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805hsp wrote:過年時,去另一位醫生朋友家拜年(他不是眼科). 他大概說明了健保局給付的方式.(我轉述可能稍有出入)
健保價多少我不曉得,...(恕刪)
小診所是採分配款制,區域內的小診所,有限量的總額大餅由各診所去分配,各診所得拼命灌業績,才能向健保局請領到較高比重的分配款. 我去小診一般眼科診療,檢查驗光程序稍多些,所開給我的健保請領收據和藥務費較高(~NT$650). 但不是想請領多少,健保局就給多少,而是要和其它診所競爭比價,依比重去分配總額大餅.
大醫院有和健保局簽約,採總額幾付制,不用和其它醫院競爭. 但門診看越多,也是領一樣的錢.我去大醫院做檢查驗光,程序精簡,所開給我的健保請領收據和藥務費較低(~NT$220). 月底再次去複診時,醫院或許已達總額上限,無法再向健保請領.只收取我NT$100的咨詢費,沒有額外收取掛號費,也沒有再去健保請領.
朋友說,大醫院的門診越多,卻領不到相對越多的給付,超額部份形同做白工,但藥品採購量大,藥商自然會給折扣,可彌補一些損失,但被形容成藥價黑洞.
我個人在想,健保局這種管制方式,固然可幚全民省下可觀的健保費用,但是否也會影響到醫療服務品質?
假若每個月底去大醫院看診時,醫院無法再去健保局超額請領費用時,會不會醫療服務比較隨便?
健保總量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