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如果你小孩 常常考全班最後一名 你會相信生命自己找出路嗎?

古早時的的大人觀念的確都是唸書沒錯(不是律師就是醫生)
從小學我跟我哥一直不斷的補習、一直補到國中
一直被老師強迫寫完考卷到11.12點才能下課
成績也依然不好、因為已經變成壓力、都不想回家、厭惡了讀書。
當時被補習班老師嫌棄:『你這樣以後怎去工作、你這成績沒辦法考好的高中』
之後我跟我哥很喜歡畫畫就都考上了紅外套學校,下課時在補習班門口遇到當時的老師
看到我穿紅外套很驚訝說:『你考上復興喔!!挖很厲害耶 美術第一名~~』
我當時很冷的回他:『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還是能證明自己可以!』就立馬轉身就走
雖然現在我賺不多、但過的開心~~~現在我女兒也上學了 我也是會默默關心他的興趣、不強迫背書等等~~品德教育真的最重要

sendakgg wrote: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恕刪)


有沒有找到 目標方向比較重要
一個人對錢的看法會影響其自己甚或家人的一生 !!

昨天在郵局 , 聽到一位中年婦人對郵局的櫃檯講說 , 她不對金錢感
興趣 , 錢只要夠用就好了 , 不需要去追求高檔奢華的享受 ..

櫃員半開玩笑地講 , 她自己很需要賺錢養家 , 維持家計.

就好像很多人生的重要議題 , 像是面對挫折 , 感情 , 教養等等問題 ,
都是要在我們離開學校後自己慢慢去體會 , 面對的.

而其中人對金錢的看法 , 就會有很大的程度影響我們的一生 , 甚或是
自己的家人以及下一個世代.

我個人就認為 , 人的一生有 5 樣東西比錢更重要 , 在生活上如果考量這些
事情與 '錢' 出現衝突的話 , 就應該盡可能的縮減對金錢層面的考量.

那就是 , 智慧 , 健康 , 與家人的關係 , 時間 , 以及 尊嚴.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把精力花在想賺錢上面 , 但是我認為 , 累積見識
, 經驗以及對事情的決斷力 , 遠比累積財富還要重要 , 因為人生會有
很多的關卡是用錢無法解決的 , 但是智慧的存在與否是卻往往是解題的
關鍵.

像是最近鬧得很大的 台灣藝人之子在 美國因為開玩笑過火 , 演變為
危害校區安全的事件 , 問題就在於家長對於西方社會的價值觀並不了解 ,
讓小孩一直無法用正確的態度融入陌生的環境 , 才會讓同學心生戒懼 ,
才會當小孩失控的出現言語的暴力時 , 被校方嚴厲的處理.

而出事後又大張旗鼓的要花大錢請 2 個大牌的律師打官司 , 更是把問題渲染
得更難以收拾.

我自己就常常無法理解 , 為何家長要用盡一切方法把子女送到國外念書 ,
家長自己本身真的很了解西方的文化跟價值觀嗎 ?

如果自己都不瞭解 美國 , 那把心智還未成熟的小孩送到遙遠的國度受教育
. 自己生活 , 自己去適應新世界 , 好嗎 ?

昨天晚餐去吃了一家牛肉麵的老攤 , 老闆是五年級生 , 眼睛一直盯著桌上
的手機追劇 , 我們坐下來後還在決定要點的餐點時 , 在隔壁攤幫忙的年輕兒子
就走過來子指責他老爸為何沒有積極地招呼客人.

還有也聽到相同年紀的人提到 , 自己需要照顧年老的父親 , 兄弟又因為
連自己生活都很拮据 , 當然無法分擔照顧長輩的工作 , 所有的責任都落在
自己肩上.

自己的事業又因為體力已經漸流失 , 難以持續 , 辛苦拉拔大的兒子又因為
高學歷 , 有自己的想法 , 都不願意接續家中的事業.

等於一個人要照顧包含自己的三個世代 , 對生活充滿無奈.

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 , 資訊爆炸 , 新思維隨時都會出現以及更替的年代 ,
所以累積金錢也必需同步的增長智能 , 才能應對 , 以重要性而言 , 智慧
的價值遠高於財富的規模.

前一陣子在泡湯的時候 , 聽到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談他花了 15 萬到北歐
旅遊 , 炫耀之餘 , 當然也鼓吹別人一定要去走走 ..

但是有人問說 , 北歐國家有沒有農業時 , 這位先生想了一下 , 就隨口說
當地都是冰天雪地 , 經濟都是靠觀光的收入 , 沒有農業云云.

其實他完全講錯了 , 北歐的農畜業都很發達 , 用溫室栽培蔬果其實比熱帶
國家還有競爭力 , 因為不需要使用太多的農藥來殺蟲害.

最近幾年很常在各個場合聽到別人在聊出國旅遊 , 好像這一生就一定要去
越多的國家 , 人生就活的比別人更精彩.

但是我的思維是 , 就算我們身處在全世界最美的景緻前面 , 我們所保留下
來的也只是一場體驗而已 , 對我們的見識與判斷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相對的是 , 當你手上看的是一本質量皆是世界等級的外文雜誌 , 你所經歷
的習知卻可能與全世界第一流的經營者或是領導完全的相同.

換言之 , 我們應該把時間用來閱聽真正有用的國際新知 , 而不是虛擲
在旅遊上面 , 對我們生命的向上才會有更多的幫助.

幾天前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一個理財的經驗 , 就是把自己一間房子向銀行貸款
台幣 3,000 萬 , 全數兌換成美金 , 買 美國的公債.

這樣的安排 , 在現在的時間點看起來是很安穩的佈置 , 但是如果把時間拉
長來看的話 , 其實風險很高.

問題就在於他所擁有的房地產 , 現在的不動產投報率其實就等同於銀行核貸
的利率, 那就是 1.8 % 的年報酬率.

轉個方向來看 , 3,000 萬的房子 , 就需要每個月 45,000 的消耗 , 在現在
這個時間點對收入優渥的家庭還算在可付擔的範圍.

但是如果利率調升到 3 % 的話 , 就有很大的不同 , 不僅借款的利息要調高 ,
房地產的價格也會下跌 , 加上連動匯率 , 債卷的風險 , 其潛藏的風險不可
謂不大.

30 年前 , 台灣人突然發現自己的國家富裕了 , 漸漸不再願意多付出勞力或是
犧牲自己的假日來賺更多的錢 , 慢慢的 , 來台的投資減少了 , 假期變多了
, 勞工懂得跟雇主計較了 , 產業以及比較積極的人也離開 台灣到國外發展.

而現在的 中國大陸 , 也發生相同的現象 , 只是他們轉變的更會快速 , 更
讓人措手不及 , 也更凸顯累積智能 , 面對變局的重要性.
sendakgg wrote: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我之前給小孩打電動 結果被罵廢物

現在小孩成績不好 全怪電動 全怪我.(恕刪)


程度...是日積月累,努力來的...但不是考試考出來地....

一:小孩回家...除了功課,打電動?還有閱讀、自我學習...的時間嗎??

...ANS:有...成績別太在意..


二:上安親班,各科題庫寫到爛了...考試成績很好...很多科目接近100分..但有時又很差??

~~~小孩回家...除了功課,打電動?還有閱讀、自我學習...的時間嗎??

...ANS:沒有...請參考一..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我小學都是保持前兩名,

在學校的樂儀隊中也擔任要角,

到了國中成績一直保持,

學校也一直擔任糾察隊,

以前的年代當糾察隊是很了不起的事,

畢業也有全國中成績前十名,

到了高中, 唸了很貴的東山高中,

最後我跟著我的興趣, 唸了私立大學,

畢業後出來, 現在很開心的寫程式,

年薪快破百萬, 中高階主管....

我要說的是, 成績不代表一切,

雖然小時候表現很好, 但長大後我卻唸了私立高中, 私立大學,

同學一堆都留美去了, 不然就考上建中或附中,

大學也是一堆公立大學,

但最後人生的結果, 沒人能知道.

但我忠於我的興趣結合工作,

人生道路不後悔.
我國一成績從來沒有高於後三名,不是倒數第一就是第二
我老爸受不了叫我國中留級一年
後來還是一樣,國中四年都是倒數前三

現在薪水不敢說超級高
但我老婆在家顧三個孩子
我有房有車獨自一個人工作

當然讀高一點出發點可能會比較有優勢
但成績差也有別的出路
幫小孩找到一個好的運動或者是嗜好紓解壓力..
找到他喜歡的事情(順便看看他的性向)

考試成績真的不是唯一

如果真的念書不是太行
趕快幫他先調解學校壓力..也跟老師溝通(至少請老師不要再逼他..也跟小孩說在學校就算沒興趣..那也是你的義務你的工作請乖乖的上學)

千萬不要自我放棄最後走偏路...
(朋友圈就要更注意...不是後段學生都很差,而是很多會自我放棄而很容易找到一些不好的朋友導致越走越偏)

寧願小孩長大做工作攤販,但是不要走偏幹壞事(家族有感阿~~)


好成績不表示好品性,
還是道德教育最重要,
當初我小孩小學時遇到會霸凌的同學是班上功課最好的,
還組成4大天王常欺負其他同學,
那小孩壞到升高年級分班時所有老師都不想帶,
你覺得這樣的好成績有意義嗎?
PS.大部份成績好的學生父母都覺得自己小孩是最乖的...
學歷跟長相一樣,在初入職場或沒人認識你時候的印象。
個性很重要,面對老闆、公司文化,客戶、同事,要能真心對待,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
興趣很重要,比較有動力堅持下去。
專長很重要,生存的本錢,有人沒有不會修的電子產品,有人沒有學不會程式,有人天生就靠嘴吃飯,有人就是有辦法把人搞定。

運氣最重要,一個好老闆、一個貴人,一生一次就夠了。

真的,別想太多,想太多也沒用,

一人一片天。

心境決定你的人生。
為什麼常常考最後一名?
除了讀書有其他的值得誇讚的優點嗎?
如果沒有妳應該要陪小孩一起探索、開發,讓小孩有機會站在妳的肩膀上看遠一點。
讓生命自己找到出口是要跌跌撞撞很多次的,甚至迷失自己,妳是否有幫忙導引?
當然,我認為現代小孩如果有正當的自己想專注發展的方向因而無法有多餘心力負擔台灣如此無奈的課業壓力,那成績不好又何妨?
記得輔助引導,不是放任~

P.S電動真的不是好東西,一拿上手時間就被殺光了還能做什麼事?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