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判逆期的小孩-文長慎入

01潛水員 wrote:

只要他們要求,我幾乎儘可能的滿足,
更可以說,女兒要的多,但我很多不給,
我能做的就這麼多,
兒子的優秀,參加許多比賽,
在奬勵的過程中,從未少給女兒一份,
就像,兒子鋼琴檢定通過要求吃大餐,
而我們父母答應兒子,所以我們帶兒子去,但也沒有忘了女兒,
所以也是一家四口一起去.
...(恕刪)...
現在我們對女兒的寛容兒子反而不適服,
現在兒子快在抗議,
常跟我們說"為什麼他(姐姐)都可以一直用平板,而我只是多用一下就被罵".
兒子現在摸摸頭他願意聽,但久了呢?
心理的不平衡也慢慢的增加,
現在兒子在練琴上,就隨便很多,
只是想快點練完去用平板.
這才是我們當父母最難為的地方.

其實從頭倒尾我們從未放棄女兒,
只要,我們沒有辨法,女兒又沒那個智慧,
所以整個陷入死胡同,
為了不讓關係惡化,只能冷處理.


父母真的很難做,
用一個女兒的身份來看這段回覆,
您會更覺得父母面面俱到真的很難。
引言第一段,女兒要求的相對多,所以被拒絕的多,女兒“會覺得她提出總是不被接受與尊重”,不如您以後乾脆就用統計次數且限定金額的方式去做公開的回應他們的要求。至於表揚那段,我覺得女兒到場本來就是應該的,畢竟她是一份子,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也許女兒那餐其實不是很快樂,畢竟總是比她好的弟弟又獲得一次稱讚,萬一這種表揚場合又奚落了姐姐那她心態只會更不平衡。
第2段平板的部分,我覺得就只要您直接限制兩人同等的使用時間就可以了,而在什麼時段使用、如何使用由他們自行安排。並沒有誰先完成什麼事情誰能用的更久,時間抓出來,你兒子好分配時間外,對兩個人也公平。
第3段是我比較好奇,事情過一段時間了,您是否主動跟女兒說話了?(之前我有回覆您要好好談,或者寫封信給女兒,或是請老婆做中間人)總是最希望相近的家人能夠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會給自己的家人機會,您也許是在等小孩來跟您主動溝通或是主動道歉?
我覺得關係能夠恢復誰主動都沒關係。覺得明路就在您眼前,您不往前走就算是神仙也沒辦法推您一把。
就我看來,女兒也會生氣您打她巴掌,人的臉何其重要,一個被尊重的象徵,我覺得您也該為打她而道歉。先道歉了,她就一定會軟化的,因為她心裡一定也很掙扎,她也不希望關係這麼差,也會懊悔自己哪裡做不好,只是,她可能覺得你們三個人總是一國,沒有她也沒差,所以她只能這樣冷冷的待在家。

我小時候也與父母有過無數冷戰,有時候知道自己有錯但其實長輩也有錯,也會覺得為什麼大人就能夠不道歉,曾經高3一次與爸爸吵架後割腕想一死了之,痕跡至今還在我的手腕,如果我的爸爸當初知道我為了和他吵一架而想死到如此地步,他應該也會非常後悔。長大出社會後努力營造家庭的向心力,甚至對於至親我會給予最大的寬容,所以基本上算是小孩子時期所期待的家庭後來靠自己漸漸拉攏還滿有成績的,兄弟姐妹之間感情也是比起小時候好更多。

我真的覺得父母管教不能太嚴(嚴對於您跟孩子定義一定不同),對小孩更是要給予信任、自主,青春期是您用力過度它就會給你用力反彈回去的橡皮筋,我今年聽過“澤爸”一場演講,他說“用限定的條件去給小孩自由”,我覺得說到心坎裡,他也有說他做錯他也會對小孩說對不起,您有機會可以google看看澤爸,或許能臉書訊息給他看看是不是能給您一些建議。

希望過陣子能看到您上來留上您的喜訊。

DEROLI wrote:
版主你好,我國二女兒和你女兒非常像,一樣沒大沒小,自以為是,在今年二月就偷錢,嚴勵打過了沒改,愈偷愈大,上禮拜在蝦皮私自買了4萬多的動漫商品,騙我說要繳補習費,我氣的趕出家門,找導師,輔導老師,但還是再而發生,滿嘴謊話,她竟然要跳樓,所以也不知如何是好,也許真的過了這時期就會好吧


D大你好,
看來你女兒的情況比我女兒還嚴重,
我相信現在你一定很難為,
加油.


Mysasa wrote:
父母真的很難做,
用一個女兒的身份來看這段回覆,
您會更覺得父母面面俱到真的很難。
引言第一段,女兒要求的相對多,所以被拒絕的多,女兒“會覺得她提出總是不被接受與尊重”,不如您以後乾脆就用統計次數且限定金額的方式去做公開的回應他們的要求。至於表揚那段,我覺得女兒到場本來就是應該的,畢竟她是一份子,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也許女兒那餐其實不是很快樂,畢竟總是比她好的弟弟又獲得一次稱讚,萬一這種表揚場合又奚落了姐姐那她心態只會更不平衡。
第2段平板的部分,我覺得就只要您直接限制兩人同等的使用時間就可以了,而在什麼時段使用、如何使用由他們自行安排。並沒有誰先完成什麼事情誰能用的更久,時間抓出來,你兒子好分配時間外,對兩個人也公平。
第3段是我比較好奇,事情過一段時間了,您是否主動跟女兒說話了?(之前我有回覆您要好好談,或者寫封信給女兒,或是請老婆做中間人)總是最希望相近的家人能夠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會給自己的家人機會,您也許是在等小孩來跟您主動溝通或是主動道歉?
我覺得關係能夠恢復誰主動都沒關係。覺得明路就在您眼前,您不往前走就算是神仙也沒辦法推您一把。
就我看來,女兒也會生氣您打她巴掌,人的臉何其重要,一個被尊重的象徵,我覺得您也該為打她而道歉。先道歉了,她就一定會軟化的,因為她心裡一定也很掙扎,她也不希望關係這麼差,也會懊悔自己哪裡做不好,只是,她可能覺得你們三個人總是一國,沒有她也沒差,所以她只能這樣冷冷的待在家。
我小時候也與父母有過無數冷戰,有時候知道自己有錯但其實長輩也有錯,也會覺得為什麼大人就能夠不道歉,曾經高3一次與爸爸吵架後割腕想一死了之,痕跡至今還在我的手腕,如果我的爸爸當初知道我為了和他吵一架而想死到如此地步,他應該也會非常後悔。長大出社會後努力營造家庭的向心力,甚至對於至親我會給予最大的寬容,所以基本上算是小孩子時期所期待的家庭後來靠自己漸漸拉攏還滿有成績的,兄弟姐妹之間感情也是比起小時候好更多。
我真的覺得父母管教不能太嚴(嚴對於您跟孩子定義一定不同),對小孩更是要給予信任、自主,青春期是您用力過度它就會給你用力反彈回去的橡皮筋,我今年聽過“澤爸”一場演講,他說“用限定的條件去給小孩自由”,我覺得說到心坎裡,他也有說他做錯他也會對小孩說對不起,您有機會可以google看看澤爸,或許能臉書訊息給他看看是不是能給您一些建議。
希望過陣子能看到您上來留上您的喜訊。


1.我們一同聚餐時,其實有特別注意他感受,並不會用讚揚弟弟的方式來進行,而是用一場家庭聚餐的方式
2.我們是限制特定時段,因為生活中為了配合大家不去影響相互的生活,所以有制度有個特定時間,只是,弟弟遵守了,但姐姐並沒有.至於他們要做什麼,都在該時段完成.會這樣規定也是沒辨法,因為小孩下課,回家,吃飯,練琴,到晚上睡覺前置動作,我是規定八點到九點.頂多吃飯時間會讓他們用電視看影片.看什麼影片是大家投票表決的.
3.其實是有的,我是一個情緒上來比較放不下的人,而女兒相反,睡一覺隔夜的事就忘了,其實女兒知道我還在生氣,但她有事還是會跟我講,在生活交談還是有,只是就少了閒聊,也不想因為一句閒話又引起一場戰役.

至於有什麼訊息,還是由媽媽和他討論.
只要問題不大,我都不太干涉.
試著讓雙方都有空間.
有些行為,看不慣只要不嚴重,就當無視.
樓主大大

很建議你再次閱讀62樓神大以及66樓a大的文章。

62樓大大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真正懂得如何去愛孩子的父母,愛這個字很多人會說,我曾經在多年前聽過一個教授的演講,他認為愛是溫和的語氣,今天無論你是孩子還是他人的伴侶,今天你的父母或另一半對你發脾氣、責罵,甚至僅僅是大聲的語調,你能感受到愛嗎?愛是語氣溫和的對待,無論你有多麼生氣,你在發脾氣的瞬間,愛已經被情緒掌控了。西方國家教養孩子,和我們以前打罵教育不同,他們總強調要"溫和而堅定"。
(補記:不過,當爸爸的本身要溫和說話,的確有時不太容易,所以你的冷處理及交給做媽媽的,應該是正確的,而且身為男性上網詢問親子教育,其實挺難得的,還是要給你一個讚。)

另外,66樓大大的文章,真真實實的說了一個在比較環境下,孩子的心裡與討愛的過程。你會流淚代表你是愛孩子的,但是我們在愛裡加了條件,加了期待,這些條件與期待,其實孩子會感受到,尤其特別敏感的青春期,如果你能降低期待(甚至沒有期待),同時對孩子在其他地方(一定可以找得到長處)給與讚賞與肯定,一定可以改善親子關係的。
另外,孩子需要父母時,父母要在她(他)身邊陪伴,就僅僅是陪伴,提供的是安全感。當青春期時,孩子會開始追求同伴認同,這是一個人尋求自我與獨立的必要過程,時而要給與適度的空間。孩子要的是鼓勵,不是壓力。給您參考,也給您打氣~
當父母有那麼難嗎?
其實是父母把自己做死了,聽了一堆專家言論、買一堆書來看,請問你懂小孩嗎?
有很多人,喜歡看一些格言。但對我來說,格言不僅沒幫助,反而有害。格言是在某些狀況下成立,但簡化成格言,並沒有交代前提為何?
專家的言論、教養小孩的書,不就像格言一樣嗎?
我三個小孩,二女一男,前後差三歲。我在老三一歲八個月就出國工作,每年回去6次,一次10天,還要回母公司工作。我在小孩成長的時候,根本沒多少時間相處。但每次我跟小孩在一起,三個都搶著拉我的手,永遠有一個拉不到。我出國了,小孩子會搶我的睡衣,說有爸爸的味道。
為什麼我可以在那麼短的相處時間,讓小孩子能這麼喜愛,難道就是因為我是爸爸?當然不是,是我懂小孩在想什麼!
所以你去看書、問專家、問網友,那你問小孩了嗎?如果你問了,他跟你說實話了嗎?
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建立關係,有問題就要解決。不是等到衝突了,已經沒信任感了,還有對話空間嗎?
事到如今,再做什麼努力都是反效果。最簡單的就是放手,放手隨她去。但是要隱隱約約地把她罩住,讓她還有顧忌,但卻也能感受到支持。
如果你不能讓她怕、不能讓他感到支持,那些表象的懲罰與鼓勵,都是白費力氣的。
放掉形而上的理論,好好去理解妳的小孩吧
我小孩已經大學、高中了,應該可以提供一些經驗
爬了一些文
我不認同把小孩位階提到跟父母一樣
如果某些事用投票的,那某些事就是父母說了算
那他不會覺得,怎麼不拿來投票?
我的界線就是,他們自己的事,自己決定
沒辦法決定的,或需要幫忙的,自己要提出需求
如果是小孩間互相的事,自己協調,我不介入
如果問題在全家或是有關父母的,那我說了算
各自負責,絕不干涉
但需要幫忙的,我會討論後幫忙
我們家沒有衝突
有一次,我兒子國二的數學考19分
我有點生氣
生氣的不是成績,而是態度。考19分應該感到羞愧,並想積極努力才對。
我就叫來唸了一翻,他就回我說,如果他說他病了,我相信嗎?
我就問狀況如何,然後也積極找方法解決
其實最後我知道,他是沒興趣,所以上課和考試會睡著
但我也沒再責備什麼,只是默默等到他要考高中時,他求援了。我就默默幫忙他,考上他喜歡的高職,現在都自己讀書,一直是全班前三名。
老二老三偶爾不想上課,我們還是會幫他們請假。我不會去責備,因為唸書是他們事,不是我的事,我不撈過界。但我會告訴他們,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承擔後果。

有機菜菜子 wrote:
樓主大大很建議你再...(恕刪)


謝謝你,
你的話,我真的記在心理.


rdcmd wrote:
爬了一些文
我不認同...(恕刪)


感謝你的分享,
大大爬文看到投票的部份,
其實我們家處理的方式就如你所說的,
需要投票討論的事項,
主要是因為大家共同生活的空間會相互干擾,
所以以討論的方式進行民主去取得供識.
當然也不是事事都順他們的意.
那些事項是由父母所決定的,
還是由我們直接下決定.

至於課業方面,
我們並沒有強迫過小孩,
因為我們做父母的成績也不儘理想,
小學時總是考班上倒數前三名,
雖然是名校的資優班,
但成績真的也不怎樣,
後來發現讀書對人生的重要性時,
才奮發苦讀,
所以我也是這麼告戒小孩,
我的數理不錯,
女兒不想上家教,
但他考試不懂時還是會來問我,
我還是一樣教他.

其實大大,你誤解我的點了,
我從不在乎小孩的課業,
但我在乎他們處世做人.
01潛水員 wrote:
謝謝你,你的話,我...(恕刪)


感覺樓主並沒有了解我在講什麼
只是挑你想辯解部份回答
這或許就是你現在遇到困境的原因
虧我打了那麼久的字
我想你真的沒了解你的小孩

今天遇到問題的是你,不是我
當有人提出方法,該問的是如何做,而不是辯解自己做的沒錯
如果你沒錯,那今天這個結果就是你女兒錯
抱著這種態度,不出問題才怪
禮貌規矩是從小就要開始教
講不聽要趁早修理
不是一昧的跟小朋友講道理
才不會到了國小國中叛逆期才來後悔

記住,道理是跟能講道理的對象講
小孩需要的是"規矩"

01潛水員 wrote:
不知道發在此區是否...(恕刪)


我兒子只要不如我意 我就恐嚇把他趕出去

但沒有一次做到

他大概覺得老爸是一隻紙老虎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