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的閱讀理解測驗回答。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的閱讀理解測驗回答。



這題可以這樣回答:

蘇軾想表達的是
觀察山水等天然地形景色的時候,如果採取直接進入山水的地界,只注重一步一步仔細看山水的細部形狀,而沒有採取鳥瞰 (overview) 山水全貌的時候,反而不容易看出山水景色的全貌。
要看出山水景色的全貌,可以採取不進入山水天然地形之中,從稍遠的地方,以遠眺的方式,反而可以看出山水景色的整體輪廓。

如果你去美術畫室學兩個星期的素描課,美術老師會給你講這件事情。

畫圖的時候,不要一開始從細部畫起,要先畫出整體輪廓,再慢慢地修飾邊緣,進而把圖畫要描繪的對象,仔細地修飾出來。

如果你以後學機械加工,會學到:

第一步驟,粗加工。
第二步走,精加工。

這類美術與工藝的事物,都是先求大體的輪廓,有了大體的輪廓,再仔細修飾,一步一步地達到成品完美的境界。
不是第一次就把事物的描繪或者製作,作到完美。


overview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E6%BC%A2%E8%AA%9E-%E7%B9%81%E9%AB%94/overview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2021-05-23 16:03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