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問題是,要追求的是不切實際的績效? 還是腳踏實地的學習?
我所謂不切實際的績效,就是填鴨補習變成考試機器

或是看到成績單寫98分還要凌遲孩子非得100分不可

我看過太多考試機器, 其實]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也缺乏]獨立性
生活小事不會處理,情緒也不會控制,又因為花了太多時間練習考試技巧,
整個人缺乏品味和]格調最後就是除了會考試其他什麼都不會的廢人

父母需要做的事情應該是讓小孩知道自己是誰,將來成為在社會上有用處的人
利用生活大小事情幫助他「自己下決定」(替他分析優劣勢 其他交給他)這種事情要訓練就趁早
從小幫他什麼事情安排得好好的,小孩絕對不會平白無故長到十八歲突然就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不管對念書有沒有興趣,閱讀和表達能力一定要要求到一定水準,
講話要講清楚,能寫一封像樣的信表達正確的意思
能對議題說出自己完整的看法,說話態度要有禮貌,
這真的很重要 這也跟學歷高低沒有絕對關係
因為沒有好的閱讀能力 表示理解力也差 根本上就會和人溝通有困難
這樣長大不管做哪一行都很吃虧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其實做家長的都看得出來
幫助孩子早點知道自己的興趣與學習才是重點!!
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出社會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才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工作的志向,包括小弟本人也是如此!!
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把成績看的很重要,
成績的好與壞在於評估小孩對於讀這檔事的吸收和理解罷了
其實讀書也需要靠天分的!

像我兒子就沒有讀書的天分,但是他對模型玩具就超有天分的

他真的超厲害的


就因為我知道我的小孩不是讀書的天才,從小就教導他做人要有誠信,誠是誠實,信是信用
至於讀書方面我只加強中文(國語)
聽--聽的懂別人講話的真正含意,不要曲解別人的原意 ]
說--和別人交談能夠暢所欲言,不要詞不達意
讀--看文章或文件時,一眼就能看出整篇文章或文件重點所在之處
寫--能夠寫出言簡意賅的文章
常常會去買一些二手的書例如:唐詩..四書..成語相關的書給小孩看,
鼓勵小孩假日去圖書館借書來看
我對小孩的教育最高指導原則:
(1)要有基本文憑--大學(讀有興趣的科系):有基本的文憑你才有選擇工作的權利,而不是工作選擇你
(2)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一生下來,老天都會給你一項異於常人的天賦
(3)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4)做人要有誠信:誠是誠實,信是信用
(5)將來做老闆一定要好好照顧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