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講一下,順便來這裡開箱給大家看看囉!

產品外包裝,嗯,瑞士製造的,少見

產品內包裝,標準版好像只有單邊

另外送的,可變成手動吸乳器的手動握把配件,這是另外送的

可使用電池(6顆小顆),或使用插頭,不過後來有時候出外時,都是帶手動去,更方便!

拆封囉,除主機外,東西好像有點多,光罩杯就有3種,26,28,31,可憑個人需要,自行選擇,
還有一個軟墊,,不過需搭配31尺寸的罩杯,而塞入之後,31就變成是有軟墊的26尺寸

一些小零件,比較重要的是那個小白氣閥,和那個透明薄膜

小白氣閥裝在吸乳罩的下方,母乳會從這裡往下滴

透明薄膜,裝在上方,在集乳時,這個薄膜會跟著動,但也就是這個裝置,防止了主機吸到母乳,
看照片,整個都蓋住了

母乳不回流到主機的原廠圖示(找好久)

連接管,插入主機的情形,和ameda的有點像,但另一邊是封閉的,好像,以後如有多買另一邊配件時,
可插入,變成雙邊吸乳器

ameda上的蓋子是用壓的,而ARDO是用蓋上的線對罩杯上的線,然後壓入,旋轉卡緊

另一個角度,可看清楚罩杯上的線

這是用手動握把配件,搭配原本的電動吸乳器配件,就變成了手動吸乳器

使用手動握把,搭配31尺寸的吸乳罩杯和按摩軟墊的情形

手動配件上,也有三條線,這是有特殊設計的,像這張,是用中間的對準的,所以把手是直的

對準左邊的線,把手就偏向左邊了,方便左撇子或擠左邊乳房時,使用

這次是右邊,把手就偏向右邊了,這好像在其他的手動吸乳器看不到,是一項新的設計

這是插在ameda上的情形,想不到也可使用,朋友說,原本ARDO是做ameda的,只是最近
獨立出自己發展,仔細看看,多樣設計都很像,例如:連接管,軟管,白色活塞等,吸力和節奏皆
可隨意調整

開機囉,這是一開機的情形,嗯,很小聲

火力全開啦,
使用結果:老婆說,和ameda比,吸力變強了,全開的話,對她來說,有點太強,八成即可,節奏選擇
變多了,用起來有更舒服點,有顯示螢幕,更清楚,只可惜只有單邊,下次再向朋友拿另一邊試看看,
不過,價錢有點貴,但保固也隨之變二年,不像ameda只有一年,其他的,以後再說吧,第一次打這麼多,
希望不會被砍掉。
ps,餵母奶的媽媽真的很辛苦,老公和家人一定要多多支持和幫忙,都是為寶寶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