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hong1598 wrote:
百歲書上有另一個重點
就是「教養」方式
...
百歲大概就是訓練小孩子自主(從很小開始)
自己睡、自己吃
不睡就自己在嬰兒床哭
不吃就拉倒,東西統統收起來
據我所知,這應該是歐美主流的教育方式(有錯請指教)
很妙的是
台灣人大部分對幼兒百依百順
長大後打的兇
美國人大部分對幼兒很嚴格
但是長大後反而不太管
值得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
...
如果百歲看似殘酷但可以減少打小孩次數
用其他方式看似充滿愛,但三不五時打小孩
哪種方法好?
這位說到重點了,
舉個講個簡單的,坐月子這件事,
歐美有人在坐月子的嗎?(就算有也不是常態)
那為什麼在台灣要坐月子?
以前在某個節目說,坐月子是華南人的習慣,就看成是體質問題,
就是說,台灣的經緯度是需要坐月子的體質,但太冷地方的人就是不需要坐月子的體質,沒什麼好爭的.
回過頭來講百歲書,
我引言樓上回文的部份就是主因了,
歐美人視新生兒為"新加入家庭的成員",所以要教育他家裡的規矩,
亞洲文化則視新生兒為"家庭裡的新成員",所以要習慣他的行為
這不是在搞文字遊戲,事實上,這二句話就充份表現了對待新生兒的方式不同...
另外有人推"親密育兒",若沒記錯,這本是日系的書,就是以習慣新生兒為主的觀念去帶小孩,
常常跟百歲被認為是正反代表的二派
其實總合來說,真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
而且一個小孩一個性,能照百歲養,那很好,但不表示每個小孩都適合,
不能照百歲養,也沒什麼不好,
如果養小孩真有那麼容易,就不會有BBH這個網站了...(疑....離題離很大XD)
LITTLE RABBIT HOP HOP 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