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爸媽沒有錢」國二女暑假去不了迪士尼氣憤摔門 母親痛哭

一個人對錢的看法會影響其自己甚或家人的一生 !!

昨天在郵局 , 聽到一位中年婦人對郵局的櫃檯講說 , 她不對金錢感
興趣 , 錢只要夠用就好了 , 不需要去追求高檔奢華的享受 ..

櫃員半開玩笑地講 , 她自己很需要賺錢養家 , 維持家計.

就好像很多人生的重要議題 , 像是面對挫折 , 感情 , 教養等等問題 ,
都是要在我們離開學校後自己慢慢去體會 , 面對的.

而其中人對金錢的看法 , 就會有很大的程度影響我們的一生 , 甚或是
自己的家人以及下一個世代.

我個人就認為 , 人的一生有 5 樣東西比錢更重要 , 在生活上如果考量這些
事情與 '錢' 出現衝突的話 , 就應該盡可能的縮減對金錢層面的考量.

那就是 , 智慧 , 健康 , 與家人的關係 , 時間 , 以及 尊嚴.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把精力花在想賺錢上面 , 但是我認為 , 累積見識
, 經驗以及對事情的決斷力 , 遠比累積財富還要重要 , 因為人生會有
很多的關卡是用錢無法解決的 , 但是智慧的存在與否是卻往往是解題的
關鍵.

像是最近鬧得很大的 台灣藝人之子在 美國因為開玩笑過火 , 演變為
危害校區安全的事件 , 問題就在於家長對於西方社會的價值觀並不了解 ,
讓小孩一直無法用正確的態度融入陌生的環境 , 才會讓同學心生戒懼 ,
才會當小孩失控的出現言語的暴力時 , 被校方嚴厲的處理.

而出事後又大張旗鼓的要花大錢請 2 個大牌的律師打官司 , 更是把問題渲染
得更難以收拾.

我自己就常常無法理解 , 為何家長要用盡一切方法把子女送到國外念書 ,
家長自己本身真的很了解西方的文化跟價值觀嗎 ?

如果自己都不瞭解 美國 , 那把心智還未成熟的小孩送到遙遠的國度受教育
. 自己生活 , 自己去適應新世界 , 好嗎 ?

昨天晚餐去吃了一家牛肉麵的老攤 , 老闆是五年級生 , 眼睛一直盯著桌上
的手機追劇 , 我們坐下來後還在決定要點的餐點時 , 在隔壁攤幫忙的年輕兒子
就走過來子指責他老爸為何沒有積極地招呼客人.

還有也聽到相同年紀的人提到 , 自己需要照顧年老的父親 , 兄弟又因為
連自己生活都很拮据 , 當然無法分擔照顧長輩的工作 , 所有的責任都落在
自己肩上.

自己的事業又因為體力已經漸流失 , 難以持續 , 辛苦拉拔大的兒子又因為
高學歷 , 有自己的想法 , 都不願意接續家中的事業.

等於一個人要照顧包含自己的三個世代 , 對生活充滿無奈.

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 , 資訊爆炸 , 新思維隨時都會出現以及更替的年代 ,
所以累積金錢也必需同步的增長智能 , 才能應對 , 以重要性而言 , 智慧
的價值遠高於財富的規模.

前一陣子在泡湯的時候 , 聽到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談他花了 15 萬到北歐
旅遊 , 炫耀之餘 , 當然也鼓吹別人一定要去走走 ..

但是有人問說 , 北歐國家有沒有農業時 , 這位先生想了一下 , 就隨口說
當地都是冰天雪地 , 經濟都是靠觀光的收入 , 沒有農業云云.

其實他完全講錯了 , 北歐的農畜業都很發達 , 用溫室栽培蔬果其實比熱帶
國家還有競爭力 , 因為不需要使用太多的農藥來殺蟲害.

最近幾年很常在各個場合聽到別人在聊出國旅遊 , 好像這一生就一定要去
越多的國家 , 人生就活的比別人更精彩.

但是我的思維是 , 就算我們身處在全世界最美的景緻前面 , 我們所保留下
來的也只是一場體驗而已 , 對我們的見識與判斷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相對的是 , 當你手上看的是一本質量皆是世界等級的外文雜誌 , 你所經歷
的習知卻可能與全世界第一流的經營者或是領導完全的相同.

換言之 , 我們應該把時間用來閱聽真正有用的國際新知 , 而不是虛擲
在旅遊上面 , 對我們生命的向上才會有更多的幫助.

幾天前看到一位網友分享一個理財的經驗 , 就是把自己一間房子向銀行貸款
台幣 3,000 萬 , 全數兌換成美金 , 買 美國的公債.

這樣的安排 , 在現在的時間點看起來是很安穩的佈置 , 但是如果把時間拉
長來看的話 , 其實風險很高.

問題就在於他所擁有的房地產 , 現在的不動產投報率其實就等同於銀行核貸
的利率, 那就是 1.8 % 的年報酬率.

轉個方向來看 , 3,000 萬的房子 , 就需要每個月 45,000 的消耗 , 在現在
這個時間點對收入優渥的家庭還算在可付擔的範圍.

但是如果利率調升到 3 % 的話 , 就有很大的不同 , 不僅借款的利息要調高 ,
房地產的價格也會下跌 , 加上連動匯率 , 債卷的風險 , 其潛藏的風險不可
謂不大.

30 年前 , 台灣人突然發現自己的國家富裕了 , 漸漸不再願意多付出勞力或是
犧牲自己的假日來賺更多的錢 , 慢慢的 , 來台的投資減少了 , 假期變多了
, 勞工懂得跟雇主計較了 , 產業以及比較積極的人也離開 台灣到國外發展.

而現在的 中國大陸 , 也發生相同的現象 , 只是他們轉變的更會快速 , 更
讓人措手不及 , 也更凸顯累積智能 , 面對變局的重要性.
小孩是愛比較的動物
當爸媽一直灌輸正確的觀念
沒能力去做任何事情況下
小孩可以獨立比較快
也會成長

怕的是爸媽拼命給
有求必應
給的又不夠"好"
小孩所有垂手可得拿到.自然認為都是爸媽的問題
台灣很多爸媽會無限量給小孩想要的
當一切變成理所當然的事
就會出事

就像很多富家子弟開超跑撞死人
他們的工作就是揮霍爸媽的錢去滿足自己慾望
反正家裡前滿到多出來,掛個董事工作個屁

merry go round wrote:
我一個美國親戚,每年都叫我們過去找他們玩,我就一直拒絕
你有美國可以去
我卻只能去美濃
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那.....你家那本經給我念好了

沒事早點睡 wrote:
怕會有奇怪的叔叔贊助她去迪士尼..
什麼叔叔這麼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孩子一定是從小時候就沒有教,今天才會長成這種怪獸
父母本身也有問題

gn00448694 wrote:
轉頭回房時還大摔門,讓媽媽難過得崩潰大哭。...(恕刪)


我家的小朋友是不准甩門的!

前兩天才有小朋友因為生氣甩門進房間, 我馬上叫他出來重新開關門一次!

星幻 wrote:
有些人說可以讓小孩...(恕刪)


我是認為被動也是可以轉化成動力的,強拉去看紀錄片,恐怕只會從頭到尾裝死翻白眼

尤其要是旁邊又是像有文中的那位在一旁「妳看看,非洲的小朋友好-------(拉高音)可憐喔!」

那肯定是只有反效果

我還是偏向得讓小朋友自己知道金錢的重量,讓小朋友假日去打工賺零用錢,讓他自己存自己花,說好一部分再讓父母出

如果真的存夠錢後孩子還是想去遊樂園,那代表這也是真正的夢想

不過多半賺多少是花多少,那至少讓他滿足了日常花錢的慾望與虛榮心,自然也不會執著去迪士尼了吧

JasonStock wrote:
前兩天才有小朋友因為生氣甩門進房間, 我馬上叫他出來重新開關門一次!
這樣家裏的門很快就壞囉
stoak wrote:
你有美國可以去我卻只...(恕刪)


阿?所以說人比人氣死人

妳這好像也是在比較

今年暑假小孩同學也有人要出國,他雖然很羨慕,但他爸沒空,我們也去了臺灣中部東部知名景點玩了,最後他選擇家裡附近鄉下一個遊玩景點寫暑假旅遊報告,我再三問過了,他很確定沒問題

他也問過我不只一次了,我們家算有錢還是沒錢,因為班上很多有錢人小孩,我就跟他說中等,說窮會有自卑感沒自信,說有錢,又太驕傲以後企圖拿父母的錢花

美濃也不錯啊,水果便宜,前天家裡買了一顆鳳梨 ,想說應該現在比較便宜了,沒想到價錢都沒變???

gn00448694 wrote:
暑假到了,許多家長...(恕刪)


很好阿 去打工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