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今年剛小一,我們家庭的概念是給小孩快樂的童年,我們提供她無憂的環境,讓她自主做些她喜歡的事情,像是看書、畫圖、騎腳踏車、玩具(適當)等等,她也喜歡、享受音樂,所以很小就開始學鋼琴。
在我們的認知裡,小孩的生長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並沒有參加任何安親班或課後輔導。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陪伴她、引導她、教導她,讓她產程自我的認可、自動自發的能力、品德的概念等等,而非"教育"她,
所謂的專業知識跟語文能力,會隨著她的成長在學校獲得,我們覺得太早灌輸她競爭、苦讀、學問這些東西會影響到未來學習的意願、早熟。這些專業知識跟語文能力我們認為在未來會逐漸地獲得,不用太早去灌輸她這些東西。而且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有沒有意願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提早學習"。
我夫妻倆的成長背景也如同上所講的類似,但是成年後的我們,語文能力都不差 (都會講英文、個別也會西文、德文、法文),學習成就也可以 (台大、海外學校畢業),職場上也都不錯 (太太已離職當全職媽媽陪伴小孩並在時間允許內參與自己有興趣的課程跟活動),所以我們比較注重於小孩的成長,而非一直灌輸知識。
我住鄉下 很多小孩都有才藝班等
現在小孩很辛苦 要學的很多 .
我兒子小一 這次月考考差了
國語+數學 = 189分 平均是94.5分
安親班主任 跟我說
我兒子月考考不太好






我兒子小一
考試很容易粗心 會看錯題目或陋寫
才沒考100分
內文搜尋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