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對於"節目"本身沒有什麼選擇性,他們選擇只是"卡通"與"非卡通",隨著年紀增長慢慢會挑選出不同總類的電視劇。
她們的接受是很全面性的,沒錯就算"廣告"也會被吸收,我家的小朋友(大班)可以背廣告台詞。
對於"卡通"幾乎來者不拒,除非有很多台卡通可以選,就算是最難看無內容的(嬰兒啟發),她們也可以看的很高興。
對於"海綿寶寶"、"蠟筆小新"等,我不會給她們看,因為她們會學裡面的動作與聲音,也是後來發現到他們開始學習的時候才開始禁止的。因為她們學習與表現出來的東西讓人感覺並不好,爾後我就會看她們所看的節目來選擇。
例如:暴力破壞、強制他人、恣意塗鴉、更慘的大混鍋(所有濕的東西都混在一起,噁)
當然事情並不是發生到不可收拾的時候才制止,而是一開始有所體現的時候,我會觀察後才開始思考她們從哪裡學習到這些的,並教導他們正確的態度與行為。有時候大人太過干預小朋友的世界會讓他們太過依賴,透過旁觀觀察等你會發現到許多她們說不出來的東西也可以從旁輔助,在教導的過程中必須要"即時",也就是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就勸阻並說明,不可以在事後才進行"秋後算帳",這樣的效果會非常的不好。
小孩子就是因為她們小、沒經驗、沒有判斷與觀念才需要成人來輔導,若小朋友們自己都可以做到那些,那他們也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各位看官您說是嗎!
孩子是會長大的,他們不會是永遠的小孩子,而現在的我們也是會變老的,世代交替循環造就美好的未來。祝大家家庭美滿幸福!
閻小路 wrote:
不知各位家長是否也會跟我一樣擔心...(恕刪)
適才而教才是重點!
如果您的小孩是自制力差的, 又邏輯性明顯不足的, 可以禁止他看,
改看 Bob builder, Dora, 甜心格格之類的, 端看你希望補足甚麼!
反之, 小孩邏輯性很好, 懂得自制的, 看看無妨啊! 不就是看個搞笑
的卡通人物罷了, 笑一笑, 然後不會模仿, 繼續他的功課或活動.
小孩第一學習的對象是父母, 若父母平常處事辦事就很無厘頭,
小孩都會看在眼裡, 並學起來. 例如: 爸媽平常就隨手擺放
東西, 你的小孩就會學起來, 也不整理自己房間, 玩具亂丟.
或者幫他收好好, 他都不用做, 這也不對.
講話也是! 父母的言談內容, 比電視內容重要多了!
比如, 你希望小孩能運動, 就帶他去練接幾次球, 他就有印象.
會把投籃, 投球都練一練, 自然就會了. 至於多會? 要靠點天分.
海綿寶寶=被老闆洗腦充滿幹勁的社會新鮮人 (每天開心的爆肝賣命)
皮老闆=竊取商業機密的投機者或駭客(外型像蟑螂老婆是電腦)
章魚哥=看透資產階級嘴臉的老鳥勞工 (工作沒幹勁私人活動很多)
派大星=領社會補助的無業遊民 (髒的臭的負面的都是他了,不用上班)
珊迪=亞裔移民 (會發明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還會空手道,而且住在泡泡裡面,根本不是海底生物,暗指亞裔移民活在自己的世界)
泡芙阿姨=墨守成規的公務員 (凡事都依規定辦理)
鬼盜船長=泛指第三世界的恐怖份子 (大家都怕)
海綿寶寶是政治時事諷刺卡通
是大人看的
小孩看也並無不可
但是要教會他們看
可是很多大人也看不懂所以覺得無釐頭
至少好過鬼扯蛋柯南
看似有理實際上高中生不會懂這麼多人情世故
也好過很多殺來殺去的魔法卡通又鬼扯又不合理
掰不下去出個寶物就解決所有問題
真實人生不會有寶物凡事靠自己
這類的才不適合小孩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