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尼老爹育兒週記-13-英文大戰戰術檢討之一-母語學習

尼尼老爹育兒週記-13-英文大戰戰術檢討之一-母語學習


尼尼老爹的這個計畫是依照我自身的經歷所想出來的,它不會立即看到效果,時間也很長需要耐心,不過不會占用父母太多時間,畢竟尼尼老爹跟老媽當時都是上班族,計畫必須要跟生活與工作同步,當然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每一個階段的步驟都會依照當時的時空背景更改修正,方式有很多種,除了要適合尼尼,當然也要適合尼尼老爹跟老媽,不然到時候先投降的是父母就好笑了!我在一開始規劃的時候就把尼尼的角色設定為跟尼尼老爹一樣。

是一個非常討厭讀英文的小孩!!!!!!

在這次的計畫裡我先把它分為最主要的三個環節
1.母語學習的環境
2.沒有任何的壓力
3.從最感興趣的地方下手

首先是母語學習,小寶寶學說話來自於周遭聽到的聲音,父母跟小寶寶說話,家人之間的對話,每天遇到的事物所配合的聲音,小寶寶看到什麼東西會常常伴隨一起出現的聲音,這個想法來自於尼尼老爹從美國回來剛進家門時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去抱尼尼,但是尼尼很害怕的跑去尼尼老媽後面躲著,當尼尼老媽跟尼尼說這是爸爸時,尼尼反而去拍電腦,尼尼做的沒錯,因為尼尼老媽都會在視訊時叫尼尼對著電腦叫爸爸,所以尼尼就覺的電腦這個東西叫做爸爸,而不是螢幕裡頭那位仁兄才是爸爸,尼尼老爹當時很受傷也很沮喪,尼尼老媽也安慰我說以後每天都在一起,一段時間尼尼自然就懂了。

就尼尼老爹的研究,我用三句話來解釋母語學習



第一:得過且過,第二:聽聽就好,第三:別太認真



在這裡我用一個尼尼小時候的第一個副食品"蘋果"來舉例



當尼尼老爹把蘋果磨好之後,就會對小尼尼說"吃蘋果囉",在這個時間裡小尼尼就是聽到這個聲音,看到這個東西,做了這個動作,聞到這個味道,嚐到這個滋味,而這個方式就是母語學習!

再來解釋這三句話,副食品會一直換,我不會要她為了認識蘋果就每天吃蘋果,有時候是蘋果,有時候是香蕉,看現在吃什麼我就說什麼,我會依照我想說的話而對小寶寶說,但我不會刻意重複一直在她面前說"蘋果"兩個字以便讓她記住,小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再喝牛奶,吃到蘋果很開心,在大一點會用要求的方式,"蠻蠻","吃吃","果果","果果~吃","吃蘋果",一直到後來可以明確表達"我要吃蘋果",反正時間久了自然會說,並不著急,因為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

小尼尼大概是一歲會開始發音,會說一些簡單的疊字,到兩歲就開始說一些聽似中文,但不知道意思是什麼的詞或句子,可以比較清楚與正確表達也是三歲之後的事,但在之後的某一天遇到她說話大爆發的時刻,我除了開心之外我也覺得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



既然"中文"母語學習是一個非常"理所當然"的事,那就放寬心,把這個"理所當然"的方法套用在尼尼的"英文"母語學習。




主旨:在尼尼"中文"也不好之前加入"英文",打亂尼尼既有的語言環境與思考方式,讓兩者並存在尼尼的生活裡。

時間:一歲半到上幼稚園中班前

準備道具:電子辭典一台最好有真人發音,家樂福經典迪士尼卡通12片裝我記得一千元有找,智慧型手機一台具備上網功能,英語童謠,輕鬆且隨便的態度!

目標:不排斥,習慣處在英文的環境裡。



從尼尼一歲半開始,每天的卡通時間就是看這12片經典迪士尼卡通,或是有時候家樂福會有一片40塊的卡通光碟,隨便,說英文就可以了,固定時間很重要,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晚上睡覺就聽英語童謠,隨便,只要不要太吵就好,對話方式也從"吃-蘋果-囉"變成"吃-apple-囉",真人發音電子辭典馬上查馬上念給你聽,吃香蕉就換banana,吃西瓜就換watermelon,隨便,反正就是現在要做什麼就隨你高興要把哪個詞從中文換成英文,只要不要讓累了一整的父母還要多花腦筋就好,遇到什麼單字就算知道中文也決不用中文跟她解釋,手機開雅虎圖片用看圖的,隨便,不要圖裡頭還有一堆雜七雜八的就好!

一個小寶寶累積了三年的聽力才有辦法咿咿啊啊的說話,我猜至少也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夠聽的懂你在說什麼,所以別太認真,只要持續下去不要停就好了!



以上就是尼尼在上幼稚園前的做法,而在這段時間我遇到了兩件事作為驗證點:

1.有一天尼尼跟大尼尼兩屆的尼尼姐姐在看白雪公主,尼尼姐姐要求我把它換成中文發音,我不同意,後來尼尼姐姐看沒多久就去玩玩具了,而尼尼乖乖的坐在那裡把它看完。

2.尼尼在上幼稚園中班前我們先讓她參加夏令營,老師後來有問尼尼媽媽我們是之前有去別的幼稚園讀小班還是有在國外待過,適應力很不錯,感覺好像聽的懂?



神奇,神奇到出乎我的預料!!!!!!!!!

以前常聽人家學語言年紀越小越好,而我的解讀是:

在小朋友既有語言都不好的時候加入新的語言,那她就不會一直"依賴"既有語言去當作認識世界的工具!



接下來就是選擇幼稚園了,全美語或雙語,我的選擇就是"哪個英文時間長就選哪個",這是需要作取捨的,中文或英文? 哪個時間長就越有效,哪個時間短就越沒效,還有兩個小訣竅,參觀的時候別挑上課時間,看什麼時候是小朋友一起玩或是放風的時間,老師是不是確實做到禁止說中文,課表要作確認,不要一下中文一下英文,要一個長時間的英語課表,玩是小朋友的天性,我相信你可以憋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當啞巴跟聾子,但我不相信我拉到三四個小時或一整天你還受得了,想玩想跟同學打屁自然就會想辦法去融入這個環境了。




有一個朋友問我:"你這樣做不怕尼尼上小學功課跟不上?",我的回答是:

"尼尼有可能會"國文"考不好,但是她生長在台灣,"中文"不好打死我都不相信!"
2015-01-08 23:07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