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版上的母乳文,不禁讓我回首過去三寶(2y, 4y, 6y)的母乳時光。
餵母乳的好處不用多說,醫生都跳出來告訴大家了,所以打從第一胎起就決定要來餵母乳。第一胎和第二胎都很順利,也如期餵到六個月再慢慢自然退奶,現在看到浴室裡1000ml的沐浴乳時,都很驚訝那時每日的產量可以達到1.5瓶,真是嚇死人。
為了要擠奶,第一胎請了半年的育嬰假,在家專心當母牛,含產假在內,放了近八個月的假。我給自己訂了一個時程表,回公司前母奶要完全退掉,並能帶著大寶出去看世界,所以我從大寶五個月起慢慢自然退奶,退到快七個月才完全沒奶,而庫存奶喝到快八個月。按計劃的帶大寶走跳許多地方,為這短暫的育嬰假留下許多美好的親子同樂的回憶。
回去上班沒多久,計劃中的二寶到來,這次就直接請二年的育嬰假,含產假在內,共計可休近26個月。為了公平起見,母奶也是擠到六個多月自然退奶,庫存奶喝到近七個月。期間,大寶為了爭(寵)奶,還喝了一點母奶,所以弟弟比哥哥少喝一些。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二寶的健康,因為兩兄弟從四個月起就開始餵副食,到六個月大時,皆只有早晚才喝奶,中間二餐吃滿滿一盒的副食。
少了擠奶的時間,多出超多時間和孩子們相處,對我來說比餵母奶時間長短還重要。我不是喜歡身上掛著重物的人,加上之前腰開過刀,所以我一開始就沒打算親餵,也很佩服親餵的媽媽們,可以忍受三不五時有人嘟在身上。但親餵真的是省事省錢更省時。以我自己擠一次奶的時間來算,從準備到善後,共計1.5小時。一天擠五次,等於我一天要花7.5小時在擠奶,哪裡都動不了,再扣除睡眠時間,還剩多少時間能放在親子互動、做家事、自己休息及夫妻相處?
我很謝謝我先生,三寶從小到現在,只要他在家,都是他幫孩子們洗澡。若我下班(去年留停復職)趕不回來煮飯,他也會接小孩下課及煮飯,幫忙很多。加上我們夫妻都很愛小孩,所以在二寶的育嬰假期間,我又順利按計劃懷了三寶,於是連請第三胎的育嬰假二年。
在第二胎餵母奶時,發生過二次乳腺炎,第一次發生時痛到我整個大哭,醫生還建議我要不要打退奶針,但那時二寶才三個多月,我謝謝醫生的好意,想說吃吃藥加勤擠奶外加高麗菜冷敷,應該就可以撐到六個月。第二次的乳腺炎也沒好到哪裡去,我還衝回月子中心,請護理小姐幫我想辦法,當時的畫面是一個護理師用力擠,順便跟新進的護理師解說及教學,現在想想還挺好笑的。但第三胎時,在月子中心就開始出現乳腺炎,而且還跑了二次醫院。因為痛到手都抬不起來,整個左半邊完全不能動,醫生又問我要不要打退奶針,我說不要,我要公平,三胎都要擠到六個月,醫生也只能開藥並幫用力疏通乳腺。
就因為這樣,妹妹(第三胎終於出現女兒了)的母乳就沒有二個哥哥喝得多,因為乳腺炎幾乎沒好過,造成乳汁出不來,產量不夠喝,心裡還在掙扎著要不要搭配方奶,結果是,妹妹一嚐到配方奶就死不喝,寧可餓肚睡覺也死不喝,枉費我花了一堆時間在研究哪家配方奶好。這時候又非常感謝我先生,他沒有給我壓力,還分擔大部份的家事(因為我左半邊痛到沒力不能動)好不容易撐到四個月,我開始打有機豆漿配母奶一起喝,並訓練吃副食,勉強擠滿六個月才封奶。
雖然生了三寶,但就奶粉錢來看,我們省很多。從第一胎開始就沒打算要餵配方奶,只拿了一罐試喝的。我的做法是,當六個月大時,奶的需求量降到一天只有二餐,一歲後最多就早上喝一次。當母奶庫存剩半個月起,我打有機無糖豆漿摻母奶喝(和換奶粉的方式一樣),母奶全喝完就接豆槳喝,看你要喝到幾歲都沒關係,因為主食已和大人吃得一樣,營養很均衡了。大寶喝到一歲三個多月就完全不用奶瓶,早餐和我們吃的東西都一樣。二寶也是喝到一歲二個月也不用奶瓶,改用杯子喝豆漿。三寶進化更快,一歲整就死不要奶瓶,什麼都要跟哥哥們一樣。所以我真正有花錢買的奶粉錢,只有買過三罐,一罐是大寶剛開始接豆漿時,我先生覺得光喝豆槳好像沒什麼營養,所以買一罐讓他安心用,最後也沒喝完。第二和第三罐是給三寶,因為初期母奶就不夠,所以在她還沒有特別喜好前,有餵完一罐,第二罐也沒喝完。
醫生說,母乳喝得久,抵抗力會多許多。就三寶比較起來,大寶是喝最多最久的,但目前是三隻中最虛的,比較容易生病。不知是因為比較早進幼稚園的關係,還是他四歲後開始挑食的關係。目前最身強體壯的是三寶,雖然兩個哥哥都會從幼稚園帶病毒回來,但她比較少中標。另外,我也是母乳寶寶,但我的身體卻沒我妹(奶粉寶寶)來得健康(她不常生病),所以後天良好的飲食習慣及身體鍛練才是重要的。
雖然政府及醫生都說餵母乳好,但並不是每個媽媽都能如願/甘願餵,這時千萬不要因為旁人的說三道四而影響妳的心情及教養方式。孩子是妳和妳先生的,只有妳們才知道什麼方式適合妳們。媽媽的情緒好壞,牽動全家人的心情,更是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餵母乳只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但並不是全部。
祝所有即將或正在餵母乳的媽媽們,都能開心順利的度過乳牛生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