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性痙攣 請自行Google是什麼病症。
好發在5歲(也有說6歲)以下幼兒,主要發病起因是大腦不正常放電(因為幼兒腦部尚未成熟),導致全身性抽痙,併發嘔吐。至於為什麼大腦會不正常放電,有以下兩個主要起因:
◎高燒導致頭腦亂放電:就是熱性痙攣。高燒的起因當然很多,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是燒到幾度才算數(大概是耳溫39度以上發病的機率就很高了),但如果您家寶貝有『體溫篡升』很快的症兆時,千萬要小心!!
◎癲癇:與熱性痙攣最大的差別是體溫沒有任何改變也可能發病。
主要症狀是全身性抽畜、失去意識、兩眼無神、接著會休兵一陣子,再來則是開始反胃,嘔吐胃裡的東西(若無東西可能就口吐白沫)。此時要讓幼兒側躺,主要目的是讓嘔吐物能順流排出,不要阻塞呼吸道。整個『流程』跑完後,趕緊降溫(用濕布之類的)送119。在發病過程中,也不用抱了,就側躺在床上即可,趕緊聯絡119,並觀察發病的一舉一動,因為這些都是將來醫生診斷的重要線索:
發病時體溫幾度?
發病前身體狀況、活力如何?
發病中全身抽筋的方式?雙手握拳?身體有彎曲?腳有抖動?單邊抽筋還是全身?
眼睛是否張開?直視前方?偏向一邊(左/右)?往上弔翻白眼?
抽畜時間維持多久?
中間停止時間隔多久?是否恢復意識?
開始嘔吐維持多久?
有沒有歪嘴?
嘴唇有沒有發紫?
在急診中,其實醫生也做不了什麼事:
打點滴:補充水份、電解質等等
抽血檢驗:驗白血球、電解質等等(動靜脈有差)
供氧
照X光:例如看有沒有東西跑進呼吸器官
接下來就是留院觀察,看看會不會複發(可能要等六小時以上,也有可能不留)
如果您家的寶貝已經有發燒的跡像,有幾種『自救』的方式可以降溫:
吃口服退燒藥:藥效慢,大約要一小時才有作用
使用肛門塞劑:藥效快,但一天使用次數、間隔要注意
排尿:降溫極快,尿完應該就降了,但前題是有尿可排
用濕布擦頭、背:降溫慢,好像要擦到皮膚紅才有效(請Google)
所以【多喝水】是很重要的!
發病後24小時內不再復發,大概就算是個案,不過建議去做腦波檢查,看看是不是有大腦方面的問題。
熱性痙攣其實就跟我們一般的游泳運動抽筋一樣,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發作後身體極為疲憊,好好休息即可。但就怕過程中有併發其它病症,一發不可收拾。
最後附帶一題的是發病前,整個人的活力會突然降低(半小時前可能還玩得很瘋),然後一臉想睡覺樣,完全的無精打采....去睡之後就會體溫飆升
以上並非醫學報告,是親身經歷,實際症狀可能有些許落差,大致上是這樣的過程,發病時反正也束手無策(基本上不會致命,只是會嚇死人),冷靜處理、記住每個小細節(如果可以錄影最好,但您的心臟要跳很大),對未來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了,您晚上好不好睡,也要仰賴這些細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