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各種爭

這樣背地裡說別人的不是很不應該
說長輩的不是更不應該
但這真的是很好的抒發管道啊~~~

我是跟公婆住的全職媽媽
每天一打二
家人下班回來會幫忙
老公跟公婆一起工作
他們三人一禮拜一人休兩天
剩一天公休
老公休假那兩天
早上一樣要工作下午三四點回家才開始休假
還有一天是店裡公休
所以有四天我要半天獨自跟公婆相處
因為他跟他爸媽一起公休
所以公休那天常常跟公婆一起
然後平常下班都是九點多
以前不想給老公壓力
但真的覺得他給我跟孩子的時間很少

然後買了一間房子
在店裡步行不到五分鐘的地方而已
他們一家人從一年前左右吧
還要記得回來住
或是一禮拜有幾天去你們家住....之類的
各種陰魂不散
分也分不開的壓力

我婆婆對我很好
對他孫子更好
但是.......

今晚要跟誰睡即使已經講好跟爸媽睡
食物只有兩樣一個給自己另一個要給誰吃
婆婆的各種比較
沒有明講
但每字每句每個動作都是在問
最愛阿嬤還是媽媽

請問婆婆到底想證明什麼
可有解?
自身案例分享(比下有餘的概念)
心態如何調適(需要正面能量)
如何反擊(攻擊性不用太強)
覺得悶到生病
謝謝大家.....
2020-04-09 12: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阿嬤
我跟你講一件事別笑我喔,來這裏交流,就是最好的抒壓了,只要動動手指成本幾乎等於零。

改變心情比改變環境容易的多,如果我中樂透我要成立疫苗研究中心,解決病毒問題...
贊同樓上的想法
我覺得阿嬤都想刷存在感
我已經免疫了
只有一次婆婆對著我小孩說不可以喜歡外婆
我聽到馬上說「難道要討厭外婆嗎?還有我從沒這樣教小孩,難道我也可以教小孩不要喜歡阿嬤嗎?」

顆顆10 wrote:
這樣背地裡說別人的不...(恕刪)
上論壇真的是很好的抒發管道
不管是看其他人的案例或是跟自己相同的案例
都能得到不少安慰與放下擔心

我是爸爸,老婆也像你一樣是全職媽媽
或許能用不同角度來看婆婆(我的媽媽)這件事

若要了解一個人在想什麼,就是要以他的角度來看事情
就我觀察我媽的話,其他他是希望她在孩子面前被尊重、在孫子心中占有份量
當不滿足上述兩者的時候就會不經意做一些行為
你可以觀察婆婆在想什麼,然後在你不在意的地方做一些滿足他的事,避免他觸碰到你在意的事情

感覺你婆婆是希望孫子喜歡他、在意他
那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在接孩子見婆婆前,跟孩子去買個小東西,例如吃的
跟孩子說:阿嬤喜歡吃這個,我們買去給阿嬤好不好?
然後見到婆婆就告訴他是孩子特地買給你的
這樣婆婆爽在心裡,或許之後就不會說食物給誰、晚上跟誰睡的問題

而且其實這種狀況很煩,要教育大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能夠順勢教育自己孩子,像我遇到甚麼比較愛誰、要給誰抱的問題
我不會去糾正大人不可以這樣說,反而會跟小孩說:
愛是可以分享的,你愛爸爸也可以同時愛阿嬤

如果要正面思考的話,就盡量想說至少婆婆是愛你的是疼妳的孫子的
你還有一個隊友能分擔照顧孩子的辛苦

反擊的話...就叫阿嬤買一些東西吧
不經意說:孩子好喜歡馬莎拉蒂的遙控車歐
隔天阿嬤就會自動買上的
顆顆10 wrote:
這樣背地裡說別人的不(恕刪)

最愛阿嬤還是最愛媽媽到底是什麼啊...婆婆真的對妳好??
基本上,我覺得台灣老一輩有唸書的人真的不多,有智慧的更少,非常少。

這並不是說過去跟現代教養的差異,我覺得這還可以討論。而是你會感覺讓小孩跟他們在一起只會被帶壞或養成壞習慣。

不過既然是自己的爸媽,也只能盡量溝通了。
是我應該會跟婆婆說 你親兒子最愛你了😅
最討厭刷存在感的婆婆了!!
其實是要教導她家人才是最愛他的
不分誰最愛他
顆顆10 wrote:
這樣背地裡說別人的不(恕刪)


最好的反擊,就是滿足她!!
很多老人喜歡刷人生成就,因為他們再活也沒幾年了。
有些老人心底最介意的事,就是自己不再"被需要"。
當她的面,挺她。教訓兒子,阿嬤對你這麼好,還有誰會對你這麼好? 你要說最愛的是阿嬤!!
有對手才能競爭, 直接讓她贏,讓她找不到對手,看她還想怎麼爭,跟誰爭?
給她人生成就刷好刷滿,看她還能怎樣爭?
你兒子又不可能有了阿嬤就不要娘,你立於不敗之地。
三不五時就請教她人生經驗,問問要怎麼教小孩,讓她感覺自己很重要。

等你兒子長大厚,阿嬤每天把他當魔鏡(白雪公主梗)照三餐問,你兒子遲早會嫌煩。
如果是家族企業,也可以學著去店裡幫幫忙,或探探班。

卡內基的書籍,可以找來參考。
人與人之間,以達成良性互動為目標的話,裡面有很多思路和技巧,以及策略跟心態,值得學習,並且可以廣泛應用(包括你的親人和朋友)。畢竟只有你最瞭解自己的家庭狀況跟家庭成員的個性,我們網友給的意見,不一定都適合你。
自滿的杯子,無法裝水 ; 自滿的腦袋,塞不下知識。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