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關於小朋友念公立幼兒園一問~~

T.B wrote:
每個孩子都曾經三歲、曾經四歲、曾經五歲。
殺雞取卵的方式如果應該被鼓勵,那後果也是各位父母共同承擔。


並不是這種說法

因為101 年時也是縮減部分大班,增加出部分的三歲專班
且原本就是五歲優先

同理,所以曾經三歲搶不到公幼的小孩,四歲會有更多機會,五歲也會有更多機會

所以所有父母也共同享受到


您應該週遭可以問看看很多三歲抽不到公幼的人,乾脆不念,再等四歲入園
T.B wrote:
那是否這個政策應該被執行的時間點根本不該是今年而是明年呢?
因為真正該被消化的龍年明年才成為五歲兒,
而今年的百歲兒甚至是三個年齡層中人最少的。
教育局的理由根本一戳就破。


很簡單,同上說明,光看五歲,公私幼的比例還是差很多

T.B wrote:
好啦,這時候您一定又會把五歲至上論拿出來。
如果您的基礎理念就是五歲五歲得第一的話,
那我也不多講了。
這跟已經在浴缸裡泡著大量熱水卻連一杯熱水都不肯分給隔壁只有冷水可洗的孩子有什麼分別呢?

人多時才該用的政策用到人最少的一屆上,
這樣都能沒問題那就沒問題吧。
大家自求多福。


並不是看哪一屆幼兒人口多少

光看五歲的公私幼比例,就永遠滿不不了,故資源調配優先滿足五歲,沒什麼邏輯上的問題可挑剔


再來用數據討論沒問題,但我們盡可能不要用自己發想及設計的數據來滿足論點,因命題不正確,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同一份102 教育年鑑中,也分析了3/4/5 歲的幼兒人數
很明顯示5歲需求最多





其實政策討論,要如何反對資源調配給五歲優先,必須從幼教專業上論述來推翻,五歲不比三歲需要念幼稚園,而不是數據上出生人口的比例

專業幼兒教育來看,五歲定義的是 "學前教育 - 幼小銜接"
三歲我覺得很需要的是 "早療、感覺統合發展"

很明顯這是兩個不同幼兒教育的規劃方向


早療更多的責任是在父母,當然外在專業判斷是有助於父母發現問題
所以我覺得三歲也有必要參加個短期團體生活及很多幼稚園外的替代方案

可參考另個討論
學前教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