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因為肺炎,在醫院打了六天抗生素。從體溫開始上升到診斷嚴重肺炎,只有短短三天,護士也說進程好快,但過程中其實很少咳嗽,跟爸媽們分享這段經歷,願爸媽們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能及早發現及治療。
女兒第一晚發燒,沒有嚴重的咳嗽,喉嚨也不會痛,想說讓她啟動自己的免疫系統來對抗,邊用物理方法幫她降溫;第二天早上體溫仍超過38,於是去看醫生確認一下有沒有特別病兆。
第一個醫生說沒什麼,說是過敏、聲帶發炎(回想起來,覺得這醫生有點遜,以後不敢去了...),想說沒大病,就只喝糖醬,不打算積極服用退燒藥,想說讓她的身體練兵一下吧...沒想到體溫不斷升高到近40度,忍不住還是讓她吃下退燒藥,終於流了一身汗"暫時"退燒了。
因為女兒從小不吃西藥下午改去看中醫,但中醫提醒如果持續下去,還是要找西醫用儀器檢查(算是有良心的中醫師,不會只說中醫好,一概否定西醫),結果真的沒有起色,持續高燒。晚上女兒一直說耳朵痛,擔心會是中耳炎,再來去找另一個老醫生,又有不同的診斷,說是大氣管出現問題,所以呼吸和咳嗽的聲音悶悶的,特別提醒要注意,結果一整晚體溫一直在39-40間排迴,第三天清晨再吃一次退燒藥,又暫時退燒,有點力氣吃點東西,但中午過後體溫又開始升高,傍晚連吃退燒藥都沒用,明顯睡眠無法持續,人昏沉無力,問她會不會覺得不好呼吸她說會,直覺有肺炎的可能性,於是直接送大醫院急診,一照X光是嚴重肺炎,肺葉全是痰又發炎,馬上住院打抗生素。
以往孩子感冒咳嗽會覺得好可憐,咳得好辛苦,但這次的肺炎才知道,感冒沒咳嗽不見得是好事!
這三天,女兒只有"偶爾"咳嗽一下,醫生說不會咳才糟,因為積痰在肺部排不出來,變成嚴重的肺炎,住院期間除了服藥,還要吸噴霧,稀釋肺裡的痰再用力幫她拍出來。可是我拍到手痠,她的背被我拍到痛還是很少咳,結果雖然臨床看來沒發燒、有食慾、有精神應該是恢復健康了,但X光看起來還是很嚴重,只好繼續住院治療。
原來,感冒能咳得出來,也算是好狀態,願其他的爸媽往後也能多注意到這個「不明顯」的肺炎症狀~~當然,如果一直咳一直咳也不是好事,總之,就是要尋求醫師診斷。
而經過這次,我一度懷疑住院前「不吃退燒藥」的決定是否正確?在和感染科醫師會診時題出這樣的疑問,但醫生仍說不見得發燒就要吃退燒藥,重要的是觀察,發現不對勁就送醫檢查。聽他這麼說,我就安心了,以後仍持續「觀察重於餵退燒藥」的照護原則。
孩子生病發燒,要忍住不餵退燒藥,心裡真的好掙扎。但回想這過程,發燒就是告訴我們身體某處可能處於發炎狀態,如果一直按時餵退燒藥,雖然有段時間體溫正常,但也可能因此觀察不到疾病的症狀,我很可能就不當一回事的一直餵藥,而不是及早去醫院照X光確診治療。
文章原出處:肺炎,靜悄悄的來
但我的看法同上
我是屬於發燒就帶去給醫生看的父母類型...
發燒到38度以上...
第一個醫生不會有太多的警覺性是因為那對他來說是第一天.....
他需要觀察更多的鎮狀(或稱為鎮狀不明顯)
才能確診給藥
(小診所沒有大醫院的檢查設備)
不然通常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發燒會順便開退燒藥的開藥方式
但若第二天還是38度以上
醫生的反應還是一樣
某一個層度代表 這個醫生可能判斷上頭有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像我女兒左右耳都有中耳炎過
我在同一家地區型的醫院
兩天內給三個不同小耳科醫生看
三個都說沒問題
跟耳朵沒關係
結果...在第三天...膿就衝破耳膜流出來了
治癒後的發燒我們都會特別注意是不是中耳炎引起的
所以都會特別請醫生看耳朵
有次,醫生看完說沒問題
但我仍感到不放心
特別帶去給有小兒科執照的耳鼻喉科看(因為上述的經驗讓我覺得我要帶去給小兒的耳鼻喉科看)
結果他一看
就說..............耳屎很多
看不到裡面~~
現場開始夾耳屎.....
還數給我看
見鬼了~~~
所以對我們這類型的父母來說
尋找信任的醫生
也是我們這類型父母會做的事情
不會帶去給不信任的看.....
小診所培養一間
大醫院培養一間
藉著感冒生病的機會
去尋找信任的醫生
是重要的一件事
可以幫助父母加速判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