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你現在是低潮那恭喜你妳的人生才正要從谷底往上爬
你可以建立短中長期的目標
短期:先建立規律的生活,甚麼都不要想,
正常的三餐,正常的運動,充足的睡眠
正常的三餐可以給你足夠的營養,正常的運動可以培養耐力毅力和體力,充足的睡眠可以得到足夠的休息
中期:建立足夠養活自己的技能,比如取得學歷,考取證照,謀的一份可以持續下去的工作,錢多錢少不重要,做的沒有壓力就好
長期:人生就這麼一次,別浪費了,勇敢做夢,多走多看,比如完成全球六大迪士尼樂園之旅,或是去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學藝....
至親過世絕對不捨,但過世的至親絕對希望你活得快樂活得精采
大叔我剛從谷底爬出來,剛剛才完成短期目標,現在正在努力中期目標,與你共勉
陳暉 wrote:
我最親愛的媽咪因腦...(恕刪)
其實世間道理很簡單,只是妳還沒想透而已。
只要稍微的換位思考大概就很清楚了,也就是假設說我死了,我會不會希望我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朋好友趕快死一死過來陪我?假設真的有地獄天堂的話,就算有到時候還見的到面(相聚)嗎?我根本就沒約好在哪裡等啊~更何況我也不知道死後會去哪裡,也沒人知道這兩個地方有沒有管理單位,目前已知這兩個地方(單位)是資訊互不相通的地方。
怎麼過一個幸福圓滿的人生?(黑人問號.jpg)
這就端看您對於幸福圓滿的定義了,作有錢人家的貴婦每天與負責喝下午茶那種,還是每天為了小孩子和老公拌嘴的那種。有人認為一年至少要出國兩趟,有人認為休假時間去慈善單位作義工生活才有意義,妳認為哪一種才是幸福妳就去追求並過那種生活,站著後悔才是最痛苦的。
這世界其實比妳主觀世界想像的還要寬廣的多,只要是人都會選擇性的只想聽自己想聽的,看自己想看的事情這是人的天性,人是主觀的動物,最多勉強來說只能說是相對客觀。
舉個例子給您參考:
有沒有想過自己開(騎)車在路上,看到比妳慢的車會覺得他怎麼那麼慢,比妳快的車你會覺得他開(騎)那麼快衝蝦...。
當我們用自己的速度當標準,主觀上當然覺得一個快一個慢,那麼請妳想想這兩位會怎麼樣看妳的行進速度?
單純就樓主發文內容而言,您只是單純地活在在自己的小世界而已。
因我不認識妳也不了解妳,只能就我個人有限認知廢話個兩句,廢言中希望能有給妳一些不同的觀點。
簡 單 就 是 生 活。
會來這邊尋求意見是好事,但要所有人都認同妳是不可能的,這世界有各式各樣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會對弱勢申手
樓主要過快樂人生就是建立自信,目標什麼的或許沒那麼容易找到,但充實自己、增加氣質、運動健身、雕塑身型,人有自信了,朋友、工作就更容易得到!
如果真的毫無動力,至少妳不要太在意別人對妳的看法及言論,至少能夠得過且過的開心過每一天!
另外補充一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若不想當可恨的人,就別在讓自己可憐,來這留言大多數的人都是有同理心會安慰妳,但也只是鍵盤打打字,能幫妳的只有妳自己,別讓妳成為酸民口中可恨的人,加油吧!
陳暉 wrote:
我最親愛的媽咪因腦出血回天堂去享福享樂
我曾想過自殺去陪媽咪……
(其實我也沒有完全想開,這個陰影,只能稍稍淡化,但永不可能褪去。於是我聽從精神科醫師的建議,把媽咪和我的相片做成鑰匙圈帶在我身上,我相信媽咪一直在守護著我,也相信總有一天會在天堂和媽咪相見不再分離死別。)
我想嘗試再努力生活幾年看看,如果真的不行、累了,再搞自殺也不嫌晚。
商職商業經營科畢業、四技企業管理系三年級因病休學(重鬱症、焦慮、緊張、恐慌)。原本要再以同等學力升讀二技,但因媽咪的事,今年想休息,我真的非常需要療傷。
我不是什麼注重時尚,個性活潑大方的漂亮女孩。個性蠻內向害羞的,平常頂多逛書店看書,蒐集“拉拉熊(又稱 懶懶熊)”系列的商品。我沒有建立兩性關係,朋友也不多(不敢敞開心房信任別人)。
我的生活似乎十分平淡無趣,想找個小小的目標去做(只是為了不讓自己陷入憂鬱悲傷而自殺),起碼達成這個目標(哪怕只是小小的目標),讓自己的人生完整度高一點,再去天堂見媽咪也不遲,至少「不枉此生」了。
我其實不喜歡讀商科,我有幾位同學成績優異讀文藻五專部英文科,蠻羨慕她們英文能力好,重點是可以聽英文新聞和讀英文小說(我很喜歡小說、文學)。
給自己立個人生的小目標去實踐吧,考取全民英檢中高級證書(或是 TOEIC 750分以上),該怎麼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呢?我只有全民英檢初級證書(相當於國中畢業生的英文程度)。
另外這樣子讀二技進修部應用英語系太勉強了吧?如果不喜歡數學、理科、商科、餐飲,大學還能讀哪些科系?想把拿到學士學位做為我的人生目標之一。
補充:我覺得學日文、上日文補習班、讀日文科系也很棒~日文講起來很悅耳好聽,日本有許多傑出的文學作品,日本的東西也很可愛(包括我最愛的拉拉熊、角落生物……等等),還有日本很多好吃的東西。當然,除了日本人早年的殘暴戰爭史和色情產業我絕對不會認同!!
還有給那些說什麼「要死去死」、「自殺會下地獄」的人,你們的惡意我都感受的到,我不會和你們爭執辯解,但我希望你們自己親身經歷我的感受,自己親身去體驗它,或許你們會多一點同理心。無法同理別人沒關係,但至少不要因為無關自己痛癢而說些冷漠的惡語。
每個人到一定年紀都會有負面想法, 負面想法惡化到影響生活, 就稱為憂鬱症。
找有興趣的事、自己的長處、朋友幫助、修養與智慧...等等方法, 超越負面想法, 可以讓自已更完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