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該讓小二生去考資優班嗎?

誠彼母非悅 wrote:
兒子小學二年級了班導...(恕刪)

看了你的發言,真是讓我無言。
班上老師告知你的小孩可能資賦優異,或許可考慮去考取就讀資優班。
要不要考,要不要讀,決定權在父母與小孩,
什麼叫小孩子如果造成傷害,要找老師負責,真是一個怪獸家長。
我要是你,我會多花些時去找小朋友就讀資優班的學長姊家長聊聊小孩子的成長與收穫,
而不是去懷疑老師告知的動機。
真是讓人火大。
不信任這個導師,就轉學吧!免得一天到晚在那費疑猜!

誠彼母非悅 wrote:
兒子小學二年級了班導...(恕刪)


如果認真思考,現在哪位名人(好的名人),有多少比例是資優班出身?
或者這樣看,現在有哪些壞蛋,以前或在變壞蛋前是名列前茅的資優?

順其自然或走大眾路線決不會是異類
Manfred.J wrote:
真正的高度資賦優異兒...(恕刪)


活見鬼
才不是咧
我個人是不太確定小學的資優教育到底有沒有用啦
甚至我比較覺得跟成績不見得有關
我小學一二年級很過動反應很快但是
成積大概只有班上中等
還是被老師推薦去考資優班

不過當年我班後來高中大學念不錯的比例確實偏高
但是我覺得這很個人因素
因為要念資優班家長要很配合
家長會比一班學生更多次
還有很多周末活動家長一定要參加
所以家長重是教育的比例比較高
自然成積相對好的比較多
考上可以選擇不要去 但是可以藉由這樣的機會看看孩子的實力
要跟孩子說明清楚 考上後 進入的學習環境是怎樣的環境 好處?壞處?這可以問問老師
小二生應該有點判斷力了 您也可以藉此了解孩子的價值觀

jart wrote:
我覺得從小給他一些抗...(恕刪)

其實草莓這頂帽子還不是一堆倚老賣老的人扣上去的
只要他們認為某個世代的人是草莓,就整籃都是草莓


廖翔翔 wrote:
如果從小就把孩子逼太緊 讓孩子沒有選擇的空間
念資優班 私立學校
高中如願考上前三公立學校 思想一開拓 加上有自我意識
會整個鬆掉 變得完全不知道 以前為什麼要如此認真念這些

我認識一對夫妻,兩人都是醫生
他們寧願捨棄將小孩送往高度競爭的私立小學
小學階段只送去就讀一般公立小學(社區型)
他們的觀念就跟你一樣,認為若這個階段就逼太緊
在往後會整個鬆垮掉

我是普通收入
小孩能夠一路公立唸完大學我就謝天謝地了
看完一大串~很多人還是搞不懂『資優』跟『績優』的差異~
唉~沒辦法~台灣就是傳統科舉制度,成績代表一切~

資優跟績優不是等號~
我說我的例子好了~
高中念資優班,班上真正資優(高中去台大上大學課程)的那位
三年後是班上唯一沒考上大學的~
不過他後來工作也很順利~

先去搞清楚『資優』跟『績優』的差異

前面很多人資優生都現身說法了~

個人覺得,小學沒升學壓力,
所以小學資優教育還算是單純,是深而廣的教育~


但是到國高中後,資優班就會變成 績優班 導向~
在資優班力面比的還是成績~沒辦法~國高中有升學壓力~

不要把國小資優班想的跟國高中的變調資優班一樣~

我小孩的話~小學會贊成他去念資優班,
國高中反而就會變成考慮~
我建議要
從小跟聰明的學生在一起只有好處
Kevin4931 wrote:
有聽過木工資優生嗎? ...(恕刪)


這叫特殊才能優異
是資優的一種類別

還有請大家不要在七嘴八舌講一堆了
先了解現在講的這個考試是什麼,再發言好嗎?
我知道台灣升學導向,成績優先
但是,現在講的"考資優班"是特殊教育的範疇
跟一般私立學校搞些名目讓家長爽的資優班不一樣
也跟所謂的升學考試沒關係
績優跟資優是不同的
誠如前面有人講的
嚴格來說應該叫做鑑定安置,不是一般的升學考試
看的是學力、智力、能力...的通盤考量,不是只有國語數學考幾分而已
是決定這個孩子需不需要接受特教服務

建議去確認這種資優班...
是真的為開發潛能...還是單純的升學衝刺班~~

如果只是為升學...那建議免了!!!
如果能正向地開發資優生的潛能...去試試也無所謂!!

小學生...就是要讓小孩開心過生活...

個人淺見!!

art4411 wrote:
家族中出了三名資優生, 分別就讀北一女, 附中和成功的資優班, 其中兩位更甄選上中央研究院的高中科學培育計劃. 雖然他們三位也都如願考上知名國立大學, 但在大學時學術性向上卻沒有明顯的偏好, 對知識也沒有一份渴求. 其中一位在高中時, 成績在班上僅為中間偏低, 問他可不可以再用功努力時, 他的回答令人心酸, '我已經很努力了, 可是同學都很聰明. 要維持在班上已經不容易, 有部份同學還因為成績不理想被刷出資優班.'


這種就是興趣不在此但是硬被逼著念的標準範本囉...他們如果去做有興趣的事情,就不會講出這麼令人 "心酸" (我倒覺得比較像是無奈) 的話了...


最近的林書豪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正面例子,專注在有興趣的事情上,可以讓人發揮出想像不到的驚人成就。就算不講這種精神面而講現實面,林書豪的年薪絕對是根據他的表現而決定,而不是根據他的學歷而決定。當然也存在著學歷占很大比重的產業,如果是針對這些產業有興趣的,那追求學歷就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讓人樂在其中。


我家小朋友今年五歲多,我自己的計畫是財力所及範圍內讓她東摸摸西摸摸,摸到一個真正有興趣的項目,就讓她專心在上面鑽研,越早開始越好,搞到我傾家蕩產都成,一般義務教育的部分只要讓她能取得同等學歷也就夠了。這聽起來很另類,不過我在唸完 "Talent is overratted" 這本書(中譯書名是 "我比別人更認真",粉鳥的翻譯) 之後,覺得社會上有大成就,過得很快樂的人大抵都是這樣來的。不過書裡面倒是點出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有師傅帶著你走,速度會快非常多,例如老虎伍茲他爸跟莫札特他爸都是很優秀的專業領域的老師,少了他們可能就差很大。


回顧我自己的過去,念了建中,考上交大,甄試進交大研究所,兄弟姐妹也是建中北一女台大,以前我爸走路有風,現在看看真的還好,雖說我挑選了自己有興趣的科系,現在的工作也還過得去,但是如果整個重來一次我想我會做不一樣的決定。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