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100.06.28更新)個人自行送檢統一LP33膠囊~檢驗結果含高劑量DEHP~DNOP~DINP~共計三種塑化劑


going105 wrote:
我是LP33的消費者...(恕刪)


建議你無論如何都要留下包裝盒與部分膠囊存底

以免日後死無對證


再跟蘋果或東森聯絡

看他們是否有興趣花錢請SGS重驗一下你手上的膠囊

就知道統一有沒有造假了

若有 你那時退貨退費的投資報酬率就高了

若一樣 你還是退貨退費沒損失

記住 無論如何都要留下包裝盒與部分膠囊存底

以免日後死無對證
小弟不才,整理一下各位先進的建議,
如有不適,請私訊本人,本人刪除,

1、道歉事宜
請參照本篇1樓,樓主已將部份資訊說明了

2.退費

LP33膠囊官網 http://9433.moo.com.tw/events110608.htm
若退費事宜有糾紛,可向消保會或消基會申訴

3.求償
564樓有申訴表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5&t=2199648&p=57
(感謝asmart回文)
我個人爬文的心得大至分二種說法

A、消費者之「所受的損害」須與LP33有因果關係,消費者才可以得到補償,
但這方面消費者難以佐證,所以~~
不知已經申訴的先進是如何填寫此項~

B、塑化劑屬違法添加,這一點應是可以確定的

本文若有資訊不正確之處,敬請見諒與指正,謝謝

eliot.liu wrote:
http://www...(恕刪)

根據統一《社會責任報告書》指出,統一監測和檢驗的內容,還擴及尚未正式規範的項目,包括三聚氫胺、雙酚A、黴菌毒素、蘇丹紅、過敏原與塑化劑。

統一企業的公共事務室經理凃忠正解釋,《社會責任報告書》上頭所寫的檢驗「塑化劑」,指的是包材部份,而不是原料。」
http://www.nownews.com/2011/06/15/327-2720544.htm

這又是奇怪說法,為怕可能會溶出有毒物質,應該針對產品內容物(食品)驗塑化劑才對。
產品內容物(食品)不同溶出「塑化劑」及有毒物質會不同。
例如,油性及酸性(食品)比較容易讓包裝材料釋放出來「塑化劑」
只驗包材部份不驗產品內容物是不專業說法。
驗「塑化劑」當然要驗包材內所裝的食品才對。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昱申剛爆、但是還沒爆到統一寶健時

統一第一時間就跳出來聲明寶健將改配方不再摻起雲劑

可是聲明當時並未指出自己中標

後來賓漢爆了 才檢出寶健中標

統一發聲明的行為真那麼巧?還是此地無銀300兩?

再看LP33膠囊 統一是否習慣性遮掩呢?

統一產品很有全面清查的需要
DAVIDC2924 wrote:
這又是奇怪說法,為怕可能會溶出有毒物質,應該針對產品內容物(食品)驗塑化劑才對。
產品內容物(食品)不同溶出「塑化劑」及有毒物質量會不同。
例如,油性及酸性(食品)比較容易讓包裝材料釋放出來「塑化劑」
只驗包材部份不驗產品內容物是不專業說法。
驗「塑化劑」當然要驗包材內所裝的食品才對。...(恕刪)


這我倒是可以解釋一下,因為壓根就沒有正常人會想到有人會把塑膠加入食品中給人吃,

所以法規只規定驗包材,才會連外銷都沒檢驗出來中鏢,不然一定是國外爆回來國內的...

而且記得國內法規原本才規定檢驗DBP、DEHP這兩種,直到這次風暴後才改六種的...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也有別的產品驗出DNOP了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3533963&bid=804&r=0&page=1

有效期限至2012年的威敏舊包裝
台北市衛生局驗的

DEHP 257.14ppm
DNOP 71.67ppm
DINP 478.70ppm

報告在
http://www.babyhome.com.tw/album.php?op=view3&mid=95404&page=1&folderid=3639691&fid=94639992&z=F

新聞中嫌犯都說去年以前有用DNOP了
也不止一間實驗室驗出不同產品有DNOP

衛生署/環保署要再用"經查總量相符"說法回答記者嗎?
統一還要璧上觀嗎?
檢察官也不考慮, 能否追加以一級管制品毒品起訴嗎?


<P.S.>
週日東森李四端主持的談話節目
要徵求LP33的受害人
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sk=group_213343065364130&ap=1




汽座教學懶人包 http://goo.gl/ZKhIyM
presario2833 wrote:
這我倒是可以解釋一下...(恕刪)

我國在未爆發塑化劑事件前規定,塑化劑DEHP在容器或包材的溶出標準,須低於1.5ppm;
DBP溶出標準須低於0.3ppm
但對食品沒規定需檢驗塑化劑。

統一企業在2009年的文宣,《社會責任報告書》指出,統一食品監測和檢驗的內容,還擴及尚未正式規範的項目「塑化劑」;

尚未正式規範「塑化劑」 ==> 食品及原料含塑化劑檢驗
因為政府法令尚未將塑化劑納入食品檢測範圍

如果有檢測食品及原料含塑化劑檢驗,也可早發現起雲劑違法添加「塑化劑」
關於LP33 統一強硬態度

請問有沒有人願意接受東森採訪?

不用露臉~ 拉背採訪

又驗出DNOP?! 衛生署你可以再鴕鳥嗎!?

另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6/78/2tef3.html

檢方昨天偵結賓漢製造毒起雲劑,統一用毒起雲劑超過廿年,從九十三年至今,採購逾二十三萬六千多公斤,但檢方究辦九十四年後的交易數量,從發票認定為二萬七千公斤。

為什麼統一使用了二十三萬六千多公斤,卻只辦二萬七千公斤???打一折!!

為什麼一樣是使用單位的金果王負責人要重刑,用更多的統一不必??
anv006 wrote:
又驗出DNOP?! ...(恕刪)


這也太誇張了吧

九十三年至今,採購逾二十三萬六千多公斤,但檢方究辦九十四年後的交易數量,從發票認定為二萬七千公斤。

那九三年一年為啥用那麼多?
  • 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