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支撐我用其他方式教育我的孩子
而不需要用"打"來做為懲罰的工具
後來我終於學會了
甚麼是打
我跟我老婆說,孩子你不要動手
你都是因為孩子惹你生氣,所以動手
而且你教訓孩子的時候容易動手動腳
一邊念,一邊手就掐一下打一下的
孩子養成容易對人說話時動手動腳的
老實說,兩歲半前,我不主張動手
五歲之後,我也不太想動手
就打三四歲
前面有人提到叛逆期
其實三四歲小孩的成長快速
在成長歷程中屬於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這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行為導正
打不打,取決於家長的教育方式
更取決於孩子天生的氣質
我動手,次數很少
但是這表示他的行為已經超出我能理解的範圍
我打他不是因為我生氣
是因為他已經足以造成傷害他自己的程度
要打,就要痛
打不是一直不斷的打
一下痛到不行就夠了,讓他不會想再有下一次
四歲之後,我幾乎很少動手了
都用理論取代
四歲的孩子已能理解大部分的行為
能清楚理解你訴求的重點
但是不一定每次都能遵循
因為講解不若"打"來的深刻
但是多次的講解依然可以達到效果
當然,過程當中我兒子也出現打人的行為
以及面對衝突產生時的情緒性的摔東西
這也是打罵的負面效果
這是必須要父母承受與面對的部分
他現在要五歲了
動手的次數與摔東西的現象已經都導正回來了
做父母的需要的是建立權威以及成為孩子可依賴的對象
我花很多心力去輔導孩子,陪伴孩子
如果可以不動手,我也不想
但是,我常問我自己
如果當下那個行為不打,日後會怎樣
我不在其他人面前動手
因為我孩子的自尊心很強烈
還有前面提到的,我不讓我老婆動手
是因為孩子跟我親近
跟他媽媽相對比較疏離
原因也是因為我老婆脾氣不好
容易喜怒無常

我不希望孩子跟他的感情不好
要動手也是由我來
我動手,孩子不會有怨言
總歸一句話,每個孩子的教養方式都不相同
這是我帶我兒子這幾年
然後跟我其他朋友同齡或接近的孩子去比較發現的
孩子天生的氣質不同
教養方式絕對有差別,這不是打不打的問題
是做父母的要能修正對孩子的管教方式
孩子需要大量的學習
做父母的更是需要
你問我孩子要不要打,其實我真的說不出來
因為有的孩子天生就退縮
不適合打,反而要鼓勵他多嘗試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冒險家
你不動手,跑醫院搞不好是家常便飯
說了這麼多,好像沒甚麼幫助
這是我教養孩子五年以來的心得分享而已
只是希望不要在打與不打之間去選擇你的教養方式
而是要懂得按時期去修正你的管教方式

如果這時打他是合理的教養方法
那請問老人大腦退化..癡呆. 老番癲.. 轉孩子性也叛逆了
是否適用同一邏輯
你怎麼教小孩.. 以後你小孩可能就會怎麼對付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別跟我說 什麼樣的小孩只適合用打的
那只是你不會教小孩的推託之詞..試圖將這種野蠻行為合理化
真的有這種小孩..也是遺傳自你基因(該打你自己吧)
連打貓狗都違法的時代.. 台灣竟然還有一堆人公開分享打小孩 連遮掩都不用
如果你認為打人是違法的.. 打自己小孩卻不是
你該好好想想 你是把小孩當人 還是"私人物品" ?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