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hunshan wrote:
英國由小一開始, 學生都要帶一本書回家念, 大概就是要花2-3天念完, 但我真的搞錯, 以為是一天念1本, 所以小女開始唸書的量就比同學大, 但又剛好她是語文資優生, 所以她在大量閱讀下, 培養了語文的基礎...(恕刪)
有感而發,台灣的教育和人家背道而馳。
以下是中華兒童叢書的歷史,
始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
斷於教育部。
中華民國五十三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五十萬美元予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推出為期五年的兒童讀物出版計劃,設置兒童讀物出版資金管理委員會,並成立了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圖書依據內容的難易度分為低、中、高年級,也依據內容性質分為文學、科學、健康、藝術四類。
五年的專案結束之後,由於成效良好,於是在中華民國五十八年改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辦,並從學童上收取基金(一年十五元),每年約出版三十到五十本新書。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實施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其下轄的警政廳、民政廳、教育廳的接遭受裁撤,中華兒童叢書的主管機關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改為教育部,其組織功能均不變。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教育部召開行政會報,確定裁撤兒童讀物編輯小組,中華兒童叢書從此走入歷史,結束了三十八年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