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會發現,原來爸媽跟我是不一樣的個體,如果他可以說不要,從此進入最難搞的階段,
到三歲之前,會嘗試著控制爸媽,不喜歡也會說不要,
如果他發現哭鬧或他的方式有效控制你們給他想要的東西,
要買玩具、要喝飲料、不想吃飯、想要玩等等,
他會嘗試各種方法,只要父母或阿公阿罵心疼、心軟,有效的方式都會一直用,
他就會一直變本加厲的控制你們,反過來當然可以對症下藥,
既然他要控制爸媽,就是得讓他知道,哭鬧沒有用,而安靜才有用,用說的才有用,
再來要讓他知道,如果哭鬧有什麼結果,說不要有什麼結果,
吃飯,不吃就收掉,哭鬧就會被處罰,不是真的處罰,而是他討厭的東西或他喜歡的東西會不見,
這段期間他是正在學習,而爸媽就如同上面許多父母講的,
如果你打他罵他,第一會造成陰影,第二會對別人也這麼做,
現在已經不是以前對幼兒心理不懂的年代,
如果想要發展好的人格,就得去了解幼兒心理發展,並且教育他,
三歲之前說那些
不可以這樣喔!警察會抓你喔~~
我講話沒有在聽嗎?
等等控制命令都沒有用的,對他們而言根本不懂服從,
為什麼之前打罵有用?因為他們知道,會被打,會痛~
他們知道大聲打人可以控制別人,想以後你的小孩會不會用這招來對付其他小孩或甚至打父母呢?
如果外向一點的小朋友肯定會,如果內向就會變得自卑沒有自信等等,
而這些心理創傷或扭曲的觀念就都得靠以後的教育慢慢改善了
三歲以後會開始發展社會人格,會思考別人怎麼看他,
這時候就要說道理、所以幼兒發展心理就是
我(只有自己)>
你(開始了解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
他(別人怎麼看自己,自己做了什麼會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
剛好符合人類心理學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
所以家庭教育已經決定了一個小朋友的人格發展,
自己有個三歲的小朋友,還在教育的路上,努力奮鬥中
以上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書來的經驗、醫生來的經驗)
目前如同大家說的...看電視...吃飯吃好慢...打一下吃一口
(吃飯目前是媽媽負責,她怕我捉狂會打小孩,小孩目前不怕她打的樣子)...
再不就皮的很...(我是黑臉)
我打一定是屁股或大腿...
半夜如果哭鬧時,哭鬧太久一定打腳底板...
基本上...我如果不希望它做的事,比如它不吃飯在亂我時,亂一次,二次,
我會跟它說明爸爸沒在跟你玩...
爸爸不希望你這樣,來,去吃飯,如果它還是講不聽...
就打...一次三下起跳,一定讓它知道"痛"
當下它一定找媽媽哭,媽媽一邊安慰它說,你是不是又讓爸爸生氣了..等等...
用這種方式來教它,雖然未必是最好的方式,但每個人的小孩個性都不同,別人方法不見的對自己有效~
所以,這裡大家的文章,我都一一拜讀,綜合大家的方法,來找出屬於自己家庭的方法,謝謝樓主開板詢問...

如果我硬抓著他刷牙,他一定掙扎爆哭
但若我好好說,溫柔地要他刷牙,他會躺下來張口給我刷
有時他便便不說
若我硬抓過來壓著換尿布
他一定扭動反抗死命掙扎
但若我溫柔地跟他解釋,拿東西給他躺著玩
他會主動躺下來腿抬高給我換
有時候他只是不想被強迫,不想被控制而以
你舉的例子,若我也是用硬抓硬抱的
他也一定大哭扭動
電動車的例子,我可能會用別的玩具吸引他注意,讓他主動下來
餐廳的案例,我會猜他可能就是不想回去了,可能餐廳太吵或太悶讓他不舒服
那就只好輪流吃飯,讓他在外面玩就是了
至於洗澡呢
老實說,只要他不干願洗澡時,硬抓去洗的結果都很糟,爆哭
所以我都要引誘他主動去洗澡,用玩具,或是好玩的活動
讓他主動離開電視開心去洗澡
你孩子丟東西或打媽媽的原因
都是為了抵抗
因為抵抗不了你(你力氣大)
所以他找別的東西發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