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寵物與幼童的差別 - 失敗的幼童教育

MEGADETH2 wrote:
問題應該在
樓主覺得...樓主覺得自己的方法比別人棒了
他人反應樓主有沒看到的盲點
所以
就爆了
(恕刪)

不對,不對,人要眼清目明啊,樓主可是溫文儒雅,台北東區新紳士.
有意見討論很好,樓主是看不慣講話不客氣的人,尤其是六藝君子句句難聽.
一句一句老朽,素昧平生,卻以長輩自居,我也學著老朽老朽的叫自己,樓主學習能力很強的.
各人造化,各人造化.

沒有人敢說自己是最棒的.
樓主只是看不慣許多台灣人不教小孩做人處事,父母更不會以身作則,表現給小孩看的都是自私的一面,只懂得寵愛,那和寵物有何不同呢? 所以小孩長大只會自私,更不會做人處事. 如果是聰明的人,為何看不懂樓主文章的精神呢?

人一輩子本來就是為別人而活,這句話很深,要有智慧去體會,做人很辛苦的,放肆自己只會讓自己吃足苦頭.
快樂不是自己說了算.
人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活
這是價值觀與哲學上的問題
獨立的個體要給他思考的空間
由自由意志去決定他的中心價值
這是開放的答案
在上位者主導教育都是教人要溫文儒雅,爲別人著想,謙虛有禮貌.....
可是成功的人成為上位者卻通常都是相反的人,爲什麼?值得深思。這 題外話

很多父母教育小孩都犯了幾個錯
1:說到不做到,讓自己的信用破產。例如:我要把你丟掉,再這樣要打你喔,要回家喔。一直講卻始終做不到,久了自然就不聽話,等你真的打下去再說。
正確作法是:從很小就要建立大人的信用,建立規則,鐵的紀律用愛的教育來實行。如:在外面發脾氣就是馬上帶回家,不收玩具就是沒收一段時間,飯不乖乖自己吃,等等就沒有愛吃的甜點。完全不用打罵,完全不怕任何懲罰,我只說當父母的真是弱爆了,再想想方法吧
當然囉,如果你自認是沒耐心沒教養的野蠻人,就用打的,訂好罰責,違反哪一項就打幾下之類的。說到做到

2:給不起的,一開始就不要給。滿足小孩無理的需求,寵壞了,長大了再也給不起了,再用打罵的,弔詭的是,這種父母都會宣稱自己很愛小孩。如:捨不得小孩哭一下,抱著搖到入睡

3:沒有以身作則,如:自己經常發怒暴力打小孩,卻不准小孩也有樣學樣發怒打別人

這些不會教小孩的父母最愛把教育失敗推到小孩天生的問題,都不檢討自己錯在哪
什麼別人的比較乖是生來報恩的,自己小孩難教是上輩子欠的生來討債的
無知且不負責任,自己帶的很累,小孩也沒教好
嗯,看到了不少的人對於"人生是為他人而活,不是為自己而活"這點有意見,老實說,我也是

應該說,文章的意思是正確的。人是群體動物,當然是要優先懂得如何和別人相處,如何能讓別人喜歡自己,這樣才有機會出人頭地,因為大家都知道社交在職場上也是很重要的。


不過我也和其他人一樣,不認同文章內容方向完全的以自己的觀點做為"唯一的答案"


這種事情很複雜,有太多層面...當"為別人而活"的同時,也要對自己有十足的信心,對自己有十足的肯定,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我"才是最瞭解自己的人...如果能夠看的清自己的正反,才能在為別人而活的同時也過的成功,過的快樂

反之,如果完全的只是為了別人而活,完全只在乎別人的看法...那...可能會不知道自己人生的價值跟目標,因為每個他人對你都有不同的看法,對一件事情都會給你完全不同的意見...這時候...如果還要完全的為別人而活,完全的不懂得定義自己的人生跟目標...那...很難成功吧....



我看到的是西方人,非常的尊重他人跟大環境,甚至以此為優先。但對於自我個體的成長跟獨特性都是極度關住的....也鼓勵小孩跟別人不同,鼓勵小孩活出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價值...

聽過歐美人生活事事以大環境跟他人為優先,沒聽過他們要自己的人生"為別人而活"


不過,這是一篇好文章,讓人可以看到討論就是因為多元觀點才能進步,而不是唯一自己的標準答案
整樓看下來感覺
樓主似乎不服氣於他人善意提醒的盲點
進而回覆的論調越來越只是企圖想合理化自己的文章
結果最後導致一篇篇筆戰的產生
本篇開宗明義就講了自己常教育孩子怎麼對待週遭的人 週遭的人就會怎麼對自己
我倒覺得
確確實實的身教
比對孩子說再多的言教都還有用
"謙卑 尊重他人"
正當你開口閉口要求孩子做到這些理想時
希望你是問心無愧的
祝福你們
認同樓主教育小孩的大部分觀點

要有禮貌 守規矩

但是小弟以為 因材施教 還是很重要的

例如 小孩本身是很活潑調皮的 那樓主這種方式就很適合

萬一小孩個性天生就很拘謹 再過度用這種相對壓抑的方式 不快樂的機會 會很高


旁人快樂 = 自己快樂 這理論我不太能理解

自己快樂 連帶也讓旁人快樂 個人比較崇尚

自信的人最快樂 最美麗


另外 不是想筆戰 只是整篇看完

樓主給我感覺不太像您所主張的

別人快樂 自己就會快樂

反而是充滿很有自信的言論

謙卑?恕小弟愚鈍 個人是感覺不太出來



luka1027 wrote:
從小孩三歲開始,我就不停地灌輸小孩一個觀念,"生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讓周遭的人都快樂,不是讓自己快樂,只有別人快樂,他們就會讓你快樂,你就會快樂,就會有成就,如果你身邊的人對你不快樂,你一無是處,你不會快樂".


樓主有讓這個板上的人快樂嗎?是否應該反思自身的教育?
我覺得外國的月亮似乎沒有比較圓,小孩在餐廳吵鬧跟哭的情況,已經嚴重到讓餐廳老闆祭出不歡迎小孩的禁令。
FOX NEWS—A popular restaurant in Monterey has offended parents with a sign they posted that prohibits strollers, high chairs, children crying or making loud noises.
NEW YORK (CBSNewYork) — One restaurant in Texas has a special order for its patrons: “hold the kids.” The restaurant has joined a growing number of eateries that have closed their doors on the smallest diners.

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夠開車載小孩,三貼的方式雖然危險,並不代表家長沒有責任感或教育榜樣不足。再說,連前方家長花5分鐘讓小孩上車,您都沒有雅量等待,抱怨連連,更何況是全校所有家長都開車載小孩上學,那才是空前的盛況。

我比較擔心的是版主對外人先入為主的觀念,造就小孩一樣的能力以及可能欠缺同理心的問題----沒有按照我心中的標準的人事物,就是壞人、不對的事情。看到別人沒有像自己一樣,是壞小孩、壞媽媽,用機車載小孩是沒責任的父母等等。

給小孩的限制越多、規矩越多,現在他會表現給你看,必竟他還需要依靠你,所以他選擇服從你的指令。但是,等他長大有能力獨立時,他已經可以選擇不聽話,可以像脫韁的野馬,到時會讓你感到非常震驚。

另外,讓小孩在外亂跑亂爬亂跳在安全的前提下,並不是一定是沒有禮貌或規矩的,他所要注意的是如何不干擾別人。而且跑跳爬是給小孩最佳的訓練,能訓練身體動作跟創造力,看似簡單的爬到花圃上,又要能跳下來,或在花圃保持平衡的來回走動,都會提升他對身體動作的控制能力,也能創造他知道如何從50cm高的地方跳下來不會受傷的方法。按照規矩成長的小孩,並不一定不好,但是我們擔心他的創造能力與運動的能力。
tzulinhsieh wrote:
人是為了自己還是別人...(恕刪)



為別人或為自己而活,指的到底是哪方面,這麼大的議題,開版的是否該陳述的清楚一點,還是當別人看法不同時就把自己放高,而稱別人是無知的

一件事情的結果可以用一句話就帶過嗎?

西方人生觀的表述應該就是他們比較偏向為自己活, 或者也能說不是套用一個公式在活. 多數的學校或者家庭教育不會強調人一定要如何發展才是對的, 什麼才是成功的模式, 這個跟多數亞洲國家的差異比較大. 這個所造就出來比較好的結果就像有 Bill Gates of MicroSoft, Steve Jobs of Apple 這些人
我覺得樓主教得不錯

但我比較建議樓主要找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分享

畢竟教養小孩10個人可能會說出11種建議,

就連嬰兒睡覺用包巾要不要綁手

一群朋友,各自有小孩7-10歲,建議還分成

要綁=>因為穩定睡眠品質

不要綁=>因為不能伸展不舒服

綁一隻手=>兼顧穩定跟伸展

我後來問綁一支的,請問你綁左手還右手?朋友還愣住說忘了........

所以瞎子喝水冷暖自知就好,相信你已經找到最適合您小孩跟你自身期望的方式!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