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兒子現在2歲半,可能因為上面有個僅差1歲半的姊姊,在一同學習的狀況下,說話的完整度來比同年齡的小孩要好上不少,甚至比她姊姊同年齡時更會說話。
那天全家在吃晚餐,媽咪去廚房盛湯,兒子跑下餐桌去玩玩具,我假裝板起臉孔壓低聲音說”不要玩了,快回來吃飯”,結果那小子馬上大哭了起來,跑去廚房大聲的說”哇~~媽咪,爸爸揍我” (p.s.我沒打過小孩)
聽完,心頭一驚,靠~這小子2歲半就會給我說謊了
後來把他抓回餐桌繼續吃飯,跟老婆聊了這件事,老婆也說,有天,姊姊去上課,她跟小的在家裡玩躲貓貓,剛開始小的找不到她,叫了幾聲媽咪後,未果,就開始改口,
先說”媽咪,接電話喔~”
找不到人後,再說”媽咪,肚子痛痛,要便便”
然後又說了些其他的,當然都是假的,只是有趣的是,我們都發現了,這小子已經會開始用說話的方式耍心機了!?!?
個人是覺得,這事情可大可小;
可小,是因為孩子還小,或許只是童言童語;
可大,也是因為孩子還小,竟然就能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他的目的,長大還得了!
想問問大家,是否有遇過醬的小孩?若有,當年你們都怎麼教啊?
先回dekajo大的問題,卡通到還好,我一直很留意小孩子看的卡通,像海綿寶寶之類的我就不給小孩看,因為會笨:P
另外,兩姊弟比起來,姊姊相對就老實直接多了,但所謂姊姊的直接就是不會跟你客氣,被弟弟欺負時,手啊、腳啊就直接過去了。
有時候觀察到弟弟的小腦袋瓜裡不知道在轉啥,之後出來的那個調皮表情跟調皮動作,做父母的總是會又喜又怕,喜的是這小子聰明伶俐,怕的是這份聰明伶俐未來沒用在對的地方。
就跟樓上幾位朋友一樣,我個人是比較傾向那句"爸爸揍我"的情境是該教育一下,畢竟,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樣的假話在不明究理的人聽來,是有可能會造成不同效果的,傷到任何人就不好了;像我女兒怕水,每次洗頭都哇哇大叫,好幾次洗頭時大哭大叫的喊著”你不要這樣弄我,你弄得我好痛”,明明就只是沖水而已,可是這樣的話,若讓外人聽到報警,我這老爸不被抓去關才怪: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