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新生兒保單問題,分享自己小小的建議(另外附上日額型定期和終身費率表,說明較長,請見諒!)


mcintyre wrote:
TO damnboy...(恕刪)


我的意外險是富邦產險給台名保經的專案"台名富貴專案"
投保是D方案,意外險保額300萬, 我覺得比富邦十全大補便宜
mcintyre wrote:
TO damnboy...(恕刪)


1.富邦意外險與重大疾病我是找同一位業務員簽的
我知道十全大補很貴 但是我著眼於該業務員不是同縣市
而老婆公司對面就是富邦保險的大樓 就算之後該業務員不做了
孤兒保單就是送到對面的富邦去
我個人要是怎麼了 老婆比較容易處理保險事宜
重點是帶有壽險意味的安心護照重疾險 這張我很喜歡
你也看到我重疾部份合計保了300萬 我很看重這塊
至於十全大補我是補強 接下來這2年的意外死亡部份
(我沒跟上超便宜的公司團保自費項目QQ)
就給該業務員撒必思一下

PS要不是富邦的醫療險NHR.癌症險PCC1
在理賠項目上都不如遠雄RSJ/XCD
我還真的會因為富邦大樓就在對面
而將富邦規劃的保險照單全收


2.小孩子的中壽重大疾病我不是選65歲滿期的
我是選20年期的便宜很多 壽險主約多1500
附約少1900 一來一往 還ok啦~
卡在最便宜的富邦兒童安心守護只保到15歲
我之後還是要重新規劃
加上其實中壽的新康泰保費我沒有很滿意
看它在實支上額度不低 理賠項目也算齊全
加上主約給付全殘後不失效
作為第二家實支 它還可以啦 所以就先這樣子囉~


3.如1.敘述 我個人醫療部份已經夠好了
意外醫療那點錢真的只是塞牙縫的
問題就是我今年沒跟到QQ(自費:保額200萬 保費才500塊)
這兩年就只有公費意外險項目220萬
富邦這個一年1990元 給我自己買一個心安吧~
投保時已經跟業務說白了我之後會退掉

4.終身一定是繳完它才能享受終身 至於定期險 要變就變~
看了這篇收穫很多...
很多觀念都值得仔細想想...
mcintyre wrote:
=>請參閱保險法107條,其規定為未滿15歲

14?
討論大半天,原來...
mcintyre wrote: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既然這樣只好花點時間打字了~~但也是最後一篇回應,對於腦X經已經阻塞的,可能多說無益


感謝指教,千萬要記得這是您最後一篇回應,不要忘記了
這也是我對您最後一篇的回應
,既然您不願意針對我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就會淪為各自表述~
假如您說我腦X已經阻塞,您大概沒發現自己的也不通吧!!

終身醫療無上限當年賣一張賠一張的統計資料是大概六年多前停賣前某專業週刊上看到的,如果要我可以去找給您,但是無上限的損失率過高、對保險公司的財務負荷大金管會要求停賣的原因是事實,所以危言聳聽這句話真的嚴重了,畢竟那是當時的商品停賣的時空背景,網路上的確可以搜尋到這點是無誤。

網站存的經濟日報資料,其他我再補:
http://money.udn.com/wealth/storypage.jsp?f_ART_ID=186944

mcintyre wrote:
這個就是終身險的缺點,無法從新從優,所謂的通融講難聽點就是看保險公司臉色,如果消費者(保戶)願意花錢買罪受,我也不好說什麼了


您的連結很好,所有保單條款配合示範條款或法令修正時,應隨繳費通知或其他適當方式提供修正部分之對照表,從新也從優,不過您的第一個連結說這只侷限一年期商品,它文中並不是這樣寫喔,第二點有寫「各公司對於未主動更換保單條款所衍生之爭議,應採從新從優之原則處理。另請轉知會員公司如有以套裝方式銷售保險商品,應注意不得違反公平交易法相關規定。」,至於消基會的連結更是單一案例,這樣就下定義似乎太武斷,台灣很多公司附約型意外險也是跟著從新從優,至於健康險也會依日新月異的醫療方式、新的手術方法去給付,我也有提到各公司處理方式不一定一樣,所以針對您這部份的問題,需要消費者多看多問多比較,才能找到條款、理賠比較優質的公司,難道這些狀況就只有終身險會碰到,定期"健康"險就遇不到?您說我走到死胡同,到底是誰在耍文字遊戲?您根本就是見"終身"兩字就喊抓賊啊~

mcintyre wrote:
我舉較輕微的肺炎這是實例,.....醫療險已說明分為日額型與實支實付型,不懂為什麼消費者一定要購買日額型商品?日額型商品沒有其他險種可取代?
....
由此可知醫療實支實付仍是最實用,也最符合以小錢換大保障,如果依照網路上流行的雙實支實付,我想依此例子,應該可以完全轉嫁給保險公司,這也回答你,為什麼要購買保險!
.....
所以保險應該是保障當下,而非考慮久遠的75歲以後,當然我認同購買終身險的觀念是為了未雨綢繆,但是綢繆的方式終身險絕對是下下策(綜合以上),現金才是王道!


全部的人都看得懂我沒有說只能買日額型商品,不能買實支實付,就只有你看不懂,看您對本篇所有的回文,先針對定期日額險比較好說了一堆(沒有任何數據),我回答您、也問您相關問題,您答不出來也不計算,透過舉例D大算了一下,30-75歲必繳完的費用終值總額只差3萬1(其他歲數不計好了),就差是否終身而已不是嗎?要買哪一種不是都可以好好討論?您講不出新意現在又說我為何不推實支實付,我沒有不推啊,本文看底下都有寫啊,這是無法回答別人問題就轉移焦點的方法嗎?如果是,您應該很成功!

也感謝您提供這麼詳細的保費與理賠CP值比較,但是這也只是侷限在單一個案,又能代表什麼?每個人都狀況一樣?在其他文也可以看得到,雙實支實付的確可以用最少的保費換比較多的理賠,單就費用這點來看是如此沒錯,不過照您專業的邏輯,是不是也應該把費用用終值加總做個分析才科學?只是這樣會不會太累了?

我本來就有提到買定期的好處(不管是不是只買實支實付)就是單年費用少,發生理賠的話cp值本來就比較高,但定期險有它的問題:費用調漲、有使用期限、未來再買會有體況上可否再買的問題,但您告訴我們計算焦點永遠只能停留在年輕現階段的保費與理賠cp值,難道60'70'80歲狀況以上不能討論?

假如我們確定一輩子都會續保,就代表我一定會繳完這些費用,以D大計算的費用為例,費用有比較多比較少的問題嗎?
我只是要大家換角度思考老了繳保費的錢哪裡來?是否要另外準備?以及同樣都是繳這麼多,可否選擇終身還是定期罷了!有那麼複雜嗎?還是請大家思考就是錯的?反正有人說終身好您就是依照慣在mobi01上的慣例跳啊跳就對了~

至於您的買保險理由,回答的太不正確了,買保險的用意在於萬一發生風險時,風險的損失可以轉嫁。前面已經問過您問題如下,也已經問三天了,您就是不願回答:
1.風險何時發生?
2.發生時用多少?
3.萬一沒有怎麼辦?可以找您要嗎?

順便按您的公式算一下超過可保年期後的cp值,保費0=理賠0,奇怪了為什麼我的帳單會有自費額??萬一版友一路平安也長壽呢?難道一輩子健康到老時生病,長壽卻變成了懲罰?我繳的哪一項保費可以出來幫我一下?

假如風險可以用您的公式算出來,我們根本不用買保險,您說的對買保險是為了保障當下沒錯,但絕對不能只是考慮用最少的費用換最高保障,而不能考慮其他的因素,您說把錢用在刀口,很像定期險不會漲價、年限無限的樣子,既然沒算終值總費用比終身多,即使算了終值比終身少不了多少,那為何不能有另外的選擇?

眼睛能只停留在現在的保費嗎?換個方向停在60歲退休後的生活可以嗎?退休不想再繳會漲的保險費可以嗎?希望發生時不拖累家人可以嗎?不想從退休金支付醫療費用可以嗎?不要動不動就說現金才是王道,這句是廢話!!因為真正現金多的根本不需要醫療險,我不相信大家年輕時辛苦累積投資的錢是希望未來當醫療費使用的,街上超過75歲的人彼彼皆是,台灣未來也將邁向老年社會,醫療費用的使用每年也都提高,這些資料您不知道還是視而不見?抑或是這部份的資金規劃其實您傾向推投資、壽險、儲蓄等商品來替代??

要我像您這樣精算cp值我真的不會,我也沒這樣算過,也從沒想過原來保險是要算回報率才叫正確的買保險方法,我只知道萬一我老了沒有保險就必須自己出或依賴家人,如果都沒有就扛去種,就這樣而已!把這樣的觀念寫一篇如何買保險做分享,只是當中特別把終身、定期拿出來講一下,您就跳啊跳的說定期好,回不出答案又說實支實付才是最好的,說一堆酸話、叫別人去上課、腦x阻塞什麼的,這和我分享的初衷又何干?中文有那麼難理解嗎?

最後結論,原來您的醫療保險風險區間就落就在可保的歲數內啊!超過就是自己準備現金來支付,那我了解了,您也不用再回了,多說無益~~

----------------------------------------------------------------------------


相信在這樣的反覆討論之下,不管是正面式的討論或嘴砲式的討論,在費用、使用年限以及購買上該考慮的部份應該都已經讓版友了解,大家可依照自己家庭的需求去選擇哪一種才是自己需要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感謝所有參與大大的回應以及糾正,讓小弟在這次的討論中思考到其他面相的看法,再次致上謝意。
dos1976 wrote:
感謝指教,千萬要記得...(恕刪)


9年後再來看這篇覺得很有趣,還好時間往前走文章也沒刪除,一一可以來驗證一下。

如今的保險商品如同9年前一些回文者說的一樣,很不一樣,費用歷經幾次的調整更是很有感,當年參與討論的前輩們,你們也可以再檢視當年自己的規劃,再研究一下2022年現在的定期險的費用,如果你是之前買的變化可能不大,不過如果是現在增加的,目前價格應該已經更趨近當初終身險價格,當初討論的一個重點「未來需求不足再增加」和「差額我自己投資準備」,可以再諮詢你們的業務看看現在的費率喔,再者,時光只會繼續往後走,費用只會越來越高,如同房價一樣,你這15年有看到過低點嗎?等不夠再買、等之後的商品,我也希望等得到啊。

另外當初說差額要拿去投資的大大們,請問你們真的有投資一筆專門拿來當醫療用的帳戶嗎?如果有很恭喜,9年後想增加購買醫療險,體況如同九年前一樣健康嗎?

這幾年的確實支實付變得重要,住院天數相對少了,自費變多了,如果保單內沒有這項目的朋友,還是請你們務必增加,因為這個會是一個很重要的住院支出項目。

附上2年前我幫朋友加總的保險金額,哪一家就不說了,46歲3萬很便宜,60呢?70呢?80呢?如果這張是你的保單,你會怎麼考慮??






回覆這篇不是為了再引戰什麼,對應9年前的開頭說的,你選擇什麼樣的保費和投保方式,影響是很大的,怎樣都沒有對錯,只是觀念上的差異和討論。剛好自己的保單今年滿期,到終身105歲,每天住院至少一天7500,癌症住院至少每天17500,我今年45到75還有30年,我不用再考慮會增值過多的保費支出到退休甚至到老年,突然想到9年前寫這個回顧一下,當然目前保險市場因為費率關係定期險變多了,但是還是請大家自己衡量經濟狀況,做適度的終身型規劃,cp值如果只用在年輕,到真正需要用到醫療的時侯,卻發現無力負擔保費而需要停止,那什麼才是cp值高?你買保險的意義在哪??

最後還是感謝一些先進給的一些指教和討論, 也可能這邊在跳到前面後還是會有人有不一樣的想法這都沒關係, 就有勞你們自己寫一篇討論, 這則9年前討論的和你們想再討論的,應該不會差異太多,我也一直有在關注各論壇討論的話題,這篇就不需要再過多的戰這些,這樣也就失去當初開板的回饋原意,怎樣都是最好的安排,祝大家身體健康,我們10年後再回顧……
真的是量力而為,只買自己需要的就好
妙蛙草 wrote:
真的是量力而為,只買...(恕刪)


每年都一堆人在討論終身與定期,結論都是買定期笑買終身,單以每一個年度做比較和討論無感,不過間隔到9年來做比較,差異就會很大,9年前的終身費用,對比現在的定期其實差異不大,而且因為利率關係,現在很多定期已經改成每年調整費率,我是相信每年還是會有繼續比較,保險想怎樣買都可以,大家自己的算盤打好,衡量就好,10年後我們再回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