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會說
每個人的小孩都不一樣
有的小孩很靜
有的很搞畫
有的活潑 有的好動
但我想良好的家庭教育 和溝通 與平日習慣有關
你可能會說一個兩三歲的小孩要教什麼溝通什麼
等他們長大就好點了
我可能要說這樣的關念很不正確
家長父母越是寵或是縱容小孩 只會越來越難教
並不是一味的打罵或是命令式的教育就好
而是要讓小孩明是非 懂道理
不要再說小孩還好
除非你的小孩手裡抱 懷裡躺 要喝奶的那種沒辦法
所以這類型的個人也常遇到 也都笑笑和父母們說辛苦了
嬰兒真的沒辦法~我深深了解
不過以兩三歲的小孩 一定能和他說道理和做行為控制
至於小孩吵不吵 真的也因人而異
有時環境很靜時 悄悄話也嫌大聲
別跑衝跳碰 大多能容忍啦

--
個人和朋友的小孩長期坐車的話
有時候玩瞇一下的遊戲(平時就在玩)
瞇著瞇著小妞就睡著了
或另一個小頑皮也是用冰琪淋
我說「好想吃冰琪淋喔」問一旁妹妹要不要
他當然狂點頭開心的說好
「不過車車上沒有賣耶」「我們一會下車衝去買好不好」
「那我們來乖乖休息一下、等一下要衝很快才有冰琪淋喔」
結果小朋友比我乖.. 我起來喝水上廁還被說 你亂走等下不可以吃冰琪淋
當然這是利誘
如果可以更明確和小朋友說坐車有坐車的規矩
或是在外面 或賣場有賣場的規矩 這世上就不會有那麼多小孩在賣場跑跳碰
至於自己有小孩的不會抗議別人??
我想 那是不會教 或沒在管的 放縱父母才會如此
小孩是父母心頭肉 但帶出去就得為自己小孩的行為負責
他還小 他不懂 他很乖 他不知道
這種話...這種心態 會養多更多的葉少
好父母是調度的掌控孩子 而非操控他們
前一天不強迫他們提早睡覺
我都只說了一句,明天早上要出門,你們要早點睡喔,然後我就去睡了
他們幾點睡我不管,照慣例都是蠻晚才睡的,要出門小孩都很興奮......
早上我一大早就把他們吵醒,小孩沒睡飽,動作總是特別慢
然後我又跑回去睡一下,等到我醒了之後,東西弄好,我就開始大聲催
小孩一急就手忙腳亂,這時候我絕不出手幫忙.....目的就是要他們睡不飽又累
早餐我一定是到車上才給他們吃,吃完東西是會想睡的,加上他們沒睡飽又累
整個路上就是安安靜靜,我也不會其他人白眼瞪
既然出去玩就是要玩的高興,所以一定要讓他們玩到瘋
所以回程也是安安靜靜............................
基本上出門能開車我一定開車,不然小孩又吵又鬧實在很煩,然後又要忙著跟人家道歉
長距離出遊我才會搭客運或火車
倒是覺得那種放任小朋友跑來跑去、還亂哭亂叫的,才會避叫惹人厭。

讓我想到我上次做長程飛機回臺灣,約十小時的旅程,有一位小男生從飛機一起飛就一時狂哭、一直哭到我們飛機降落;雖然我中間有睡著過幾次,但是每次都是被小男孩的哭聲吵起來,大概真的有3/4的時間都是在哭鬧着吧?!那個小男孩約四五歲吧,能夠想象在那個密閉的空間,真的會讓人不舒服,可是看看他媽媽一直抱著他、哄著他,連遇到亂流的時候都還不能回到座位上好好坐著,也真的蠻讓人心疼的。
相對於爸爸呢,居然跑到我前面的空位呼呼大睡起來了!~~這樣就很真的讓人看不下去!

畢竟有時候,狀況真的並不是能夠在想象中控制的,絕大部分有同理心的人,應該都可以體諒吧?
只是真的要辛苦父母親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