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力有限, 是先顧藥品而後食品.食品確實是吃來開心的, 並不具備醫療效果.若具備醫療效果就不是食品而是藥.國人喜歡花大筆金錢吃"保健食品", 認為這樣有醫療效果完全是錯誤觀念.可能是傳統觀念認為藥補不如食補, 透過長期食補可以改變體質得到永久性的改善.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改善體質要靠生活作息正常, 均衡攝取營養, 多運動, 身心平衡.而不是吃一些食品類的仙丹.動不動食補, 常常是沒病花大錢亂吃一些有問題的食品, 等吃出病來在找醫生吃藥.最後搞的自己又窮又病......
a321224 wrote:這種人在衛生署 不是抹滅了大部分衛生署人員的辛苦嗎...(恕刪) 食品吃開心..跟衛生署人員的辛苦..有啥關連..??現代人都營養過剩了..還需要補一大堆有的沒有的"健康食品"嗎..??
藥品是救命醫病的。"食品"是吃來開心的~不反對這句話。這篇"食品"是指"健康食品"吧!必要的健康食品有幫助,如果你的身體的確缺少某些元素或是生活上,工作上有特殊需求,可以補充健康食品,定時吃點維他命,熬夜可以喝雞精,平常保養腸胃促進消化可以喝養樂多或是乳酸菌....。食品會列於食品項目,就是它不是救命的藥品,是指不含療效的。目的是補補身還可以,但不保證對於每個人都有效。說是吃安心的,吃開心的都可以吧!
很有道理!!藥物是用來救命跟治病!!健康食品是用來吃爽的跟浪費錢的!!人力有限時應該先解決藥物問題!!之後再解決食品!!這是很合理的說法!!台灣人最大的問題是吃毒當吃補!!這種錯誤的觀念才是需要被改正的!!另外加強食品安全的方法!!以現在政府提供的資源(錢跟人力)根本就不足!!錢哪去了!!大概是進到財團口袋!!選舉才能有人給贊助!!
他講的是對的之前老婆懷孕時,去藥房時買了葯房人員一直推薦的專門給孕婦吃的食品級藥丸(錠狀)也不知是啥鳥牌子沒看過,拿去給醫生看醫生看完說吃了沒用,但吃了也不會怎樣我老婆說可是包裝盒子上寫了很多很多營養成份醫生笑笑說,那盒子包裝有專門的公司在做,要寫什麼營養成份都可以,跟內容物不相干,因為有一個病人就是做這個盒子的...
他講的出發點可能沒有惡意,因為保健食品畢竟是補充不足的營養素才存在的需不需要見仁見智,只是有再服用保健食品的人這麼的多,衛生署對這件事仍應該要做回應而不是推卸責任而已,不然主管單位每月領的薪資都做些什麼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