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醫療~真的不好系列
定期醫療=優於=終身醫療...論述(以客戶保費預算來論)
================================================================
每一位客戶.每一年購置保險商品.是有預算的..不是用保費無限制的方式.來規劃保險
依學術原理..每一個人(家庭).保費支出.最好是在總收入的10%(個人)~20%(家庭)以內(包含產險及壽險)
一但超出了這個比例..很容易會產生資金排擠效用..讓你的生活品質會下降
甚至..遇上金融風暴..無薪假.......的問題時
這個保費..更是沉重的負擔.....
保險商品就變成不是幫助...而累贅
=================
一般的上班族..月收入為3萬元..年收入為36萬的上班族
我會幫客戶訂出的預算上限是===每年3萬6000元
在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客戶要規劃的保障..種類還真不少
1.壽險
2.重大疾病
3.住院日額
4.住院醫療實支實付
5.意外傷害險
6.意外日額
7.意外限額
8.防癌險
9.豁免保費
.............一堆
如何...將這些種類及額度...最佳化...並符合客戶實際的風險額度.和.預算之內達成
這是很考驗=業務員=智慧的.........(台灣業務員不太喜歡用智慧)
因為本篇主題是=終身醫療vs定期醫療=
所以..就直接進入主題.....
我們在以前一篇...宏利的商品來帶入........(其他家的也是一樣的模式)
終身醫療...只侷限於上面的第三項..住院日額..這個種類
這個日額...如何決定保額呢????????
我是採取=薪資法=的概念..也就是所得替代率的觀念
當一個月薪3萬6000的客戶(夫妻都一樣)..需要住院時...
他每天的薪資損失..簡單算就是36000/30日=1200元
1.住院時.個人薪資損失=1200元
2.住院時.老婆請假照顧的薪資損失=1200元
這時...這個家庭.每日的薪資損失==2400元
所以..住院醫療日額..必須規劃2400元..才是符合實質需求的保額
但問題來了
終身醫療 定期醫療
1000元保額 15846 3803
2000元保額 31692 7606
2400元保額 38030 9127
我們從這張表..可以發現...一個很困擾的現象
當大家要用終身醫療..來規劃的時候..2400日額.每年的保費高達3萬8030元
早就超出..原先的3萬6000元的預算..而且更悶的是
其他的險種都還沒規劃.....就把預算用完了
這代表...除非你的預算很多...不然.買終身醫療.似乎不是一個好方法
=====================
當然..很多人只買了日額1000元的終身醫療...當然保費就會少一點
但問題是...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當危險發生時..我要將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
但...保額1000元..也就是住院一日給1000元..是不夠補償你和你妻子的薪資損失
有一天..真的要用這個保險的時候...你就開始罵保險公司..繳這麼多錢..但錢賠得那麼少
其實..這不是保險公司的錯....而是買錯商品了
=======================
一個30歲的客戶.....在有限的預算中
我們應該是在想...如何解決他現在發生風險時..轉嫁損失...
不該是要客戶想....45年後有沒有保障的問題
顧現在都來不及了.........還能想到45年後的事情嗎??
===
就像=住=的問題一樣
房屋仲介==到底要介紹租屋..還是賣屋給你
你有每月1萬預算(假設)
1.租屋==可租30坪公寓
2.買屋==可買10坪套房
租屋===繳房屋..租20年繳20年..房子還是房東的..要住..就必須繼續繳
買屋===繳房貸..繳20年...房子就是自己的..也不用繳房貸
看起來...似乎買屋..才划算
但...你忘記了..只能買到10坪套房..你一家4口..住10坪套房???
一家大小.全擠在一間套房..要生活20年..
好像..有問題吧????????根本..不符合實際的使用需求.
我相信..一個好的房仲業者..對於一個小家庭來說
他不會=白目=得推薦..買一個小套房的方式給這個家庭
終身醫療==有如買屋
定期醫療==有如租屋
你有錢....買多少房屋...都可以
但預算有限時..........買屋.真的是好事嗎???
別一直想者..買屋的好處.....請看一下實際的需求
===================================================
以上 是文章的內容 我只有重新排版一下..
保險 不是有買就好了..
而是 要買來解決你的風險 跟損失..
保單是需要 定期檢視的..
結婚.生子.房貸 責任不同 需求就不同..
看需要 做增減..
才能 發揮保險 彌補損失的功能..
這種東西沒個準兒
我個人覺得要「身歷其境」真的去理賠一次才會懂這其中終身與定期好壞處到底在哪吧!!
但~~ 誰想要身歷其境呢??
只能說,爸媽想要給小孩一份成年禮,固然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當然,可以負擔的起更好!!
因為我想龐大的保費都可以繳的出來了,
真的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賠多賠少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吧!!
應該就是要等到拿到了理賠金,才會覺得,繳這麼多怎麼賠這麼少吧~~
我想一般在申請理賠時,大家都只注意到戶頭有沒有入帳,
而從來沒看過理賠項目吧!!
因為業務也不會給!!
我以前也不知道理賠都會有清單的,今年我自己和老爺相繼出險
因為自己有做功課,因此以前沒拿過清單,這次我的高中學姐業務也主動拿出來了!!
看了,就會稍稍懂得二者的不同了吧!!
當然,我自己93開始保也是不懂
學姐拿了罐頭保單我就照保,一家終身、一家實支
生了老大理賠時就發現,所繳的保費和理賠時不太相等
今年二個小朋友都被我重新規劃過了!!
我自己的那張終身呢?? 當然,在你繳了好幾年想要解時心還是會很痛
加上人性就是這樣,我只要繳20年,就可以有一張終身保單耶!!
我不否認也有這種念頭,只能看個人怎麼取捨囉!!!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不過,我又想到20年前我的爸媽也是如同疼愛子女買了終身
然後爸媽又希望我生小孩能住單人房
說真的,20年後的現在,當初保的日額一千,住五天,理賠連一半都不到!!
但我自己的定期險(實支實付)那張,就夠我付的了
以上僅供參考!!
~偶系樓主~
changg834076 wrote:
定期險是隨年齡調整 是自然費率 一但中途未繳費或是解約了就中斷了
但是終身型也是一樣 一但中途未繳費或是解約了就中斷了
但是假設都在10年後發生經濟狀況 都得中斷
這10年來 終身繳的費用>定期型繳的費用
提醒一點 錢會越來越薄(通膨+台幣貶值)
所以就算定期越來越貴 但那時候的你會覺得價格不會太高
而且20年終身型繳下來總保費 大約與 續保到75歲定期型總保費 相同
可以試算一下通貨的威力
http://win.dgbas.gov.tw/dgbas03/bs9/price_cpi_curv/cpi_curv.asp
謝謝 獅兄的說明..
簡單易懂..
也謝謝你的 試算表..
ntouma wrote:
辛苦奶茶樓主了!!!
這種東西沒個準兒
我個人覺得要「身歷其境」真的去理賠一次才會懂這其中終身與定期好壞處到底在哪吧!!
但~~ 誰想要身歷其境呢??
只能說,爸媽想要給小孩一份成年禮,固然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當然,可以負擔的起更好!!
因為我想龐大的保費都可以繳的出來了,
真的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賠多賠少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吧!!
應該就是要等到拿到了理賠金,才會覺得,繳這麼多怎麼賠這麼少吧~~
我想一般在申請理賠時,大家都只注意到戶頭有沒有入帳,
而從來沒看過理賠項目吧!!
因為業務也不會給!!
我以前也不知道理賠都會有清單的,今年我自己和老爺相繼出險
因為自己有做功課,因此以前沒拿過清單,這次我的高中學姐業務也主動拿出來了!!
看了,就會稍稍懂得二者的不同了吧!!
當然,我自己93開始保也是不懂
學姐拿了罐頭保單我就照保,一家終身、一家實支
生了老大理賠時就發現,所繳的保費和理賠時不太相等
今年二個小朋友都被我重新規劃過了!!
我自己的那張終身呢?? 當然,在你繳了好幾年想要解時心還是會很痛
加上人性就是這樣,我只要繳20年,就可以有一張終身保單耶!!
我不否認也有這種念頭,只能看個人怎麼取捨囉!!!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不過,我又想到20年前我的爸媽也是如同疼愛子女買了終身
然後爸媽又希望我生小孩能住單人房
說真的,20年後的現在,當初保的日額一千,住五天,理賠連一半都不到!!
但我自己的定期險(實支實付)那張,就夠我付的了
以上僅供參考!!
其實 也不是 說終身醫療的好或壞..
只是 現在不太適合買 而已..
10幾年前的終身醫療 跟 定期醫療 保費 差距不大..
買終身 當然也不錯..
但現在保費 差距大..
要買終身醫療 就會壓縮到其他的規劃..
才會 建議 用定期取代終身..
把醫療缺口補齊 比較重要..
保險觀念 系列
網路流傳== [認識醫療險的種類和理賠方式]== 之我見
==========================================================
這是一篇網路上...許多[業務員]或[消費者]..不斷.轉貼的文章
至於誰寫的..我不知道..我也對作者沒有恩怨
但我看完後...深深[納悶]..這並不是很正確的[保險資訊]的傳遞
我來雞婆....解析一下...跟大家報告小弟的[拙見]
白底黑字為文章原文
黃底黑字為我的見解 (藍字部分)
===================================================
常常都會有人問起一件事,我明明就有勞保、健保、國保或公保了,為什麼還要花錢去買保險公司的醫療險呢?但在問這個問題的同時,是否有想過,政府所推出來的這些保險的保障內容真的足以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嗎?
【勞保】雖然傷病、殘廢都有給付,不過一旦工作中斷,就算發生保險事故,也無法請領各項給付;而就算有資格請領,也是金額不高的基本保障,對大部分人來說,保障其實不夠。
=>勞保是[社會保險]的一種.為求[具勞工身分且不論收入高低]都能有能力投保
這時..這政府在設計[勞保制度]時.必須考慮.參與者的[保費支付能力]
再者..[社會保險]是提供一個[最低門檻式]的保障..並非[保險公司]以營利為主經營方式
因此.不會有[保險公司]希望客戶花大錢買高保額的經營理念
所以...各項[保額]..沒有[天文數字]..是有其[目的]的
反觀...這幾年..國人投保[商業保險]之壽險保額都不及70萬元..
勞保..投保薪資有3萬時...身故的35個月的給付..105萬還比商業保險70萬..要多哩
誰說....金額不高呢?
【健保】所保障的,只是最基本醫療需求,健保不能給付所有的費用支出,我們仍須負擔自付額的費用,而且近年健保不給付的項目越來越多,負擔越顯沉重。
=>健保也是[社會保險]的一種.為求[具我國國民身分且不論收入高低]都能有能力投保
這時..這政府在設計[全民健保]時.必須考慮.參與者的[保費支付能力]
再者..[健保]是提供一個[健康照護最低需求式]的保障..
因此.不會有[提供單人病房][高貴用藥]的給付項目
所以..當[消費者]..欲享有較優質的[治療環境].當然必須自費
反觀...這幾年..[全民健保]持續增列給付..事實上..並沒有[不給付]的項目越來越多
誰說....負擔越來越重呢
而有豐富理賠經驗的人..就非常清楚..一個醫療的個案..[健保給付]幾乎會大於[商業保險給付]
只是..健保是[付給醫院]..商業保險是付給[消費者].....造成消費者.感受的落差
用消費者的感受落差..要凸顯[商業保險]的重要性.我是不能認同
又加上目前國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人一生要用到的醫療費用越來越高,光是靠政府的保險恐怕已經無法完全滿足病房升等、收入替代等費用,且更重要的是,許多癌症或重大疾病需使用的昂貴藥材,健保都是明列「不給付」項目。
未來如果要獲得較好的醫療品質,必須在全民健保的基礎下,增加醫療險,才能獲得完整的保障。
=>國人平均餘命增長..這是事實.我不會反對
人一生要用到的[醫療費用]越來越高..或許也沒錯
不過....[健保]也是會給予[健康照護最低需要]...
所以務必弄清一個[關鍵]......購買商業醫療險..是基於[醫療品質不滿足]的需求之下
保險公司所推出的醫療險是提供醫療支出補償的一種保障。其最主要的保障目的有二點,
一是【降低醫療支出的費用】,二是【提供手術養病期間無法工作的財務安定】,可以維持穩定的生活。
=>醫療險確實是有二大類
1.醫療費用支出的補償==>對於醫療院所.所產生的醫療費用給予[補償]
2.機會成本的損失===>對於薪資損失.看護費用.往返車資.....等.給予[補償]..但不是只有[手術養病期間]
(一) 保障或訴求方面,分為住院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癌症險與長期看護險等
=>這我要給予相當[看法]..
我們..到底是討論[健康險]還是[醫療險]...大家傻傻分不清
[健康險]分二類
1.以[罹病]為給付標準.如:重大疾病..這東西給付.以[罹患約定的疾病]為給付.不是以[治療過程]為給付
即便錢領了..不去治療.保險公司也不會去管你
2.以[治療]為給付標準.如:住院醫療險...這東西給付..以[治療過程]為給付..不管你是大病小病
因此...如果.這一篇我們討論的是[以治療過程]所給付的[醫療險]....就不該將[重大疾病]及[長期看護]納進來討論..只會..更加[混亂]
(二) 保障期間方面,分為終身與定期的方式
=>定額型醫療險確實區分為..終身與定期..二大類
但 實支型醫療險只有..定期一種
所以..下面的說明文...都是只[寫]...終身型態的定額醫療險
我覺得...這就是[有偏頗誤導之嫌]
【誰需要終身醫療險】
(一) 如果針對疾病及意外的風險,有把握不會影響財務安全的人,就不是那麼迫切需要醫療險的保障。
(二) 其餘的,不論是單身或已婚、男性或女性,都需要依據不同階段之需求, 選擇最適當的完善規劃。
=>上面(一)(二)..我都認同...但是標題卻是[誰需要終身醫療]..這就是[誤導]
消費者也可以購買[定額型定期醫療]...且[實支型醫療險]也只有定期之型態..用這標題..[可議]
【醫療險的相關資訊】
(一) 醫療險與年齡和自己本身的身體狀況息息相關,若曾罹患疾病,保險公司可能不予承保或需加費承保
=>罹患疾病..保險公司會
1.特別批註除外後承保==>不分大小病.只要有因果.就不會賠
2.加費後承保===>這就未必..大小病都會加費...要看疾病的[嚴重程度]及併發的其他問題的可能性
3.婉拒承保===>不一定是[大病]才會拒保...我腎結石.就被拒保..主因:復發機率太高.不是因為疾病輕重
(二) 一般醫療險可能超過六十五歲的最高投保門檻就無法投保
=>醫療行為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到了65歲已經是高度發生率的期間.保險公司不接.也是正常
畢竟.保險公司是營利事業
(三) 在越年輕時投保,保費也會較為低廉,可將預算做有利的運用
=>年輕時.醫療行為發生率較低..當然保費便宜許多...
但別忘了...年輕買...過了40年後..通膨就吃掉[保額]..當然保費會便宜
【購買醫療險應注意的事項】
(一) 初步的將保險公司的經營穩健度、商品本身的保障項目完善與否、理賠是否迅速等等作為比較重點
後。
=>這一項..我真的有小小的搖頭...
商品本身的完善程度...確實是可以[檢視及過濾]
但...保險公司..穩健度.理賠迅速...等項目
這如何比?
業務員不是公司高層..哪知道公司財務實際狀況...連公司被人併購了..還是看新聞才知道
業務員鮮少辦理過..全部30餘家的理賠案..誰知道哪一家到底訊不迅速
業務員都是老王.自賣自誇..能信嗎?
(二) 針對自身情況作為考量,如保障內容是否符合自身體況、保費支出與收入的比例是否合理。
==>這一項.就比較正確的觀念..保費支出與收入..合理性..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終身醫療險的種類】
(一) 【倍數型】的相關內容
(1) 倍數型醫療險有一定倍數的理賠上限,如投保日額1000元,最高給付為日額的3000倍,也就是在300萬元內來給付保險理賠金。
(2) 若身故時,倍數型則無提供身故保險金作為給付,但相對的保費也較其他類型低,約便宜4成以上不等,依各家保單不同而略有差異。
(3) 若本身壽險保障已經夠了,那麼透過倍數型醫療險來強化保障就可以了。
==>其實..這是之前[平準保費.無上限型終身醫療]的變化
因為..金管會要求保險公司必須設立[給付上限]或[調費機制].避免保險公司賠付金額過大影響公司營運..以及...未來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賠付
所以..很單純的只是將過去的商品..加了一個[給付上限]
(二) 【帳戶型】俗稱的「還本型醫療險」的相關內容
(1) 帳戶型醫療險也是屬於有總理賠上限的限制,同倍數型的給付限制,但與倍數型最大不同在於,裡頭的醫療總理賠可視為一個帳戶。
(2) 若身故時,帳戶中將扣除先前已給付的保險金,作為保險人身故給付,可以說類似壽險的功能。
(3) 規劃的同時若是壽險部分還需要加強的話,可以透過帳戶型醫療險來加強醫療保障,同時也附加了壽險保障,可謂一舉兩得。
==>這個商品..架構是[壽險]的變形..
也就是將[醫療過程]給予..[貼現給付]
已經[貼現給付]的部分當然就會扣除[壽險保額].就是這麼簡單
但.由於是[壽險]之型態.所以保費自然貴翻了
當然啦...鐵公雞型怕保費一去不回的消費者.就會很愛這個商品
其實.羊毛還是在羊身上
(三) 【無上限】的相關內容
(1) 無上限醫療險是指理賠總金額沒有上限,好比是幫自己多準備一張終身醫療健保卡,目前並未有身故給付金的保障。
(2) 擁有無上限醫療險,不必擔心理賠金會用光,對於醫療需求高的人來說,是最有保障的規劃方式之一。
(3) 但無上限醫療險有保費調整機制,會針對理賠情形做保費上的調漲,但機率並不大。
==>無上限...哈哈
如果一張保單..理賠金額很低..就算是無上限
其實..賠出的錢也不會比[有上限的]要多
[無上限]只是一個感覺..
就像吃到飽餐廳..大家會覺得划算...但老闆早算過成本了
而..[無上限]保費居然比[有上限]的便宜
是基於..可調保費之原則下.不需要額外高估理賠損失率
因此..會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檢視現有健康險保障項目是否齊全外,還要瞭解住院醫療日額是否足夠。
依 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96年國人平均住院天數為10.02天,平均每次住院費用約50,218元, 換算下來,平均每天住院花費約5,000元,平均每人每年醫療支出為2萬9,351元,若以國人平均壽命概估,一生的醫療費將高達234萬元,所以建議各 位保戶在投保醫療險的時候,盡量將自己的住院日額提高至5000元較為適合。
==>最後這一部分...是我最[不欣賞的地方]
解析問題...
1.衛生署統計..每次住院花費費用50218元==>這是健保出90%...所以民眾只出5021元
2.每人每年醫療支出為2萬9,351元..若以國人平均壽命概估,一生的醫療費將高達234萬元
===>這是還包含...你去診所看感冒..中醫扭傷推拿..牙醫洗牙..預防接種....等療費用
請問....終身醫療有賠付這些東西嗎?
如果沒有...拿這些數據..來推銷[終身醫療保險]..是不是就是[誤導消費者]
[醫療費用]的補償==>要用[實支型醫療險]來解決..文中卻隻字不提
卻要消費者..提高[日額型醫療險]...我真不知道這是哪一個[學理基礎]之下的看法
====================================================
或許..很多人說我太無聊..或..認為我一派胡言
哀哀哀....我也沒意見啦
大家保重
=========================================================
以上的文章內容 我只有重新排版..
提供一個比較不一樣的 保險觀念..
買保險之前 看一下..
應該 可以給你不同的思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