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會爭寵,對吧?
我哥的小孩,大概大我兒子三到四歲.最近發現他對於我兒子的存在著某程度的敵意.
覺得我兒子佔了他原所獲得的關心與注意力.
前幾個星期,我哥他們回來,我兒子最近在學走路,會推著椅子走.
也因為他很愛熱鬧,所以會往哥哥姐姐的方向走去.
第一次是我老婆護著走,推到哥哥前面,哥哥竟然伸手把椅子拉走,讓我兒子差點跌倒.
老婆當下很生氣,但是因為大哥和大嫂都在客廳看電視,也不好意思在他們面前生氣.
只跟姪子說:這樣很危險耶...弟弟會跌倒.(這次是我後來和老婆聊天才知道,原來已經發生過一次)
但,姪子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不理會.
第二次,我兒子繼續推椅子走,哥哥就伸腳故意要拌倒他,我當下推開他的腳,並且告知這樣很危險.
當然,姪子又一樣不以為然的表情.
有人說不用跟小孩子太計較,長大了以後就會懂事了.但我不能接受這樣的理論,我覺得被寵壞的小孩,以後個性根本無法改變.在父母的縱容下,只會讓他更加目中無人.
老婆說:不要笑別人,搞不好以後你小孩也是這樣.
這更是誇張的想法,我只能回說:我不知道我的小孩會不會變成這樣,但我知道,如果他變成這樣,也不是我允許他變成這樣的.
我覺得大哥他們太寵小孩, 甚麼都講道理,用商量的.愛的教育,只會讓小朋友沒大沒小.說也說不聽,目中無人.
但如果不要犯到我兒子,我想我也沒差.
當下呢?該對小朋友做提醒?或是對家長抱怨呢?家長的態度又姑息的話,該怎麼做呢?(例如只口頭說, 這樣不對喔...然後就不了了之,因為很多次都是這樣說說,小朋友根本沒有聽進去)
我敢跟姊姊直說
如果是我親弟弟的小孩
我也敢跟我弟弟直說
但如果是我老公兄弟姊妹的小孩
我可能也不敢說吧!

樓主的老婆應該也跟我一樣
會期望告訴老公之後,老公會去跟他的兄弟姊妹溝通
如果老公做不到,其實心裡會有點失望也有點生氣
之後的做法應該就是會小隔離自己的小孩,跟那個"危險的小孩"
希望不要有一天樓主產生了新的煩惱叫做
「我老婆不喜歡我大哥大嫂來,尤其不喜歡他們的小孩,因為那個小孩會欺負我們的小孩,所以不希望他們接近」
能在早期排解就盡量溝通試試看
如果親兄弟也不能直說的話,那算了,小心隔離一下也是好的
小孩子不懂得危險跟力道,哪天發生遺憾就來不及了(好像當媽的都容易往這方面想去

下次不要靠近他就好.
若是哥哥的孩子
那麼危險的事,
若是故意的,
第一次提醒我會很嚴肅的跟孩子講清楚!!
這點很重要,
你讓他知道你是來真的!
再犯的話就是>>>>就 一掌"巴''下去

另外,
孩子會這様是不是如樓主想像般是因為''覺得我兒子佔了他原所獲得的關心與注意力''??
你孩子在學走,他大你孩子才三,四歲.
所以你哥的孩子也才四,五歲!!
很多事他當然不懂,
請好好的跟他溝通就好.
如果就這麼一小丁事就址到''愛的教育''就離譜了一點,
教育是人實行的,
講道理,用商量的.愛的教育也要看是什麼人用,
孩子是什麼階段,受用了多少...
最後是
"小朋友沒大沒小.說也說不聽,目中無人"
如果你常會看到你這姪子(不是一年見一次那種),
而孩子都這樣對你,
我可以告訴你,
那是因為你給他的印象就是''這樣對待就好'',
問一問你有跟他熱情的打過招呼嗎??
有沒有好好聽過他說話??
我覺得要多了解這姪子的不偷快是來自於什麼,
孩子不像大人,
其實是想法是很純真而且很好說話的.
不是不跟他溝通,是當你跟他說事情的時候,他會呈現一種愛理不理的態度..
一副你奈我何的表現.
我也知道一個四到五歲的小朋友,他懂什麼?但,他的家長總懂吧?
令我不解的是,當小朋友出現這樣很明顯的差異行為(例如,假日回到家,他就會和弟弟唱反調,當我們說,弟弟會幹嘛幹嘛的時候,他就會說那算甚麼...等等,或是很明顯不把東西分享給弟弟,拿一下也會生氣)
家長卻視為理所當然.即使介入,也只是輕描淡寫說一下..小朋友根本沒聽進去的那種說說而已.
侄子侄女們回來,當然會打招呼,也會送點小禮物給他們.我在想,也許就是太過於捧在手掌心,才會讓他們如此驕氣.
至於打小孩..是不可能的...
我還是覺得,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切.
也許該找一個方式跟我大嫂說清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