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從不用退燒藥或塞劑
這是人體免疫系統啟動
有時細菌感染的病反而不會發燒
我通常會問小朋友嘴巴會不會乾
如果不會乾就煮黑糖薑稀飯+蓋棉被
出汗後用熱毛巾擦並在小腿處多敷一下
這樣的方式出汗的量不會太多
一天大該喝3晚就差不多.且不會覆燒體力還很好
薑是發汗.黑糖及稀飯是補充體力
但是嘴巴會乾就喝常溫的開水不可以蓋棉被
有的退燒藥單純退燒,但是有些還有含消炎成份.
用的話是要看醫生開給妳的目的來選擇要不要吃.有發燒我比較會看他的活動力,食慾和精神...
提供我的經驗
老二2歲多支氣管肺炎,發燒將近一個星期.溫度一直在38~39度之間起伏.
期間看過2次醫生,開一般的藥(有退燒藥)但沒有好轉.所以才覺得不是單純感冒.
後來去住院,醫生跟我說:通常是腦膜炎引起的發燒才會傷害到腦袋,
一般發燒到40度是不會怎樣.
最後兒子住院配合蒸氣治療兩天左右就沒發燒了.可是一直痰多,還是住了一個星期才出院.
所以後來兒子吃的退燒藥是有治療效果我才讓他吃,
其他就加上擦澡和多喝水來退燒了.
sikin wrote:
但是我對於不吃退燒藥
不用塞劑之後的照料
非常的有迷思...(恕刪)
怎樣的迷思?
m91 wrote:
這是很多小兒科醫生都這樣建議,
38.5度~39度,只需留意體溫與精神狀況,可以不用吃退燒藥.
非常同意。
bluemenco wrote:
該不該吃
問醫生...(恕刪)
我碰到的狀況是,一群醫生說該吃,另一群說不該吃。
連醫生都分兩派,吃了會讓小孩子比較舒服,只要精神狀況和活動力好就不用吃。
我想還是要自己有把尺比較好。
基本上我比較認同,觀察精神狀況和活動力。
我家小朋友:
39度以下都一尾活龍一樣,睡覺也睡得很沉,所以我們都不退燒。(但藥水其實有退燒作用,但不強)
39度以上他就會像沒電一樣,動作變很緩慢無力,所以我們就以讓他舒服為主。自然散熱、多補充水份。
39.5度以上,吃退燒藥。
40度,再考慮要不要塞塞劑。
我們兩個基本上尺比較寬,跟一般台灣爸媽不太一樣。我跟朋友討論,聽到的大都是38.5度用退燒藥。39度以上用塞劑,儘有一兩位跟我們想法一樣。但而國外一般是39度以上考慮用退燒藥。
* 簽名長度為英文字母100個(中文50個字)以內
內文搜尋

X