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8909 wrote:其實我們這社會,對於新住民還是抱有著異樣的眼光.為什麼叫新住民?拿到了身分證之後,到死的前一刻,我們可能都一直稱他們為新住民....(恕刪) 你誤會了...新住民可是官方用語,關於外藉配偶的相關網站、福利、計劃,都有新住民這個稱謂...
我覺得 給原住民和新住民 這些特權,不但不公平,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汙辱及歧視,憲法保障人人平等, 但台灣政府卻沒有這樣作,從以前我念高中,大學 ,原住民.僑生.少數民族可以加分,原住民有些已在平地住照加分不誤;僑生只要上僑大先修班,大學任妳選,讀大學,僑生是靠加分上大學,素質一定差很多,但他們沒有1/2,2/3退學限制;少數民族更扯在台灣根本是連考試都不用考,學校任妳填出社會工作,這些人程度比妳差,可是文憑比妳好,工作機會也會比較多等到我有小孩,小還要上公幼,才發現20年過去了我小孩又要接受這種不公平待遇因為他們是原住民,新住民他們享有特權很多台灣人(不含原住,新住)起薪22K,不敢結婚,結婚不敢生小孩,生育率可能不到1反而原住,新住結婚,拼命生小孩因為有加分,有特權,生不用怕,政府補助他們,生育率至少是3以上這種情形再不改善,台灣的人素質是會越來越差政府政策應該是家庭收入及經濟能力決定妳可以生多少小孩才對,如果評定經濟能力差,只能生1個,生太多會造成社會成本經濟能力佳,多生,多補助,甚至3胎優先入學,2胎次之這樣台灣才有希望希望小太陽 wrote:不好意思,不是取暖文...(恕刪)
有人說鼓勵多一點...讓本國人多生....我說給的在多也不可能多到哪....本國人還是聰明的...不會為了幾萬到10萬就生一個外配就不一樣...嫁進來就是要生...在過個50-100年....台灣人口結構變化現美國總統...非裔未來台灣總統...越南裔.....不會奇怪的..
萬隆是個好地方 wrote:你誤會了...新住民...(恕刪) 我沒有誤會啊!已取得了身分證的外籍配偶,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會稱呼她們為新住民到死啊.新舊的標準到底在那呢?所謂的弱勢,有些時候,並不單是經濟上的.
貓醬是北京人,老公是台灣人,因為生活在北京,這邊的教育優先權比起台灣恐怕更不公平,台灣籍小孩可以申請到公立幼兒園,公立小學,非京戶籍小孩全部不能優先,請問台灣人有納稅嗎誰的貢獻多一點家長貧困可以給生活補助怎麼能要求救濟要全套的啊怎麼不知道自己努力不要讓小孩被別人選擇無論台灣小孩,還是外籍小孩,哪個媽媽都不會想要自己小孩身邊的朋友全是救濟家庭的小孩~
大野郎 wrote:很多台灣人(不含原住,新住)起薪22K,不敢結婚,結婚不敢生小孩,生育率可能不到1反而原住,新住結婚,拼命生小孩因為有加分,有特權,生不用怕,政府補助他們,生育率至少是3以上這種情形再不改善,台灣的人素質是會越來越差 希望我是誤會您的意思,但我覺得這段話隱藏著非常糟糕的種族優越主義。在經歷了歷史上非常多種族優越屠殺的今日,我完全不能認同這樣的言論!
希望小太陽 wrote: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我...(恕刪) 如果你去法國除非你的法文已經嚇嚇叫又能在法國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不然要你從頭學法文又沒有工作證你只能在家或是打黑工你該如何自處外配不管經濟狀態為何他在台灣的文化確實是弱勢他能幫小孩複習注音~能百分百知道聯絡簿老師想表達的意含正確的跟老師傳達他的意見如果你看過他們在聯絡簿上認真努力寫著歪歪扭扭的中文你就能體會~天下的媽媽都一樣更何況外配比例並不高何來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