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如果台灣小學班級也能 能力分班


newshunshan wrote:
英國由小一開始, 學生都要帶一本書回家念, 大概就是要花2-3天念完, 但我真的搞錯, 以為是一天念1本, 所以小女開始唸書的量就比同學大, 但又剛好她是語文資優生, 所以她在大量閱讀下, 培養了語文的基礎...(恕刪)


有感而發,台灣的教育和人家背道而馳。
以下是中華兒童叢書的歷史,
始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
斷於教育部。

中華民國五十三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五十萬美元予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推出為期五年的兒童讀物出版計劃,設置兒童讀物出版資金管理委員會,並成立了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圖書依據內容的難易度分為低、中、高年級,也依據內容性質分為文學、科學、健康、藝術四類。

五年的專案結束之後,由於成效良好,於是在中華民國五十八年改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辦,並從學童上收取基金(一年十五元),每年約出版三十到五十本新書。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實施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其下轄的警政廳、民政廳、教育廳的接遭受裁撤,中華兒童叢書的主管機關由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改為教育部,其組織功能均不變。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教育部召開行政會報,確定裁撤兒童讀物編輯小組,中華兒童叢書從此走入歷史,結束了三十八年生涯。
基本上在台灣會有問題,主要是家長的心態問題,如果進行能力分班後,
有些家長會強迫小孩子補習以便可以進入資優班,如此反而有可能扼殺了
小孩子的正常發展,還有進行能力分班後,因為家長的觀念與教育方式,
可能會造成小孩子的階級觀念。所以,要台灣可以進行這樣的分類教育,
可能還要很多年,等台灣的家長觀念成熟後才比較有可能。
以前高雄縣的國中好幾間都招考資優班,
資優班也不是靠補習就能上。
現在高雄縣市合併後消滅國中資優班,
改招藝能資優班。
個人認為藝能資優班反而更不利弱勢家庭,
就如同多元入學申請一般。
.
心月之月 wrote:
我認為能力分班不是罪...(恕刪)


英國學制是 quarter 學季, 所以到7月22小女才開始放暑假, 9月初開學, 小女在5月已經考完全國會考 SATs, 但分數一直不知道怎樣, 雖她自己說考的很好, 老師也有在課堂上公佈成績, 但紙本的文件就是沒拿到

終於在上週, 小女的期末成績單出來, 先說一下英國小二學生評定內容

英國小二學生應該程度為 level 2, 且2又分 2c, 2b, 2a, 且 a>b>c, 就是英國小二學生至少要2b, 才是英國的均標, 2a就是比均標高, 2c就是比均標低, 若分數被打1或只F, 代表程度為1年級或不及格. 但資優生是可以跨組考試, 小女是語文資優生, 並且數學與科學也是成績好, 所以由小一小女就唸快組, 就是1年級念2年級, 2年級念3年級的課程, 老師說小女的英文若持續進步, 小女可開始唸四年級的英文課本. 她先考2年級考卷, 然後找時間考3年級考卷, 這考卷是英國全國統一的考試, 測驗全國小二學生的程度, 小女還要另外寫三年級的考試,

若三年級考試通過會拿到 3, 就是 Level 3 的意思, 但因為小女跳級考三年級考卷, 成績只分為 level 3, 不會細分為 3a, 3b, 3c.

主科: 英文, 數學與科學

英文:
1. 聽與說 level 2: 但也沒比較差, 和其他一樣好就好
2. 讀與寫 level 3

小女說三年級英文考試太簡單, 對了, 我們也沒讓小孩去課輔班, 作業都是自己念或她媽教她, 省了不少錢

小女聽與說部分拿到2,奇怪為何沒分 2a 2b 2c 好奇怪, 但她閱讀與寫作已經與小三學生一樣程度

數學: 小女拿到 level 3, 就是小三程度

科學: 小女也拿到 level 3

連那個平時只說她功課不好好唸的虎媽, 都很滿意她的成績, 實在難得
台灣教育最變態的其實不是家長心態

而是在民國七八十年時候

一部份比例國中老師的心態

個人認為以前的國中老師對於升學與功利主義有著很誇張的執著

現在應該改善很多了吧
我支持能力分班


因為一些不想學的


一直在替他們做補救教學


也沒有多少心去聽


試想


讀到六年級了,

四年級的四則運算還不會

五年級的課程沆一個暑假都況忘光了


時時刻刻盯手機


傳LINE


和上網玩遊戲


或顧電視


也是忙到沒有讀書



只是,要放棄他們的話


又很於心不忍


想說每一個都救起來


很累



這是我老婆教高年級的親身感觸
我汽車DIY經驗blog.xuite.net/riply20000/twblog/113506847
riply20000 wrote:
我支持能力分班因為一...(恕刪)


可以讓小孩高二前把基礎的課程(如幾何代數。。。)學完,高二後用選修的。化學,物理,數學。。。改成選修課程。並提供更深的課程,或讓高中生到大學修課。加權的方式可以科目深淺而取代以科系而加權的方式。這樣,能力強的學生自然不停的深入。能力差的也不用浪費時間痛苦的學習。缺點是,能力差的要趕上強的會更困難,即使用補習,或強迫可能也沒用。


其實小孩在小學時要培養的是對學習的熱愛。 初中,高中再強調課業都來得及。

niniline1999 wrote:
你能解釋為何台灣大學畢業留學生去美國時都名列前茅


原因之一是台灣大學學生是已經過好幾層的篩選的結果。
Mainline Pocket wrote:
可以讓小孩高二前把基...(恕刪)


好像英國的中學就是這樣, 英國高中生在學校可以選擇考比較難的GCSE科目, 或比較簡單的科目, 對於要考名校的學生, 自然會在學校選比較難的課程, 或者大學與專科都有開給高中生的暑期班, 就是讓學生有第二管道, 我知道劍橋有這種課, 但若外面修課, 每課目上課兩週, 費用是台幣15萬起跳, 這是劍橋大學的費用

英國有個大問題, 就是牛津與劍橋每年新生, 60%都是私立貴族高中學生, 這就是謂何英國家長就算縮衣節食也要送小孩唸私校, 但私校學費每年不住校 2萬英鎊, 住校3萬, 就是台幣 90萬到140萬, 很貴很貴

但還好英國有一種公立中學叫做文法學校, Grammar School, 公立學校免學費, 好像我們那個省只有一間男校, 另外一間是女校, 每年入學考試只收 200學生, 學校已經有400年歷史,學生程度比私校還好, 大家唸不起私校, 那只有想辦法考進文法學校, 我知道朋友小孩有人考上, 之後去愛丁堡念醫學院, 所以我們也會讓小孩去考, 考上考不上就是命了, 畢竟很難, 但考上就離牛津劍橋又近很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