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爸爸心目中的天使寶寶(草莓爸爸攻略分享)

首先!!
看我的分享方式,必須閱讀部分書籍,這是我強烈建議。
書中大約有70%訊息與你家狀況無關,但因為書籍會把所有狀況寫進去,所以會有一定厚度。

網路爬文絕對比不上書籍詳細,
所以強烈建議,方法及判斷,想要有快速,當下就能想到一些方法嘗試,最好還是先看書。
我認為寶寶一開始就是一張白紙,一開始習慣,個人認為就很難改。
看一星期的書,換來幾個月的安寧!!!值得~~~~
我就是有看書,看狀況再去調整,當然有加部分網路爬文。

第一寶寶生下來我的初步做法就是
馬上先找到她最能適應安撫的方式,之後就發現每次安撫完,很容易受環境影響,又前功盡棄。

最初我的作法也是,吃>>玩>>>睡,持久力不強,失敗

轉而進入排除環境影響,本來也怕寶寶黏著爸媽,導致全家得媽媽手、爸爸手、爺爺奶奶手。
但我賭一把,先抱著習慣,在滿月左右開始就訓練脫離抱著睡的訓練,
我後來發現,自己好像都比,周遭所知的都提早一點就進入訓練及調整,
只要本人覺得好像差不多了,就按自己排的菜單,進行下一個階段。

當然不看書也可以把小孩養大,個人也有這種感覺,只是帶起來,朋友來我家都說我家寶寶很好帶,其中有一個就說你家的是傳說中的[天使寶寶],我才知道原來新手媽媽之間還有天使寶寶的流傳。

因為我個人都是看書帶,剛開始沒什麼在爬文,聽到天使寶寶,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東西

-----------------------------------------------------------------------------
以下的影片,只是我的紀錄影片,當初沒想過是要做分享,只是想說以後有老爸虧小孩的證據,
看,老爸當初給你把屎把尿,又哭又鬧的一手拉大,你要乖乖的
後來朋友講一講,就想說影片剪一剪,就分享給大家,
我不知道我家的是不是天使寶寶,但是朋友都說我家的是天使寶寶,因為出去外面,從來沒哭鬧過,這倒是真的!!!
一哭鬧,我也有應對草莓寶寶的手法!!!!(方法都是配合書上寫的,跟當下狀況,個人判斷,本人非專業幼保科)


---------------------------------------------------

這是我家寶寶的剛開始狀況,這應該是快滿月的時候拍的,也是幾乎搞不定,
而且吃>>>玩>>>睡,三步驟!!根本沒效!!!
玩一下不是精神越好的感覺,就是狂哭,不理她也不行。

--------------------------------------------------------------

本來剛開始我也怕寶寶會黏爸媽,因為我們是雙薪家庭,所以真的黏爸媽,會導致於工作上的困擾,大約寶寶一周時,自己開始戴,花一個星期時間,都搞不定,因此在兩周~三周的時間左右,決定豁出去了,就瘋狂抱著安撫,洗衣、煮飯、打掃、或是用電腦、看電視、閉眼稍微休憩,不管什麼狀況,只要能抱就抱著,先找到快速安撫的方式再說。

找到快速馬上安撫的步調,大約滿月左右,就進入著手脫離抱抱安撫的慣性。
尋找其他替代方案,就選擇奶嘴!!!
有兩種以上的安撫方式,個人當下認為判斷是,換來換去應該就不會習慣。
只是個人判斷,到底是不是這樣也不知道,但我家是這樣。


影片前半段是我的一些想法說明、還有一些過程。
主要小朋友很容易受到周遭的變化受到影響的話,可以看看我的方式,解決周遭聲音驚嚇是第一步,連帶訓練一些晃動、擺動、碰觸的影響。

影片中約4分是示範我家寶寶習慣抱著睡,我的過渡期轉換方式。
影片中約7:20是示範我如何讓小寶寶習慣聲音,以前周遭環境變化。


(這部影片我不知道其他新手媽媽能不能接受,但是我想新手爸爸都非常能接受)
------------------------------------------------------------------





前面是我訓練所遇到的類似狀況(只是類似要在放大才是真實狀況)
4:50秒左右是訓練後的狀況
8:00左右是我接下來訓練,準備脫離奶嘴的嘗試

所以我一出門,就是塞奶嘴,就不太會哭鬧。前提是要吃飽換好尿布,要不然也是會起顛!!!

P.S.我錄製這段影片的時候已經訓練有一段時間,所以剛開始要很有耐心,我家寶寶是會把奶嘴吐掉以及含著奶嘴哭,我不是輕輕頂著奶嘴,就是一手抱著一手頂著奶嘴,因為草莓寶寶剛開始最習慣被抱,而不是習慣奶嘴,所以我是採取同步執行。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各位新手媽媽們所要的天使寶寶,但廣大新手爸爸們,
我相信光到這個程度,應該是個爸爸心目中的天使寶寶。

不過在我分享這個發文的當下,我已經在著手翻身、爬行的階段,該如何對付,我一直有訓練草莓寶寶的四肢,因為四肢神經是最遠的,所以在一接回家的狀況,我就開始常常摸她的四肢刺激一下,最近脖子有比較硬,可能快要會翻身了。

-------------------------------------------------------------
P.S.我的狀況是,如果自己可以承擔,在初期就不想全部丟給爸媽帶,
當然剛開始幾天有給父母,但阿公阿嬤帶完,接回來就會變很容易起顛。

所以啟動了我的隔離計畫,找各種理由隔離父母打擾,當然不可能百分百隔離,剛生完我就有跟家長溝通,但阿公阿嬤真的會失心瘋,所以不可能百分之百照自己的方式養,但至少有一定程度控管寶寶的環境影響一致性。

我不知道這有沒有真的受影響,但是在滿月前,我家是先讓寶寶先習慣,這個家庭所能負擔的養育方式,在滿月後開始比較有接觸親朋好友,真的白天改變一下,當天晚上就很容易起顛,不過目前比較沒有這樣的狀況,畢竟我覺得差不多也該熟悉有其他環境刺激,反正一個晚上就調整回歸,是還好。


當然這裡面執行有些困難,我在很早就開始著手,排除了無法控制的問題,本人秉持這家庭就是我們夫妻共同承擔,遇到傳統觀念,本人就會比較硬,拿出這一家之主好像是我,就擋回去一些的想法,當然不是很硬的講,要軟性溝通。
不過是針對男方這邊,因為傳統觀念,女方比較不會強硬干涉,但男方這會比較有,所以我很早就安排、協調產後生活步調。

所以要執行我的方法,有些其餘狀況也是要安排,否則我想或多或少,會加大執行上的困難。
2016-06-28 14:33 發佈

tamamanidohe wrote:
首先!!看我的分享...(恕刪)


佩服! 太用心了
想起以前, 我跟老婆根本就像是路人甲乙
除了老大比較呵護一些外, 老二常常被我修理, 老三則是24hr外勞帶
但我三個小孩都是相當好帶的, 除了老二比較"番"外
老大,老三從小就不哭不鬧的
或許這跟父母的態度有關, 父母要在生活上有一定的要求
從小我們就教小朋友, 所有玩具是共享的, 誰先拿就有權利
想要玩, 要用問的, 對方不肯就要用交換用談的
家裡就只能碰屬於小朋友的東西, 不是的一律不准碰
允許的事, 永遠可以不經詢問就做
未經允許的一定要問過, 有新事物, 都要先問過
一經許可以後都不用再問
所以我們不曾為小孩收起任何危險或貴重物品
因為他們連碰都不會碰
還有很多, 新手的慢慢體會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