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bestagent wrote:
再說明一次,我不是要愛因斯坦啦,只是想要有個合理的解釋....為什麼提早一年入學要搞得非常資優、非常窄門才行?而都說是資優為什麼要要考一般常識呢?是考深度還考廣度?以我那調皮的兒子來說,一般常識T-score居然只有45,這在常態分佈是有多低妳知道嗎?
是早就訂好的規則……請問是多早?不合時宜的都不用改嗎?神聖的投票都下修兩歲了……
日後如果真能改革,也是好幾年以後了…得利是其他的小朋友……
至於要給自己家的小孩玩幾年才算夠?或者是否入了小學就不能玩了?這問題就要再討論了……見仁見智啦……
因為這個考試叫未足齡資賦優異兒童提早入學鑑定, 不是未足齡兒童提早入學鑑定
一般常識T分數45, 為什麼你覺得是考試不公平, 考得太廣, 而不是貴公子還需要培養6歲應該有的生活常識?
因為台中市比較晚報名考試,所以剛考完初試的團體智力測驗,成績還不知道,
反正考過了就上,考不過可能讓他改讀公幼省錢,繼續讀第二次大班,尤其是基本上只有托兒功能的公立的大班,想想他應該會很無聊,但是這也沒辦法,白天很難徹底陪他。
我家老大當初為了讓他早點適應小學生活,尤其是不希望老大在私幼被逼功課,大班時轉到國小附幼,對公幼的托兒教育有所體會。
我家這個小朋友是老二,會讓自己小朋友參加提前入學(資優兒童)測驗的,多少都是家長覺得自己的這個小朋友感覺比較聰明。
我們會讓老二參加考試,我們也覺得他是我們家裡最聰明的,但是主要是當初因為為了照顧方便,又剛好是九月份前半月生,所以滿2歲就上幼幼班,他也已經上到現在的大班了,
提前入學最怕的就是小朋友上小學以後,發現各項生活基本技能以及體能,以及身形等各方便不如同學,
這應該也是要考一般常識的原因吧~
想一想,如果考不上提前入學,也許也是好事,
考上提前入學,上小一時,功課也許因為簡單不會輸人,但是因為心智發展上的成熟度不夠,我看很多研究報告和家長分享,有很多的提前入學小朋友,事實上到3.4年級以後,功課以後只能在中等徘徊,生活以及功課的挫折感很大。
如果沒考上提前入學,這樣我的老二在明年度上學時他的生理以及心理有可能都是班上最成熟的,這樣也不錯。
反正,如果他確實比較起來很優秀,他到小二和小四時,還是可以參加資優生考試或跳級。
看開一點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