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墊底 衛福部將推人工生殖補助
-字
+字
新頭殼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4年8月27日 下午12:11
新頭殼newtalk2014.08.27 翁嫆琄/台北報導
台灣生育率與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相比,位居最後一名,為營造友善生育環境,衛福部今(27)日表示,明年起將連續3年推動針對不孕夫妻的助生方案,第一階段先以中低、低收入戶夫妻為補助對象,每年最高補助10萬元。
台灣社會晚婚、晚育的情況普遍,而根據國民健康署的人工生殖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接受人工生殖治療者中,35歲以上者佔57.8%。衛福部長邱文達表示,台灣現在正面臨高齡化最快、生育率最低的嚴重問題,為了改善此情況,衛福部目前編列由菸品健康福利捐支出10億元,將進行3年分階段補助不孕夫妻的計畫。
邱文達指出,明年上半年先推出第1階段人工生殖補助,優先以中低收入戶及低收入戶夫妻為補助對象,欲領補助的夫妻,須經醫療機構心理及生理等檢查及評估結果,適合接受人工生殖;夫妻一方經診斷罹患不孕症,或罹患主管機關公告之重大遺傳性疾病;而夫妻至少一方具有健康之生殖細胞,無須接受他人捐贈精子或卵子。衛福部預計補助每對夫妻人工生殖術費用,每年最高核給10萬元,預估可嘉惠391人次,增加143名新生兒,提升0.06%出生率。
2016年,衛福部則將推動第2階段的補助,以家戶所得平均70%以下(約77萬)夫妻為補助對象,擬採每年最高補助3.8萬元,所需費用約3.5億元,預估可嘉惠9431人次,提升0.7%出生率;2017年更進一部補助家戶所得平均130%以下(約142萬)的夫妻,每年最高補助3.8萬元,預估嘉惠1萬4844人次,提升0.9%出生率。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台灣人工生殖出生子女數已由1998年的2317位嬰兒增加到2012年的5825位,已佔當年度出生數約2.5%。她認為,既然許多疾病都有健保補助,若不孕夫妻想藉由人工生殖方式生子,政府也應該補助,而目前日本、韓國、新加坡、法國、德國等,政府都有補助相關事項。
邱淑媞進一步說明,為保障不孕夫妻接受人工生殖術的品質,將規劃相關人工生殖機構品質管理措施,包括訂定胚胎植入數限制,以減少多胞胎及早產、低體重等併發症;將監測累積活產率、OHSS(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發生率及多胞胎率等品質指標,以提升機構的品質。若民眾有意願接受人工生殖術,須至國健署許可通過之74家醫療院所接受服務方可獲得補助。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
看上面這邊報導,只能說活在天國不知人間疾苦!
第一階段先以中低、低收入戶夫妻為補助對象,每年最高補助10萬元。
-->薪資凍漲,連基本大人生活快要養不活,那有錢買房,養小孩及奉養長輩,真的是製造社會問題,生了一堆,還不是要全民買單,大家一起養嗎?
2016年,衛福部則將推動第2階段的補助,以家戶所得平均70%以下(約77萬)夫妻為補助對象,擬採每年最高補助3.8萬元,所需費用約3.5億元,預估可嘉惠9431人次,提升0.7%出生率;2017年更進一部補助家戶所得平均130%以下(約142萬)的夫妻,每年最高補助3.8萬元,預估嘉惠1萬4844人次,提升0.9%出生率。
---->大多數不孕的夫妻,根本都是白領階級,每天工作到爆肝,不孕症門診不論中西醫看了N年,還不是醫生常講的一句話"壓力太大生不出來",不然就是工作累到生理機能出狀況!!(更生氣的是,看了醫生的醫療費用是不能來報抵綜所稅的扣抵額,這麼辛苦賺錢,也辛苦看醫生,換來的只有滿腹的生氣....)
請天龍國的官員,動動腦筋,不要再為年底選情亂發布消息,根本無法解決生育率墊底問題!
亂源:
1.薪資凍漲,物價亂漲
(民以食為天,可以不要買房,買車,買3C產品,奢侈品...總不能,叫大家餓肚子,晚上早點睡覺,生小孩吧!)
2.工作性別歧視,尤其是要準備懷孕的婦女或者懷孕過程的婦女,太多被歧視甚至逼迫離職比比皆是,只能說在台灣的職業婦女命不值錢,比身為中國人的大陸同胞還不如,很多職業婦女忍耐到生產前一天還在工作上,那有大陸同胞好命還有一堆名目孕期看診假,生產假,育嬰假,還有公司給的生育津貼,社保給的津貼,起碼可以安心的在家裡一年都不需要做,領個好幾萬人民幣,反觀..台灣的婦女呢? 破勞保制度投保薪資*2個月(黑心的老闆低報勞保還能補貼多少津貼,生一貼各縣市補助5000-20000萬,大都5000,除非是天龍國或者是偏鄉)
3.養一個小孩,最基本的需求奶粉,尿布,衣服--->價格亂漲,教育問題一蹋糊塗(從幼稚園到高中每個都亂的教育政策),請問在天龍國的官員你們真的看到嗎?有決心改革?還是隨便喊喊口號
4.全國0-2歲「每個月才領2500元的『未就業育兒津貼』(在龍國的還比較幸運些每名未滿五歲兒童每月發給2,500元津貼。),在高失業率與高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哪個女性敢生第二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