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當你的寶貝對你說…誰叫你要把我生這樣!

小女今年滿4歲,八月份剛上中班;平時都是跟著媽媽。
我這個女兒非常黏媽媽~晚上睡覺一定要摸著媽媽的小手才能入睡
(這種情形自從上了幼稚園稍有改善了);但是每天早晨只要媽媽一起床;她似乎也查覺我不在身邊
也就也馬上起床;但她有起床氣~幾乎每天早晨都會哭
哭著叫我跟她一起睡~我說你想要睡再去睡~我要起床準備早餐給哥哥吃(今年讀小一)
況且有爸爸陪著你啊~但她說什麼也不願意~執意跟著我起床!然後自己反倒是在客廳的沙發睡著了

去幼稚園快一個月了,剛開始會怕老師~後來似乎摸清楚老師的把戲,到最後連二位老師也說我女兒非常的盧;每天放學回家~一直從覆說著一件事情;說到旁人都覺得很煩~有時想到什麼事情也要盧~吵著爸爸買某某玩具、買某某零食給她吃、不順從她就一直盧…一直盧。

直到昨晚我就跟她說你可不可不要再重覆說著同一件事~不要再這麼無理取鬧~上學校可以不要再哭了
她居然跟我說了一句話:誰叫你要把我生這樣!
我聽了真的是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接下去!

這種個性的小孩我該如何教她呢?
2011-09-11 16: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寶貝
打罵是絕對禁止的
你家小孩看來相當害怕寂寞
而相當黏你這點看來他是信任你的(也看準了你不會動手
而在買玩具零食這點上
看來有人開了先例讓他產生只要盧就能得到(這點是錯誤的
在害怕寂寞的小孩睡眠時會想抓住自己認定能保護自己的物品(也就是你
通常為了改善我會建議讓他抱著等身大的玩偶進入睡眠
至於語言衝突上的問題
我可以想問一下
是不是有在他面前吵架或讓他過度的讓他觀看電視節目
如果是前者請改善
如果是後者請減量(不要一次停止他會產生抗議
還有
雖然打罵是禁止的
但我沒說搔癢或輕力的捏扯是不行的
教育這個年紀的小孩
最大的重點就是先擺在"什麼是對的事"上
而也許你會覺得自己的小孩怎麼那麼煩人
但請記得小孩會模仿週遭的事物包含父母

------------------以下是私人理論沒有科學根據---------------------
現在小孩電視電腦看太多
在言論思想上獲得過度的成長
其造成後果就是言論過度早熟
而導致家長無法下重手反擊他的言論
改善方法除了減量他的過度資訊獲得
也可以在他的資訊獲得加入正面的資訊
例如某些學校曾以佛經抄寫降低兒童的攻擊性(後來以宗教理由取消
但對於開始動手攻擊他人的兒童似乎不太適用
所以另一種方法則是消耗體力加上正面言語
讓他有體能大量的消耗加上做對的事就開始以"你好棒喔""乖孩子"等言論鼓勵與擁抱摸摸頭
給我一顆心 我將為你驅逐前方障礙 給我一份勇氣 我將為你許下不變的諾言 給我一些智慧 我將為你治理你的國度 給我一個家 我想回家...
完全不同意上一篇的回覆

連罵都不行?
那叫她去罰站這種處罰也不行囉?

不是每個父母都是教育專家
能夠去奉行那一套書本上寫得密密麻麻適用於烏托邦的教育理論
奉行得不對時甚至畫虎不成反類犬
哪天小孩稍微長大
跑去偷竊放火嗑藥
你去警局責怪她時,她再跟你說:
誰叫你要把我生這樣?

到時該哭的不知道是誰?
當你聽到你女兒這樣說
你有當下回應他說: 媽媽聽你這樣說很傷心...

這年紀可能長大了會有點叛逆,但還是很在乎媽媽的
不如直接告訴他,這樣說你會覺得傷心難過,小孩子就會懂得去反省
當然當她有進步時也要告訴他,媽媽很開心喔
小孩子就是這樣
我會告訴他:把你生的好手好腳,有什麼不好?

或許這只是適應一個團體生活後,一個小小年紀的叛逆,其實也不用看的過於嚴重,

但是比較重要的不是他說什麼,而是他的行為,

如果因為人家有什麼,就要盧什麼,那改天回家說他要法拉利,豈不吐血?

------
最近女兒也是剛上中班,回家就也會像大爺一樣說他讀書很累(?!)



wst4421 wrote:
小女今年滿4歲,八月...(恕刪)


適當的體罰是必要的... 完全愛的教育只會教出逆子/女..

在美國期間也看過不少父母打腳底板的(不會有瘀血痕跡)

不同的小孩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wst4421 wrote:
小女今年滿4歲,八月...(恕刪)

這句真的令人語塞...
但我不相信四歲的孩子真的了解他講這句話的意義
摟主應該耐著心,跟他解釋說明這句話,以及你的心痛
這才是給孩子的正確教育

wst4421 wrote:
小女今年滿4歲,八月...(恕刪)


提供我媽媽(教養我)的經驗
親戚常問我媽,為啥我小時候,我媽工作超忙,可是沒有帶的很累呢?
我媽說小孩子是聽不懂得,要打要罵
但重點是一開始就要打要罵,而不是讓事態越來越嚴重才打罵
(很多人家不停打不停罵,小孩不停哭但還是不聽話,他認為是一開始沒教好,後面會很累)

(以下都是聽媽媽說的)
以前很小時,我也曾經在路上看到喜歡的東西,盧著要買,不順我意就打翻東西
(應該是第一次發作)
不過我媽笑笑的沒有翻臉,等到回家就狠狠的打,
邊打還邊問我知道哪裡有問題?以後要怎麼處理?
(當然也有教我界線在哪裡)
直到我說出哪裡有問題,跟該怎麼處理為止
(我媽說第一次要印象深刻,馬上就學會,省的以後老是打人
小孩皮肉痛次數多,媽媽也弄得像潑婦)

據說後來出門我看到喜歡的東西,我會小小聲的撒嬌,說我好喜歡,可以買嗎?
父母說不我就沒第二句話
如果真的買了,我很心急,但會拐彎抹角的說,我們出門好久了,該回家了
(不會直接盧著要回去)
遇到親戚給我東西,我會先看媽媽一眼,她點頭我才拿.
基本上我媽是不能容忍小孩會地上哭跟耍賴的那種嚴厲媽媽
(大概也因為是老師的個性)

不過,我爸完全相反,從沒打過我,連說話重一點都非常少
所以我國小時有次生日當天想著晚點的慶生會,補習不專心
我爸來載我時表情凝重的說了我幾句,我到現在還記得.

反正我爸媽都認為我小時候好帶,分別是他們各自的教育方式教出來的
(不過,用打的確實會有立即的效果)


小孩子 會測試你的底限
而且樂此不疲
你越不理她 她就越大膽
不要讓她有機會一直盧
當查覺她"又來了"時 就阻止她
幾個月後 她就會乖了...
我也不覺四歲小孩會了解這句話背後的意義


有時不用太過度想要解讀小朋友的說法


大多數是我們自己的社會化在解讀他們的認知


當然如果這類說詞反覆出現


比較認同樓上提到"媽媽聽了會傷心"去引導他們的認知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