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ing105 wrote:
我是LP33的消費者...(恕刪)
建議你無論如何都要留下包裝盒與部分膠囊存底
以免日後死無對證
再跟蘋果或東森聯絡
看他們是否有興趣花錢請SGS重驗一下你手上的膠囊
就知道統一有沒有造假了
若有 你那時退貨退費的投資報酬率就高了
若一樣 你還是退貨退費沒損失
記住 無論如何都要留下包裝盒與部分膠囊存底
以免日後死無對證
eliot.liu wrote:
http://www...(恕刪)
DAVIDC2924 wrote:
這又是奇怪說法,為怕可能會溶出有毒物質,應該針對產品內容物(食品)驗塑化劑才對。
產品內容物(食品)不同溶出「塑化劑」及有毒物質量會不同。
例如,油性及酸性(食品)比較容易讓包裝材料釋放出來「塑化劑」
只驗包材部份不驗產品內容物是不專業說法。
驗「塑化劑」當然要驗包材內所裝的食品才對。...(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