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了孩子的教育著想還是健康著想

今天從網路上看到這圖片轉發出來的討論,過去自己年輕時
MSN真的是經常响個不停~(ICQ就沒經歷過了)

爸媽那時候完全不懂電腦和網路,所以就是認定電腦就是電動玩具。
一直到高中才終於買了電腦和申請了網路。

現在看著自己的孩子,這些東西我都懂
也是用平板來讓他學習、娛樂
我也知道螢幕這東西看久對於在成長中孩子的眼睛不好
但也不希望他在學校在學習上跟不上別人

這下就尷尬了~畢竟現在一堆APP做的都很厲害
小朋友一接觸就容易沉迷
就算假日帶出去露營、爬山也會吵著要玩

也許是該好好培養他其他的興趣和運動

資訊的發達後確實也該好好重視,自己當爸媽後才明白那種擔心

有人有用甚麼方式來做到兩者間的平衡呢?


圖片來源:安心童樂嘉年華粉絲團
為了孩子的教育著想還是健康著想
2017-03-24 21: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孩子 教育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教育專家說的話

影音的東西 學起來很有趣

可是等到他就學之後

學校的東西 會太無聊讓他學習失去興致(耐性

我認為這多少有點道理

學習本來就是有很多艱澀無趣的東西

這些東西 堆砌起來才紮實

平板這類的東西 本來對於學習就不完全是好事

何況 網路的資訊太多 錯誤的也很多 大人每天都在轉傳錯誤資訊 更何況無法辨識正確性的小孩

但是這種東西在手 不可能去限制他的用途

-----------------------------------

不過平板等東西 也不可能不學

我覺得最好還是以限制時間的方式來管控

剩下的 就是要趁小孩還小能控制多帶他出去走走

長大了 就來不及了...淺見
有心的父母
我是不太同意在小孩小時,就給iPad之類的電子工具。
方便常讓我們忘了更寶貴的教育核心價值:親子的互動。
用iPad之類數位工具,看似很炫,內容很多。
但它容易讓大人偷懶。
不必那麼急要給小孩太多東西。傳統的工具就綽綽有餘。效果絕不輸數位工具。
父母有心,不要怕「小孩輸在起跑點」這個商人用來騙錢的口號。
自己想想吧。
李利蒔 wrote:
今天從網路上看到這圖...(恕刪)



chihan179 wrote: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恕刪)


很感謝提醒,確實還有錯誤資訊的問題!!
這也是要多注意的~

學校的東西 會太無聊讓他學習失去興致
這點我自己也多少認同,我以前學英文就是這樣
導致後來...慘

hillside wrote:
有心的父母
我是不太...(恕刪)


其實我小時候的書都還留著
漢聲小小百科(這個真的超棒的)
還有一系列偉人傳記

非常感謝,親子互動,馬上點醒我了!!
App 能學什麼東西? 平常上課的東西app有嗎?

玩app 平常考試能考高分才有鬼

App只不過是父母不想帶小孩的藉口而以




我家小孩(小二)現在還沒接觸平板跟手機的遊戲APP
我的手機是智慧型的,但是當作智障型的在用(沒網路.只有計算機跟計時器)

目前是每周有網路看卡通或遊戲時間,一個人30分鐘,可兄妹合併使用
(因有的影片較長,要1小時,這時要分成2周來看還是一周看完由他倆自己去協商)

當家長時常沉迷於手機網路時,要要求小孩不能上網或玩遊戲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在日常生活都看得到,甚至連吃飯都人手一機)

當然,電腦化是趨勢(小學三年級之後會開始使用電腦查資料)
但在那之前,我還是決定多陪小孩運動跟桌遊;只是代價不小,我的足底筋膜炎總是好不了...(苦笑)


ps.
有些APP還是不錯用的,像是唐詩或故事之類的
有圖片影像,小孩子比較容易能夠連結文字與畫面(但還是要父母陪伴,不要單獨放孩子自己去使用)

我相信人性本惡...人出生後如果不教他,他會往壞的方向發展...

學習...帶有強迫性,需要家長一路跟隨,你放任他,他本能會往輕鬆,有趣,自己喜歡的方向走.

所以要先強迫他,讓他養成習慣,進而產生興趣,成就感....陪著他,鼓勵他,親子一起看書.

不只是幼兒期,等到青春期,叛逆期更明顯了.....

至於電子產品因為吸引力大,學起來很快,不用太早接觸.
接觸電腦前,請先建立閱讀習慣、運動習慣

沒閱讀習慣 去碰電腦很快就沈了

1.不玩手機,家長以身作則。
2.把孩子無聊時間填滿,例如去運動、玩玩具、一起看書或益智卡通、爬山。
3.當孩子在某方面有成就,就會往那方面加強(如跑步快、功課好、繪畫佳),也就不太迷戀手機。
4.網路資訊發達,但網路≠資訊,網路錯誤謠言也不少。
5.教孩子如何使用網路查詢正確資訊(網頁、文獻的可信度)。
6.使用網路,請用電腦,少用手機。因為用眼距離的關係,手機傷眼。

大人是孩子的榜樣,親子互動很重要。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