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公立幼稚園或托兒所新住民的優先權很不公平!!

我的經驗是抽得到不會因為那幾個新住民就抽不到,
不然比妳窮的不也要喊應按所得來排,豈不沒完沒了~
請問一下,如果哥哥有讀該學校,弟妹就是一般生優先資格吧!
那如果超額的話,抽籤是大家一起抽;還是優先順位的不用抽,其他一般的才要抽

y20070122 wrote:
就跟手機電信商一樣,...(恕刪)


專業

因為要選票

zzzchen wrote:
新北市跟台北...(恕刪)


這是比較多數新北市公民,投票決定。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以教育的角度來看

新住民的子女跟原生台灣人的子女在教育上本來就有先天的差異

我們在還沒讓小孩就學的時期,就可以自己教導小孩

但新住民的子女這點就差本地子女很多了

不管是土地認同或者是語言方面

我本身也是今年抽籤抽輸別人的爸爸XD

但我還是支持新住民子女優先入學,長遠來看更可以讓他們快速融入我們社會
幼稚園的問題在於公立幼稚園少,私立幼稚園貴桑桑

要求政府廣設幼稚園才是正確的

如果各位媽媽願意去瞭解近幾年幼稚園的變化

你會發現

私立幼稚園業者很恐怖~要求政府不要開幼稚園不要與民爭"利"

任何一位台灣之子都應該擁有同樣的受教權

但可惜現實總是事與願違


希望小太陽 wrote:
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我...(恕刪)


這是台中市今年幼兒園的招生公文:

四、 登記資格及證明:
(一) 優先入園資格及證明文件: 公立幼兒園優先招收不利條件幼兒,除本款第七目規定外,以設籍本市二足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幼兒為限,其十目優先入園順序如下:
1、 身心障礙:經鑑輔會鑑定安置者。
2、 身心障礙者子女:持有政府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者。
3、 低收入戶子女:社政單位列冊有案並取得證明者。
4、 中低收入戶子女:社政單位列冊有案並取得證明者。
5、 原住民:戶口名簿登載為原住民身分者。
6、 特殊境遇家庭子女:社政單位列冊有案並取得證明者。
7、 經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以下簡稱社會局)轉介輔導之危機家庭或機構安置之幼兒:社會局轉介文件。
8、 雙胞胎或多胞胎幼兒:戶口名簿正本。
9、 幼兒家庭有同胞兄弟姊妹三人以上者:戶口名簿正本。
10、 幼兒園(含學校)編制內現職教職員工之一等親直系血親幼兒:編制內教職員工係以登記入園日前仍在職者為準,含當學年度因原服務機關教職員工超額而介聘至他機關者。
(二) 一般入園資格及證明文件: 設籍本市年滿二足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幼兒(寄居幼兒應有合法監護人,並繳驗戶口名簿或足供證明之文件)。
五、 各園招收順序應依下列各款順序辦理
(一) 滿五足歲之優先入園資格者。
(二) 滿五足歲一般生。
(三) 滿四足歲之優先入園資格者。
(四) 滿四足歲一般生。
(五) 滿三足歲之優先入園資格者。
(六) 滿三足歲一般生。
(七) 滿二足歲之優先入園資格者。
(八) 滿二足歲一般生。
前項所述之優先入園資格者,各園仍應依前點規定優先入園順序依序招收入園。


基本上熱門的幼兒園,五歲一般生就得抽籤了!

我女兒三歲一般生,天天吵著要去上學。私立教學好,但貴,公立就交朋友和玩樂,便宜!附近幾家公立當天截止前一個小時都去晃了一下,明知沒機會,還是選了最不熱門的報名......想當然爾,後補45號,再多開一班都上不了!

我對真正弱勢的新住民、原住民、老農...獲得政府補助或保障是支持的!
明確來說是支持補助弱勢!

但我並不支持無差別的對某"族群"全體都適用。因為那些族群可是有不少人生活是優渥於一般人的。

一樣為人,為啥客家人,閩南人....就沒補助或保障名額!當初提議立法通過的政客不知是誰?

ps:我女兒後來機緣巧合,在某新開辦的公立幼兒園二招時上榜了(有拜有保佑!!他自己跟土地公說:我好想要去讀書。)而且算是離家第三近的小學(2.5公里吧)

希望小太陽 wrote:
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我...(恕刪)
政府很多應作為而無作為~~~
難怪要發起公民不服從運動.......
其實我們這社會,對於新住民還是抱有著異樣的眼光.
為什麼叫新住民?
拿到了身分證之後,到死的前一刻,
我們可能都一直稱他們為新住民?

希望小太陽 wrote:


我也經歷過,連抽正取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新住民及大班生直接就把名額佔完.

看開了,也讓小孩念私立的幼稚園,現在學習上及與同學的相處都滿適應的.

至少銜接上小學,我不用擔心注音符號及數學的課程,畢竟公立幼稚園在教學真的就是在玩樂.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