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喜歡小孩看電視,我倒覺得看電視才能讓它們早早融入社會。
搞不懂為何看書就比看電視好? 不知道理在那裏。
我兩個小孩,從小就跟著我一起看電視。
姊姊兩歲半還不會講話,弟弟則一歲半就很溜了。
但姊姊後來變得很愛看書,小一就在看哈利波特。不但是書,只要是字都看,報紙、宣傳單、百科全書,什麼都看。我曾經拿操作手冊給她,她也看得津津有味。
弟弟則只看一種書,哈利波特,整個小學就看哈利波特。國中開始則只看九把刀。
雖然家裡晚上都在看電視,兩個一路讀公立國小國中沒補習的小孩後來高中分別念北一女跟建中。
姊弟倆都很愛看電視,姊姊更發展出可以同時看兩個節目的能力,一邊抱著筆電,一邊開著電視。我看她沒在看電視轉台還被她罵,她說劇情發展太慢,用聽的就可以了。那可是英文的影集,她居然看到可以用聽的,看來看電視還是有益的。大學念成大心理系,學校畢業要多益成績,才在末班車隨便去考一次居然就拿了920分。畢業後透過網路考上新加坡 Apple公司,現在在那裏當工程師。
弟弟在高中時迷上熱音,當社長。把彈Bass當主業,功課一蹋糊塗。大學考上南部三流國立大學,目前在讀資工。
這兩個小孩現在都在看 Netflix,我也迷上了。買了一個四個載具的帳號。每天晚上都在看,我用電視他們用筆電。
我的經驗,小孩就這樣,很難你要他們怎樣就怎樣的。世界變化太快,以後的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現在很難想像。家長下指導棋也沒用。一個朋友的小孩,從小被媽媽盯著念書,成效卓著,一路念到建中,交大電機。放手後他才發現對電機沒興趣,也不知道要念什麼,讀到退學,現在在家裡讀書,準備考公職。
看書? 就隨緣吧。在我看來,書裡面鬼扯的居多。
Eva2500 wrote:
接下來我休育嬰假
要接回來自己帶
想要讓小孩養成看書習慣...(恕刪)
都休假來陪小朋友了, 怎只有想要養成小朋友看書習慣這樣小的事情?
平常上班至少9小時無法跟小朋友相處, 現在多初這9小時, 可以跟小朋友做很多事情的, 可以讓他讀書, 出去玩, 玩不同的玩具, 一起吃飯.....
而做這些事情, 重點就是自己要跟小朋友互動, 其他網友也講了, 不是放一堆書籍在小朋友旁邊他就會拿起來讀, 而是要母親藉由書籍跟小朋友多多互動.
平日也可多帶小朋友去公園, 動物園玩, 多去體驗不同的東西, 同時給他講解, 他會成長的非常快速, 超乎想像.
PS, 個人不太建議小朋友看電視, 也不鼓勵看巧虎.
我們很不認真也沒有刻意培養他什麼閱讀的習慣
他自己會去翻書,以前會叫你唸給他聽
現在看久了,他自己會簡單講幾個單字
跟你說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用手比)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rtshen wrote:
才兩歲就在開始培養...(恕刪)
回應artshen:
為何要培養閱讀習慣?閱讀書籍是屬於靜態活動,而在現行的教育下(考試/老師授課的學習下),都是以靜態為主。本身有注意力問題的孩子,在受到聲光刺激的引力下,靜態活動更不容易集中,讓學習更事倍功半。
再說看電視會增加注意力/控制力/情緒不穩的風險,也沒有說看電視一定不好,一定會造成注意力不足,只是要在一定品質和監控下,不影響生活規律/學習/人格發展即可。如果你長期給孩子看長期有暴力與性的節目,他的身心會不會有影響呢? 如果他長期沈迷於電視節目下,造成近視,身體不適,你會不會擔心?
看書是不是鬼扯?我覺得也要看哪些書籍,書籍中的知識有沒有引用文獻?或是值得信任的專家保證。如果沒有科學證據而言,純碎成功者的經驗分享,也要依循這個人的脈絡來思考適不適合你? 為什麼科學這麼有說服力,因為他可以重複驗證,而不是個案,可以減少推論錯誤的風險。當然現行的知識傳播,有從電視上的方式進行,但是電視會因時間的限制,而以總結居多,通常書籍除給妳總結外,還會告訴你,它怎麼被發現的/怎麼推論出來的,這可以培養孩子思考的邏輯性和問題解決能力。
以兩歲的孩子是看繪本居多,若是培養靜態活動/專注力,促進語言發展,挑選繪本時以少字,圖片呈現居多,若是能與孩子感興趣一致的繪本會更佳,能引起孩子學習的動力。
從你的兩位孩子中,感覺姊姊很聰明也喜歡閱讀,以及你對孩子的生涯想法,讓他們自由發展很不錯,但多數家長很少有像姊姊一樣幸運的。
使用過多的電子產品,使孩子的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對環境刺激的敏感性低/自我控制低/意志力薄弱/情緒不穩定
https://kknews.cc/zh-tw/news/8jv284.html
我從女兒3個月大開始親子共讀,現在小孩不到1歲會自己爬去書櫃翻書,
也會自己翻硬頁書來看,不過我個人覺得單純她在做"翻"的動作而已XD
因為媽媽我本人不太看電視,一天看電視的時間不會超過1小時而且都是看新聞而已,
而且也不是天天開電視~
小孩如果不專心,我就把她能翻(破壞)的書放旁邊隨她要不要看/翻/啃
我則是在她旁邊看自己的小說或雜誌~
小孩都是模仿大人的動作,learn to read 到 read to learn才是幼兒培養閱讀的正確順序,
我在女兒4個月大的時候要考駕照筆試,晚上看規則時,女兒突然自己窩到我旁邊也跟著"學看"
很可愛也很好笑。
如果大人自己沒有閱讀的習慣而要求小孩,成效不彰外還會加深小孩排斥閱讀!
bookstart很容易,先放下你的電視遙控器吧!!
Eason1009 wrote:
長期數位刺激,小心...(恕刪)
回Eason1009:
沒錯哦~感謝您的提供
文章提到『經常』(經常暴露在這樣強烈的刺激中,因此對於刺激強度不夠的遊戲就不會有興趣,而孩子的頭腦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爆米花頭腦」(Popcorn Brain)。)提供聲光刺激,讓大腦適應的結果變成有害,而產生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的副作用。
不過依舊手機/電視不是主因,因環境仍不可避免會看到,因為大人也會用,老師也會用,同儕也會用。重要的是大人供孩子使用的目的性。給孩子從電視節目學習的機會或休閒? 還是只是安撫孩子的脾氣?
學習的機會或休閒
仍要適當時間地點給孩子看,並且篩選節目類型,如:你剝奪給孩子看,你自己在看,他未來會怎麼想呢?你卻回應他:因我是媽媽可以看,這不就是用權威壓小孩? 小孩從中學習到原來權威可以勝過合情合理?
安撫孩子的脾氣
之前出去時觀察到外面父母,曾看到孩子在鬧脾氣或是在餐桌上不吃飯時都會拿出秘密武器,就是平板或手機,當作獎勵,獎勵吃飯或乖乖的行為,但長期下來可能就會造成爆米花頭腦,也養成吵就會有糖吃的慣性。
需思考的是獎勵物,可以換作別得,如口頭鼓勵(高音調!哇~你好棒~)或是抱一下,這方式除了獎勵吃飯或乖的行為時,也可以增進你與孩子的互動,孩子在成長中與大人互動視為早期人際社交的一環,如果缺乏互動,將來的人際可能會常遇到問題,所以多一點耐心與孩子培養互動,讓他們早點練習人際技巧非常重要,人際技巧包含,眼神對視/同理心/理解社交情境並作出合宜的行為。
最後文章也提到(海外的研究更提出每增加一小時的電視觀賞,發生ADHD的危險機率就增加百分之十的研究報告。)
是增加風險,並不是絕對因果,而本身有注意力不足的孩子,更易形成,但我想爸媽都不太想冒此風險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