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會在這寫假設性的情況 例如有別的老弱 弱勢族群等
這裡討論的事 1個孕婦遇到的情況
今天樓主只是把問題點提出 當然樓主一定是希望這社會對孕婦多一點照顧
因為懷孕的婦女 真得很辛苦
沒懷孕過的 不要一昧打嘴砲 講得好像 自己很輕鬆的懷過孕 還說孕婦不是弱勢 拜託你好不好 你有懷過孕嗎 要講誰不會講 一堆假設性的話 就是少了同理心 缺少對兩性平等的了解
有些人為了維護自己的發言 就一昧的離題 講得好像很灑脫
看到這 還蠻希望能有網路實名制 講這些沒同理心的話要對自己現在的言行負責
我想樓主的初衷 是想提醒大家 要對孕婦的多點照顧 這有何錯?
多點同理心 少點嘴砲 多尊重女性 畢竟你也是女性生的
Leolfs wrote:
就只會在這寫假設性的情況 例如有別的老弱 弱勢族群等
如果你常搭公車或是了解台灣社會人口結構,你或許就不會說出同樣的話。
台灣已經是個準高齡社會的國家,根據主計處去年的人口統計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
已經突破總人口數的10%。(總人口23,224,912人,65歲以上人口2,528,249人。)
每台公車不會出現老弱的機率很低,因為現在10個人裡面就會有一位是老人。
但即便是今年是龍年,也不會減緩少子化的現象變成10個人裡面就會有一位孕婦。
一台公車上出現至少一位老先生老太太的機率,就會比全公車只有出現她一位孕婦的機率大很多。
我搭過的公車裡,也幾乎未曾不出現老人家。
這並不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而是很有可能會真實發生的現況。
Leolfs wrote:
看到這 還蠻希望能有網路實名制 講這些沒同理心的話要對自己現在的言行負責
這句話要原封不動還給那位孕婦。
她如果對公車司機的為難及其他乘客的不便有同理心、
她如果對區公所的承辦人被她任意公開電話有同理心、
她如果對自己及孩子在車上搖搖擺擺的安危有責任心。
希望她也能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實名制再好不過。
題外話,我當孕婦的時候從來不把自己當成「弱勢族群」。
孕是我自己要懷的,不便也都是可以預先設想好如何改善的,而且我並不是沒能力改善。
別人禮讓我,我會感激,但不會特別去想因為自己是孕婦就應該麻煩別人來禮讓我。
好吧,我不該為母則強,是這樣說嘛?
設計,就是更貼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