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為加班(有50%機會是加班至 8-9點)及公司路途遠(單程1小時),在老大升小一時 下定決定離開環境不錯 薪水也過得去的外商工作
原以為 會無法再重新工作,畢竟 原本的工作性質就是會加班,跳開了,可能只能找不到3萬的工作,那還不如當全職媽媽
結果,全職1年半後,又重新上班啦,是舊同事來找,新的工作,待遇 比之前少了那麼一點,但整體還是不錯(畢竟當時都37歲了)
但,還是會加班,但至少,離家近(15分鐘) 因為是責任制 做不完的,可以回家繼續做
年假多,小孩有事也可以請假 ,也重新上班了一年半了。
回頭看這件事
全職在家時,我無法像很多媽媽能四處帶小孩參加活動,參加才藝,參加美語補習班 等等 (因為這些都要花不少錢,先生給我的生活費並不多 )
小孩完全參加學校社團,我的生活 就是在學校 家裡 打轉,不停的接送人生 (老二念整天公幼,老大低年級中午放學,四點又要上社團)
小孩是幸福的,有媽媽全心陪著。
現在上班後,老大也三年級了,參加了校隊。我支持這項運動,因為教練及老師對她的鼓勵 ,讓她有了自信,補足了她功課不好沒自信的地方。但這項運動的未來是非常花錢的,而且未來在那裡,也不一定。
上週六補課,公司不用補班,我們提早去接小孩放學,二個小孩非常開心 ,總算不用等天黑黑媽媽才來接
我隨口問了老大姐姐,喜歡這麼早接嗎? 老大回:當然呀
後來聊到:「但如果,我沒有再繼續上班,沒有多餘的錢,你可能就不能再參加校隊了,因為這項運動是很花錢的」
沒想到老大居然說:「媽媽,我好喜歡這運動,怎麼辦」
雖然很現實,很俗氣,在才三年級的她,選擇接受了 媽媽繼續上班這件事。
我的薪水,若不是在小孩嬰幼兒期 就一路累積我的經歷及人脈,在離開職場,也才能幸運的又有工作機會
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但努力堅持養了二個全母乳的寶寶(老大還餵至1歲半),
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但一年 20天的特休,都給了孩子(生病請假、出去玩)
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家裡沒電視,也只有晚上能念1-3本的繪本,結果老大功課理解力很差
我真的並不是一個好媽媽,也是會發脾氣,非常想要自己的空間。
但現在看到老大這麼喜愛一項運動,為了她的氣喘過敏,也或許,讓她升國中時,至少多了一個選擇機會(考體育班,雖然是一條很辛苦的路),我很慶幸,現在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可以全心付她的教練費到國小畢業都沒問題。
這是我目前覺得,工作20年以來(18歲就一路念夜校技職體系),最快樂的一件事。
不過,對媽媽來說,最好的工作就是5點半以前下班,又有年假,但要好請才行,薪水3萬,我也願意接受的 。但,這種好工作,真的很少呀。
autumnshu wrote:
我就是全職媽媽,老...(恕刪)
當另一半在經濟、心靈都支持,妳就會覺得這條路很值得。
經濟上就量入為出,還有準備好適度的預備金,才不會臨時狀況燃眉之急會急死人的。
二度就業也不難,我在小孩滿2歲可讀私幼時,就重新找工作,因為轉換產業,剛開始辛苦一點,我花較多時間充實自己,
後來被客戶找去上班,我一開始就跟客戶談好,我要兼顧家庭,
所以每天只進公司上班半天,其他時間就用LINE聯絡,但工作上我很認真,所以領到全職的薪水。
我不看任何連續劇,儘量能親自下廚就煮飯,偶爾專案很忙或很累就全家外食,
陪小孩的原因是要培養小孩自律與良好規律的作息,好的飲食習慣。
小孩5歲了,沒有蛀牙,很自律,房間自己收拾、自己洗碗、喜歡閱讀,也喜歡運動。
為了小孩,我也讀很多的育兒相關書籍,因為沒有人教我們如何當個好爸媽,所以這部份要投入心力,
全職媽媽的辛苦,已經太多人在討論,不是不能抱怨,但與其花時間上網抱怨取暖,不如把時間拿來讓自己變更強。
尤其是在教與養的解釋
當初妻子也提出留停兩年希望全心全力照顧小孩
我提醒她:
1.雖然我的收入可以讓你不上班,但是你會過得很拮据,沒辦法買任何沒必要的東西,當然每年出國也只能成為夢想
2.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社交圈,不該只有小孩,有同事,親友,同學等,才不會長期下來跟社會脫鉤,也不會有重新進入職場的恐懼症
3.一天內有12-16小時是陪小孩吃飯睡覺洗澡那些事情很瑣碎,放大這些細節的照顧沒什麼價值,但花8小時用心陪醒著的小孩其實後者已經足夠,而且有用
妻子陷入長考後,最後接受我的建議,休完產假後回到職場,因此我們雙方仍保有原本的生活品質
身旁的親友
有一定比例是拋下自己原本的工作,因為就是要陪小孩成長......當全職媽媽
看著他們的小朋友都已經小學甚至上國中
聊天時隨口問:陪小孩長大的階段目標完成了有要回去上班,減輕先生的經濟壓力了嗎?
部份的人是笑而不語
但也有人會立即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認為我在間接質疑他們做的事情很簡單
而言語間會發現他們常常抱怨自己的先生不充分參予這些全職媽媽所設定的教養課程
有時我甚至提醒他們妳先生沒上班所以沒幫忙嗎?
不過每個家庭的狀況不一樣,只要夫妻自行協調得當,沒人可置喙要投入多人力教養小孩
但把全職媽媽是對小孩教養的保證畫上等號
那跟01版上常常有人提到要買德國安全座椅才是對小孩安全重視
奉勸有這考量的網友要深層思考rdcmd所提到的:"現實必要"還是"心裡想要"......
rdcmd wrote:
思考問題應該要有層...(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