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人對資賦優異有誤解,小時候的資優通常展現在"學得快",但真正的資優是成年後的"走得遠"。這兩者並不等價,學得快是學習曲線(對時間)很陡,但走得遠是飽合點很高,很多年少時學習曲線很抖的人,飽合點並不高,真正的天才是進入前沿黑區後的前視力,跟學習已經沒有關係了,天才的關鍵特質是興趣、專注與毅力。樓主如果覺得小朋友很聰明,那應該給予小朋友接觸更多面事物的機會,觀察他是否展現某方面的(主動式)興趣,在此點上加注資源培養,而提早進入一般性的學校並不能達成以上目的。
沒考過應該只是剛好. 畢竟提早入學本來教育單位就不鼓勵。前面的分享很中肯, 資質不錯就自學。學校不見得會學多些。我是鼓勵小孩到學校交朋友。上課如果老師都在聊天,自己就去讀自己想讀的書。人際互動在我看來是學校最重要的功能。現在的小孩幾乎都是放學之後到補習班度過。我家小孩只補數學一科就哀哀叫人生浪費時間。但是不上自己又讀的很痛苦。這裡面學校幾乎幫不上忙,會考學測這都得補習班來協助。今年學測數學超高難度,難道不是為補習班增加業績嗎?(我是小人之心的陰謀論阿,當做玩笑話就好)
thebestagent wrote:兒子今年滿五歲了,他(恕刪) 社會上有規矩的 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 規定就是規定更不是自我感覺良好 覺得自己小孩是資優生就能牴觸規定,且測驗出來 你的小孩就不是資優生 那你還強求什麼, 公立小學 規定就是資優生才能提前入學成績都出來了 就是不夠格, 你如果還是自我感覺良好 那可以花大錢尋求私立的私立的 只要付得起 要提前入學都好喬你該不會以為栽培一個(偽?)資優生不用花錢吧?
身為國中老師實在不太贊成,自己的女鵝也是盡量正常化頂多在家自己幫她加強,提早入學還要考量小孩的身心靈發展對於同儕的適應性,這個我還比較重視,想學?什麼時候都行,真的資優會對任何事物保持高度學習興趣的,別擔心台灣的學生已經很可憐了,小孩可以玩的時間真的不多,小學就讓他輕鬆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