各位有參加的小朋友都能眾望所歸,不負父母的苦心!


⋯⋯⋯更新後續⋯⋯⋯⋯

小犬這次幸運的有通過初試,複試的部分因為有開放讓家長進入,這邊就沒再贅述了,畢竟各自都有自己的觀點
       這篇文章是對當下跟其他連休息區都無法進入的家長一個承諾,讓他們看一下裡面在幹嘛而已,至於扯到肖像權什麼的,若您是家長,或是工作人員,有覺得不妥的地方歡迎告知,私訊我也行!
2023-04-22 23:41 發佈
https://education.ylc.edu.tw/News_Content.aspx?n=1334&s=194226


初試結果公告了,同步PO在這方便大家查詢。
內文很詳細,但是這不是考試嗎?直接發文、拍照錄影出來是不是不太好?
多益及其他大型考試都不能拍場地耶~
而且還有錄到學生的話,可能會有肖像權問題餒!
夏日記憶 wrote:
內文很詳細,但是這不...(恕刪)


有取得考場工作人員同意才拍攝的,有先告知我二樓以上的教室內(試場)不能拍攝(而且我拿18-135的鏡頭,現場其他人應該很難看不出來我在拍照吧⋯⋯)所以問題應該不大(而且這是微型考試)也沒有拍到考場(我拍的是休息區喔!)跟考試內容,應該還好,但如果你是特地註冊帳號來提醒我的話,感謝你的提醒。

至於肖像權,文內有說明,會無碼就PO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小朋友都有戴口罩,若妳是家長,有疑慮歡迎私訊我,我會即刻拿掉有您孩子的那段影(照)片。
我只是提醒,並不是「警告」你,我只是疑問「能不能po」而已,也並「沒有指定你不能po」,況且我也不是小看你們雲林人,我也是「在地雲林人」!至於肖像權,只是提醒你而已,我看你上面說有取得工作人員同意那我也沒意見了。
其實我也有個問題,這個 97 %的樣本是從哪裡來的??
是全台灣的 97% ?? 還是應試者的 97 % ??

老實說看到全雲林只有 8 位通過複試,這數字我真的是有嚇一跳
以小女就讀台北市一個年級只有 9 個班級的學校
當年度複試通過者就有 12 位
敦化國小,北教大附小那幾間名門學校的通過名單更是長長的一大串

另外有部分您可能有誤解
報名資訊是透過導師傳達,學生通過測驗後對於導師的工作量並不會有影響
因此並不會有導師不喜也不希望推廣活動的問題
當年小女班上3位通過複試,是全年級最多的班級,導師甚至還有點得意
(導師說每一屆通過最多人的都是他帶的班級)

學生通過後會增加工作量的是輔導室的特教人員
(沒錯,資優生也是特教生,只是大家比較不排斥當這種特教生)
但他們不是在招生第一線,所以並不會影響招生資訊的傳達
blue-sirius
blue-sirius 樓主

其實在都市很難理解鄉下這種文化,可能通過了也沒有資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感覺這邊很明顯,當然也有熱心推廣的學校,但看通過的比例就知道,遠遠不足啊!

2023-05-18 11:14
我兒子是國中才去考資優鑑定,教育部認定的資優班可以運用資源比較多,但是功課不一定比較好,藝才班才是變相的升學班
cake_pochacco wrote:
其實我也有個問題,這...(恕刪)


PR值的部分,臉書社團(小一聯盟)那邊有過討論,可以去那邊看一下,目前確定不是跟雲林自己比較,而是大數據,至於大數據怎麼來的,眾說紛紜,可能要詢問教育處的才能釐清。


雲林這裡「不流行」資優鑑定,這是我們鄉下一間小學的輔導室老師說的。
原因如何我只是猜想,但事實擺在眼前。

萬一有學生通過了「會增加某些同事的困擾」,而世界很小,學校更小,你應該可以理解我所指的點是什麼。

而且通過了,也沒都市的資源,處置不當的話爭議一堆,再來沒通過的總是會有幾個想吃糖的。
夏日記憶 wrote:
我只是提醒,並不是「...(恕刪)


感謝提醒,若您有詳閱我的文章,您應該會發現我早有注意到您說的疑慮。

嗯,您也是雲林人,那你應該能理解,為什麼我會覺得你是雲林的相關人士了,因為這方面的事情,很多校長都大力推廣,但雲林部分學校諱莫如深的比例有點高⋯⋯而您回文的語氣,讓我想起那些人。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