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發在閒聊區,可是中間又可能參著教育問題所以還是發在這了...
因為事情發生在國小校園,所以標題才註明 "小學生爸媽"
是這樣的,身邊有親戚在國小合作社工作
由於該間國小的合作社業務改為外包,所以廠商會有成本上的壓力
(至少廠商利潤跟繳給學校的要打平)
因此,除了基本的吃喝文具,有時也兼賣娛樂性質的小商品
如,牌卡、小玩具...之類
雖然印象中真的有規定什麼不能賣,但因上述成本壓力,有時學校也會默許
該親戚經常遇到部分小朋友帶著鈔票"光顧"
除了吃喝,也會買那些小玩具,幾百~一千不等。
因為親戚做久了,校內老師大都認識。因此會順便提醒學生的老師注意一下狀況
然後家長就來投訴了...
"為什麼學校可以賣玩具?!"
就算學校不賣,外面商家也有賣啊? 孩子去外面買不是一樣?
"外面商家怎麼賣我管不著啦,反正學校就是不能賣!"
雖然今天是學校默許廠商可以兼賣少部分的小玩具
我的親戚認為 "一個國小學生為什麼可以在學校合作社花到上百?"
(不管是溺愛給很多的零用,或者小孩偷拿)
反而通通先怪別人引誘自己小孩消費?
大家認為呢?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